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060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揭开文言文阅读的神秘面纱将下面包含哲理的的古诗补充完整。 1山重水复疑无路, 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2会当凌绝顶,一览 。 (唐杜甫望岳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 (宋朱熹观书有感 )4沉舟侧畔 ,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注释】既:已经。 党:旧时指亲族。竖:童仆。 奚:怎么。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杨子之邻人亡羊 _既

2、反 _42解释下列加点的“之”字。杨子之邻人亡羊 _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_3翻译下面的句子。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6可以采取“五读法”学习文言文。1正音读文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2读注解词3串讲文意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整篇文章的意思弄清楚。4体会情感(道理)在理解整篇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文言文中讲明的道理等。5熟读成诵蛙与牛斗蛙于草中,视牛渐进,庞然大物也,嫉之。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伙曰:“去远矣!”蛙怒,复吸气鼓腹,曰:“今如何?”曰:“与前无异。

3、”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腹裂而死。牛历其旁,践蛙尸于泥上。此谓不自量力者也。“吾腹稍大,似牛乎? ”7回答回答问题问题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庞然大物也: _嫉之:_欲逾于牛:_蛙暴起:_牛历其旁:_2翻译下列句子。遂吸气鼓腹,欲逾于牛,谓伙曰:“吾腹稍大,似牛乎?”_蛙暴起,又吸气鼓腹,须臾,腹裂而死。_3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注释】方:正在。 引:牵引,拉。遽:j,本文可以解释为“一下子”、 “一出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欲投之江中 _婴儿啼

4、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3为什么有人想把婴儿投到江中去?(用原文回答)4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参参考考答答案案】1想要 哭2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一出生也很会游泳吗?3此其父善游。【分析】根据下文“人问其故。曰”可以得知其人把婴儿投到江中去的原因。4人与人不同,事与事也不同。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或者:生搬硬套害死人。【分析】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来思考。由文中人认为“其父善游”而差点害死人,可以体会到生搬硬套会害死人的道理。9耳聋的青蛙有一次,一群青蛙比赛爬一座十层高的楼梯。许多人聚集在高楼下面观看。比赛刚开

5、始,就听见有不少人大声喊:“你们这些青蛙是在自我炒作,还是别费劲了,我看你们根本不可能爬到终点的!”听到这些话,蛙群中一阵骚动,一些青蛙摇摇头开始退出比赛。但还是有部分青蛙在努力着,其中有一只青蛙显得非常卖力,尽管它已经摔下来好几次。下面的观众仍旧在喊:“别费劲了,青蛙永远都不可能爬上高楼的!”参赛的青蛙纷纷放弃了比赛,但那只非常卖力的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掌握了要领的这只青蛙越爬越有劲,只见它一跳一蹲,一级台阶就被它甩在了身后。接近终点了,其余的青蛙全部退出了比赛,只有那只非常卖力的青蛙最终竭尽全力登上了楼顶。放弃比赛的青蛙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而取得成功的。但无论如何问,这只青蛙它怎么也不开口。后来,人们发现那只爬上楼顶的青蛙原来是个“聋子”!道理:成功没有秘诀。成功就是做你应该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听了别人的“忠言”而把成功想象得高不可攀,从而放弃自己原本的目标。其实,成功很简单,就是把你最佳的才能、技巧和能力完完全全地应用于你所爱做的工作上,全神贯注于你生活中的主要目标,收获每一次小小的进步,不断地积累,大目标就将会离你越来越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