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054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引言一、引言从我国历年官方公布的城镇失业率来看,我国的失业率并不高。但这个数据难以如实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真实失业状况,也难以为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的不完善,我国公布的公开失业率与实际真实的失业率存在偏差;二是因为不同经营主体在劳动者就业上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存在就业者隐性失业现象。因此,探讨我国真实的失业率水平和隐性失业人口状况一直是有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状况问题。隐性失业一词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 J. Robinson 于 1937 年提出,后来,E.O. Edwards、Nisberg

2、、A.K.Sen 等都对隐性失业的产生和概念做了进一步诠释;1国内一些研究者对我国隐性失业问题也给与了关注,一般认为它是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而又在渐进性经济改革方式下得以延续的一种特有的失业。2总的来看,隐性失业就是名义上就业,实际上失业,具体表现为劳动力供应超过劳动力的有效需求。研究者主要考察了隐性失业人口水平问题,Lewis、Fei and Ranis、Todaro 考察了发展中国国家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隐性失业和劳动力转移问题,3McConnell and Brue 研究了美国 80 年代隐性失业状况,并分析了产生原因和形成机理,4菲韦尔以波兰为例,研究计划经济中隐性失业现象,认为

3、充分就业政策是导致隐性失业的原因。5在我国,除了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抽样调查方法了解我国城镇和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外,一批研究者也积极评估我国隐性失业人口状况,牛仁亮估算了我国农村 20 世纪80 年代隐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率,6李纯英、杜鹰、龚维斌、王红玲、余大兴等学者研究了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情况,7王诚分别探讨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在 1985-1994 年以及 1998 年隐性失业人口规模和隐性失业率、并据此测算了全国的隐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率,8隗斌贤采用生产函数法研究了我国 1978-1998 年的隐性失业率,9孙立分别估算了 1979-2002 年期间我国城镇国有

4、工业企业和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规模和隐性失业率。10应当说,现有相关文献对我国隐性失业人口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其中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文献研究方法不同,所得结论彼此不一致;第二,多数文献只是关注特定地区或产业进行研究,只有少数文献研究了全国性的隐性失业人口状况;第三,多数文献关注的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国隐性失业人口状况,而对于 2000 年以来我国隐性失业人口状况鲜有研究,特别在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失业与“民工荒”现象同时并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促使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当前隐性失业人口状况。为此,本文将探讨 1978-2008 年我国隐

5、性失业人口问题,考察我国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弥补相关研究不足。二、隐性失业人口统计和估算方法二、隐性失业人口统计和估算方法(一)现有文献的方法一个国家或地区隐性失业人口既可以采用将构成隐性失业的几个部分加总起来,也可以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总体测算。总结现有的研究文献,在统计和估算隐性失业人口方法上主要有:抽样调查法、有效工时法、比较分析法、供求差量法、计量模型构造法、劳动边际生产率法和生产函数法等。抽样调查法就是通过对城市或农村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来估计隐性失业人口。有效工时法是先估算企业或农村生产的有效工时,然后用实际工时减去有效工时,算出隐性失业人口,其他方法如人均耕地负担法

6、、人均产出法、员工设备定员法,实际上均遵循这一思路。比较分析法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产业产值比重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的国家或历史时期找出一般劳动力比重参照标准,然后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比重与之进行比较,一种是参考 Chenery 和 Syrquin 的多国标准模型将某个国家或地区某产业实际劳动力比重和产值比重分别同国际标准比重进行对比,然后确定隐性失业人口。11供求差量法通常是先用劳动年龄的人口与劳动参与率得到劳动力供应量,然后根据相对 GDP 增长就业需求弹性预测劳动力需求量,同时考虑存在的显性失业人口,进而求出隐性失业人口。计量模型构造法大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

7、析方法,得到劳动人数在劳动者能力公共因子上的载荷的绝对值,来判断隐性失业人口;12一种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估算隐性失业人口,该方法在度量隐性经济规模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3劳动边际生产率法是如果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能够带来剩余产品就属于有效就业劳动力,否则就为隐性失业,以此来判断隐性失业人口数量;14与此类似,有的研究者则将劳动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就业者也作为失业人口,这实际上反映了隐性失业人口。15生产函数法可以有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建立社会或某个行业的生产函数,然后基于整个系统利润最大化求出有效劳动力需求量,进而求出隐性失业人口;16另一种是依据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原理,17分别建立农业和非

8、农业系统生产函数,从利润最大化出发,探讨现有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最优配置,进而求出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在上述方法中,抽样调查法、有效工时法和比较分析法主要是从生产效率角度来考察的,供求差量法和计量模型构造法则根据经验系数或对有关参数系数估计来计算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法和生产函数法则是从社会、产业或厂商的效用最大化出发。显然,不同的估算方法必然会带来不同的估算结果,例如,一个有效工时小于实际工时员工却可能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的员工,如果按有效工时法则为隐性失业的员工,如果按劳动边际生产率法则为有效供给的员工。因此,在估算隐性失业人口时,选择合理方法十分重要。(二)本文的测算方法不同统计和测算方法的

9、原理不同、结果不同增加了测算隐性失业人口的难度,但是如果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那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描述为隐性失业,那么用劳动边际生产率法和生产函数法测算的隐性失业人口也许更符合经济意义上的隐性失业人口。为此,本文将生产函数法和劳动边际生产率结合起来,测算我国隐性失业人口。假设社会生产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其中表示整个社会产出、A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物质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就业数量,t表示时间,、 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则劳动力边际产出。假定劳动力工资为,那么在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有效劳动力供给量,这就意味着在产出为时对应的有效劳动力需求为。假

10、定社会生产事实是在产出为时实际使用的劳动力为,则隐性失业人口为,隐性失业率为。进一步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因素考虑进去,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其中表示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则有效劳动力供给量,进一步可求出相应的隐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率。在上述分析中,实际上暗含了所有的劳动力是同质的。然而事实是,不同劳动力个体间彼此素质是异质的,且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一般更容易获得组织的工作安派。那么在此种情形下又如何计算隐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率?假定在就业人口中劳动力个体效率和工资额按其个体素质高低等比例赋予,且劳动力个体素质 x 服从 N (u, 1)的正态分布(u 表示劳动力平均素质水平,应足够大,以保证

11、几乎所有劳动力个体素质均大于零)。假定 t 年劳动力就业数为 ,在劳动力素质没有差异的情况下有效就业率为(对应的隐性失业率为),那么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素质总量为(实际上,素质总量与劳动量等价)。当劳动力素质为异质且高素质劳动力优先分配工作时,则只有素质大于a的劳动力获得工作任务安排,且该部分劳动力提供的素质总量应等于劳动力素质无差异情况下所需要的素质总量,即进一步展开,得到。这样,当和u已知,就可以求出a值。如此,可以得到有效就业比重为,对应隐性失业率为,隐性失业人口为。这样就得到了在劳动力素质为异质情况下的隐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率。在实际测算中,为了保证几乎所有员工劳动力素质高于零,本文取

12、u=5,保证了 99.99995%的劳动力素质高于 0。三、隐性失业人口水平的估算三、隐性失业人口水平的估算下面来估算 1978-2008 年我国隐性失业人口水平。(一)指标数据处理全国各年就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直接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有关资料,全国的不同年份的物质资本存量采用王小鲁、樊刚等编制的 1978 年价格水平数据,并补充缺少的2008 年数据;18各年就业人员工资由社会劳动者报酬和就业人数相除获得,其中社会劳动者报酬可以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 1996-200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 1952-2004和Chinas National Income:1952-1995中

13、分省数据获取。19各年人力资本存量采用生产函数工资法计算获得,并且该法估算的人力资本存量可靠度明显优于教育年限法、物质投资计算法等其他方法。20具体做法是:假定t期的生产函数,。其中,A表示技术水平、为固定值,代表t期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假定工资等于劳动边际生产力,则有,进一步有,故有。这样,当获得当期平均工资、劳动者收入份额、资本获得份额、以及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人数时,就可以求出相邻两期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存量比。假定基期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为 1,这样就可以算出随后或之前各期的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存量和整个社会人力资本存量。(二)隐性失业人口水平的估算首先分别估算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14、分别对生产函数(1)、(2)两边取对数,并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依据数据可得性和增加样本容量原则,方程(1)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 1952-2008 年(扣除 1959-1961 三年自然灾害期),方程(2)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 1978-2008 年。由于采用的是时间序列分析,采用一阶差分将序列变成弱相关后,再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 1。表 1 两种生产函数对数回归结果根据表 1 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数据,利用上述测算隐性失业人口数量的方法,可以分别得到只考虑劳动力且劳动力同质、只考虑劳动力且劳动力异质、考虑人力资本且劳动力同质、考虑人力资本且劳动力异质等四种不同情况下我国隐性失业人

15、口规模和隐性失业率(具体结果详见表 2)。表 2 四种不同情况下我国隐性人口规模和隐性失业率只考虑劳动力且劳动力同质只考虑劳动力且劳动力异质考虑人力资本且劳动力同质考虑人力资本且劳动力异质 年份就业人口(万) 隐性失业人口隐性失业率%隐性失业人口隐性失业率%隐性失业人口隐性失业率%隐性失业人口隐性失业率%19784015210722.926.7113687.834.092519.96.283902.83902.89.729.7219794102412487.930.4415613.738.064533.911.056522.86522.815.9015.9019804236112652.129

16、.8715864.237.454371.210.326345.76345.714.9814.9819814372514310.032.7317699.940.486111.013.988522.08522.019.4919.4919824529515954.035.2219513.143.087775.617.1710549.210549.223.2923.2919834643616379.135.2720027.843.138001.217.2310842.810842.823.3523.3519844819716633.034.5120406.642.347835.016.2610704.610704.622.2122.2119854987315656.231.3919450.539.006118.812.278682.98682.917.4117.4119865128215415.430.0619312.837.665418.010.577841.07841.015.29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