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1966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打了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掌握S=aT2的物理含义,知道怎样判断一个直线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道怎样利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求某点的瞬时速度。 理解和掌握通过打点纸带用逐差法、v-t 图象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

2、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 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打点计时器的的使用。2.纸带上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纸带的处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实验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46V,电源频率是 50Hz,它每隔 002s 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 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 220V 交流电压,当电源频率为 50Hz 时,

3、它每隔 002s 打一次点。 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纸带上的点子也相应地表示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子之间的间隔, 就可以了解在不同时间里,物体发生的位移和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从而了解物体运动的 情况。2注意事项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 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用 电磁打点计时器

4、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怎样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实验原理理解和推得S=aT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 a,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 T 内 的位移分别是 S1、S2、S3,则有 S2- S1= S3-S2=Sn-Sn-1=S=aT2,由上式可以得到: S4- S1= S5-S2= S6- S3 =3aT2,所以,测出各段位移 sl、s2、s3用逐差法逐差法求出 a1 =(S4- S1)/3T2,a2=(S5-S2)/3aT2,a3=(S6- S3)/3aT2。再由 al

5、、a2、a3 算出平均值 a,就是 所要测的加速度。v-tv-t 图象法图象法求加速度3注意事项(1)钩码的质量适当大一些,使绳对小车的拉力始终远大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保证外力基 本恒定。(2)调整滑轮架的角度,使小车的拉绳与长木板板面平行。(3)开始时,应将小车位置摆正,使纸带与拉绳的方向一致,且不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边 相摩擦。(4)先启动打点计时器,再释放小车,小车行至终点时切断电源或脉冲输出开关。(5)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6)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子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 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 T 等于多少秒。4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

6、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 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台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 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使用,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在后边便于测 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我们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 也就是 T=002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标明 0,在第六点下 面标明 1,在第十一点下面标

7、明 2,在第十六点下面标明 3标明的 点O,1,2,3叫做记数点,两个相邻记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 S1,S2,S3(5)测出六段位移 S1,S2,S3,S6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6)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前面的公式,计算出 a1、a2、a3的值,注意 T=0025=ls。(7)求出 a1、a2、a3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例一】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造成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 之差不是一个恒量的主要原因是 ( )A长度测量不精确 B打点间隔不均匀C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 D 木板未调成水平 【例二】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小

8、车运动加速度的相对 误差,下列列举的措施中,哪些是有益的?A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一些 B 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的钩码个数 C在同样条件,打出多条纸带,选其中一条最理想的进行测量和计算;D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进行计算。【例三】如图是小车在斜面上滑动时,通过计时器所得的一条纸带,测得各段长度为 OA=605 厘米,0B=1318 厘米,0C=2140 厘米,OD=307 厘米,0E=4110 厘米, OF=5258 厘米,根据这些数据,可判断小车做_运动,判断依据是: _。【例四】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 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9、赫兹。如图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 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 0、1、2、3、4、5 六个点用尺量出 1、2、3、4、5 点到 O 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厘米)878 1608 2187 2616 2894 由此得出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米秒2,方向_。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交流?直流?)电源的_仪器,它的工作电 压是_伏特。当电源频率是 50 赫兹时,它每隔_s 打一次点。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3下列有关小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对间里的位移相等,小车的运动一定是匀加速运动;B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差,一定相等:C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差不断增大:D若小车通过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时间之差相等,则小车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 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他舍弃密集点后,从 o 点开始每隔两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_s,测得 OA=320 厘米, DE=927 厘米,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米秒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