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既有电气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1864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既有电气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工艺(既有电气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工艺(既有电气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工艺(既有电气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工艺(既有电气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既有电气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既有电气化)(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施工工艺和方法(既有电气化改建)5.1 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接触网施工前积极与站前施工单位到现场办理线路标桩交接手续,并收集有关接触网下部工程以及其他设备施工的详细资料。有关资料包括:直线转点桩,缓曲始、终点表,圆曲线转点桩,永久性水准基点,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中心桩里程表,设计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坡度表,水准表,大跨度桥梁预留支柱立杆位置情况,与有关运营维修单位了解的沿线电力线、电缆线、道口及既有地下设施情况等影响接触网施工的因素。测量工具材料准备表 5.1.1 测量工具材料配备表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用 途 1激光测距仪PD10data台1测量支柱跨距 2钢卷尺5m盒1测量支柱限界等 3

2、丁字尺把1转移测量点 4粉笔盒1书写临时标记 5钢丝刷把1钢轨除锈 6油 漆白色桶1书写标记 7排 笔支若干书写标记 8计算器个1累计跨距复核里程 9记录用表格本2记录有关事项 10工具袋个4 11防护旗套2行车防护 12对讲机台3行车防护施工测量劳动力组织准备表 5.1.2 施工测量劳动力组织准备表序号分工人数主 要 工 作 内 容 1组 长1由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和记录 2副组长1由负责区段施工的工长担任,观察土质和施工条件 3组 员8其中拉链测量 3 人,书写标记 2 人,安全防护 3 人 4防护2负责测量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2.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测量方法:

3、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收集的有关资料对测量的区间、站场、桥梁进行详细、系统的测量,具体方法如下:区间测量:测量时从给定的起测点开始,使用钢卷尺(激光测距仪)进行跨距测量,遇大型建筑物分段进行闭合。纵向测量的同时进行横向测量,采用水准仪、钢卷尺、丁字尺确定支柱侧面限界、拉线坑位置并将有关尺寸测量后标示在钢轨上并作好记录。对与设计图纸不符的土质、支柱或基础位置等作好原始记录并及时书面通报设计。测量时,直线区段沿靠近支柱侧的钢轨测量。曲线区段应用丁字尺在直缓点附近将测量过渡到支柱所在的曲线外轨的外侧或曲线内轨的内侧进行丈量,跨距测量值应在设计跨距值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表 5.1.3 曲线跨距修正值表顺号曲线

4、半径 R(米)跨距 L(米)测量部位修正值 (毫米)附 注曲外+70130040曲内-130一链拉足曲外+60240045曲内-110一链拉足曲外+50350050曲内-100一链拉足曲外+50460050曲内-80一链拉足曲外+40580055曲内-60第一链 50m,第二链补足曲外+406100060曲内-50第一链 50m,第二链补足站场测量:确定 起测点交桩、纵向 测量横向 测量遇大型建筑物 分段闭合测量 准备测量资料 整理站场跨距测量与区间纵向测量方法相同,软横跨测量采用经纬仪,利用“等边三角形”原理,采用经纬仪、绝缘测量绳、钢卷尺对同组软横跨的二根支柱(基础)的中心线进行定位。测量

5、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既有接触网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对施工的影响,同时结合站场改造线路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永临结合,减少过渡工作量,必要时对支柱的布置进行调整。桥钢柱测量:接触网桥钢柱一般设置在桥台上或桥台侧面,桥钢柱测量主要指在区间(站场)纵向测量完成后对每根桥支柱的预埋螺栓位置测量。在桥墩台顶面设置桥支柱时,由轨平面向桥墩台顶面测出高差,复核设计图纸中桥钢柱和底座的型号是否满足桥钢柱的安装高度,否则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进行变更。用丁字尺和线坠测出桥支柱侧面限界和桥钢柱中心点在桥墩台顶面的投影点,使两点成直线并确保该直线垂直线路。使用桥支柱或桥底座钢模型进行螺栓钻孔位置测量,将模型中心点

6、和垂直中心线与所测相应投影点和直线重合,并确保模型水平,并对模型的各螺栓眼孔在桥墩台顶面进行标记,标记点直径不超过 8mm。在桥墩侧面安装支架时,测量方法基本相同,但要制作测量平台,要注意支架及钢柱型号是否满足现场安装要求。3.安全措施针对既有线路改造,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贯彻健全的安全措施,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测量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对测量人员的要求: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穿防护服,配戴上岗证,严禁着红色服装,不得穿拖鞋。所持测量工具均经计量部门检测并合格。测量时,应确保行车安全,严禁把石块或其它东西放在轨面上作标记,只允许用粉笔。以免忘拿,造成

7、行车事故。在有信号绝缘电路的区段测量,注意钢卷尺不要将股道间绝缘处短路。坑位确定基坑开挖施工准备防护检查防护要求:防护人员要求 3 名。随测量队伍一名,测量队伍前、后各一名。测量队伍前、后的两名防护员,须配防护旗一套,并注意防护距离。所有防护人员应及时通报来往列车情况。5.2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接触网的关键工序之一,应根据当地的土质状况确定施工方法。基坑开挖前,先复核中心桩及辅桩是否与测量记录一致,基坑尺寸是否正确。1.施工工艺流程图2.工具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及 数量备注1铁锹长把1 把坑浅时挖坑用 2铁锹短把(600800mm)1 把坑深时挖坑用 3十子镐1 把刨土用 4土篮1 个

8、提土用 5棕绳11 mm,长 57m1 条提土用 6刀锯1 把制作防护板用 7手锥11.25kg1 把 8钢卷尺5m1 盒9撬棍1 根流沙、碎石坑开挖 用10打眼机具主要有:大锥、钢钎、打眼作业 车、空压机、风枪等1 套石质坑开挖用11爆破工具主要有:发爆器、传爆器、电雷 管、测试仪等1 套石质坑开挖用3. 基坑坑位确定基坑坑位的确定即支柱、基础在沿线路定出纵向位置后,所进行的横向定位,以确定坑口的位置及其尺寸。(1)混凝土支柱坑位确定时,用丁字尺靠在测量标记处垂直于钢轨作坑位中心线,根据表 5.2.1 所提供的参考尺寸确定坑口的长、宽以及坑口内缘。 (确定时用线坠以减少误差)表 5.2.1

9、基坑参考尺寸表坑口至线路中心的位置坑口尺寸(长宽)mm支柱型号无底板有底板无底板有底板H38CX-100mm800500H78CX-140mmCX-200mm9006001100700H60 H65-250CX-140mmCX-200mm9006001100700H85 H100CX-140mmCX-200mm9006001100700H170 H170-250CX-120mmCX-270mm10006001300900(2)软横跨柱坑位确定时,首先在正线股道上测出标记,然后采用等边三角形法,在其它股道上测量出两个以上的标记用细线连接各测量标记,其延长线即为软横跨基坑中心线。如下图中的 CD

10、线(A 点和 B 点要同时在钢轨的内侧或是外侧)。设有横卧板的支柱坑位确定时要加开横卧板槽,横卧板槽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如下:I 型横卧板:CE=900 mm150 mmII 型横卧板:CE=1100 mm150 mm 软横跨横卧板:CE=1100 mm150 mm(3)拉线坑位的确定:BDCAaacxacxshh2222 0 1)3.01(1)3.01()(根据几何运算可以算出拉线坑距锚柱的钢轨距离及限界,虽然计算步骤过繁,这样确定的坑位比较精确(要考虑道床的高度) 。拉线坑中心的限界:拉线坑中心距支柱中心的水平距离:式中:CX1:锚柱的限界限。a:锚支定位处的拉出值0.3:锚柱在地面处垂直于线

11、路方向支柱宽度的 1/2,单位为 mh:下锚角钢的安装高度。h0:拉线坑处地面与轨面的高差s: 设计道床高度。4.基坑开挖硬土质基坑开挖按照坑位测量标记,用锹、镐交替分层开挖。坑浅时,由坑内人员直接往上抛土,当坑深时(深达 1.5 mm) ,由坑外人员用吊篮提土。松土、碎石、有水渗透的基坑,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基坑塌方,可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架箱法,从上往下分层交错架箱。采用木板的厚度一般取 2030mm厚,每层相隔约 200mm。每挖下几层土后,应对基坑限界和坑形进行校核修理,随着坑深的增加,校核的次数要相应增加,坑深要严格控制,按照技术室提供的施工表施工,施工误差最好控制在-40mm+20mm

12、(施工规范规定是-100mm+100mm)。误差越少,上部组装越整齐美观。设有横卧板的基坑开挖时,按“工”字形或“T”形开挖,横卧板的开槽深度应能保证横卧板的设计安装数量,最上一块横卧板顶部距地面要有 300mm,设有底板的基坑,坑底部开挖尺寸应在底板长、宽尺寸上加上220 1)3.01()( acxshh100 mm(每侧 50mm)调整余量。流沙、高水位的基坑除少数可采用架箱和辅助潜水抽水完成外,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沉井法”进行开挖。“筋混凝土圈沉井法”方法如下:首先将防护圈安放在基坑位置,防护圈中心与基坑中心重合,在防护圈内均匀取土,使其随挖随沉,防护圈不能借自重下沉时,可在上面均匀增

13、加负荷。一层沉下地面后,就再加一层,如此进行,直至坑深达到标准。混凝土保护圈的规格为:内径 1480 mm, 壁厚 600mm,高度 400mm.坚石、次坚石类基坑开挖坚石、次坚石类基坑一般采用分层打眼、爆破进行开挖。爆破人员必须由经过专业机构培训、考试合格的炮工担任,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坑口加盖铁板、上面压砂袋等,确保行车及人身安全。5.安全措施及质量要求(1)基坑开挖时不得少于 3 人,其中 1 人负责防护。坑内有人作业时,坑外必须有人防护,当列车通过时,坑内人员要到坑外安全处避车。(2)用尼龙编织布铺在道床上,防止轨道污染。用厚 30mm 的木板挡住道碴,防止道碴下滑,钢轨悬空。(3

14、)基坑开挖的方法应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4)开挖过程中,每下挖 1 米,需对基坑的中心复核一次,以防中心偏差超标。(5)不得损坏既有地下管线。遇到不明管线时,施工人员要及时告知技术人员。确定施工方案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移动各种下埋管线,确实需要移动坑位时,需待设计单位出具变更后实施。(6)当基坑挖至 2 米左右时,需采用土篮将土吊出,不得上抛弃土,防止弃土下滑伤人。坑外人员随时清理坑口四周的弃土和石头,观察护壁情况,监护坑下施工人员的安全。(7)基坑开挖过程中碰到排水沟时应作好水沟改移工作。改移后的水沟不得改变原有水沟的流量。一般水沟应改在支柱外侧,对于改在支柱前面或有行人通过

15、地方的水沟应加盖板防护,避免道碴堵塞。改移的水沟其转弯应自然、顺畅。(8)在站内或有行人通过的地方挖坑时,当时没有立杆的坑口应用木板、树枝、铁板等物盖好,防止人、畜坠落。(9)遇有大雨、暴雨、连阴雨时,不得开挖基坑。5.3 基础浇制基础浇制1.基础浇制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浇制施工工艺流程图2.工具、材料准备抽水机、混凝土搅拌机、振动棒、手推车、磅称、加工的木模具、混凝土滑槽、软水管(约 5 米) 、竹箩筐、铁铲、地脚螺栓限制钢模具,架箱模具。架箱用的“木模具”要求用厚 30mm 木板加工,表面刨光,涂润滑油、其尺寸符合要求。木模之间组装密贴、牢固。地脚螺栓限制架制作要按钢柱的型号进行分类加工制作。

16、各孔中心线之间的尺寸与设计尺寸误差不得超过2mm。劳动力组织表序号人员人数作业内容1组长1 人由施工技术人员担当,负责基础坑的架摸和浇制2副组长1 人负责施工区段的驻台行车防护3组员13 人负责基础坑的浇制材料工具表材料数量用途拆模浇制基础混凝土基坑检查架 模浇注底部混凝土施工准备基础养护河沙若干用于基础浇制片石若干用于基础浇制水泥若干用于基础浇制水用于基础浇制铁锹4 把用于混凝土搅拌振捣器1 台用于混凝土捣固发电机1 台水桶4 只取水水准仪1 台基础面找平踏尺基础面找平水平尺1 只经纬仪1 台复核基础的线路中心点汽车1 台材料运输模型板用于基础浇制地脚螺栓根据基础类型选择沙布4 张用于清除地脚螺栓上的铁锈中性凡士林若干用于地脚螺栓螺纹防护薄膜、细绳若干用于地脚螺栓螺纹防护3.基础浇制过程控制 (1)基础浇制前需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浇注过程中有监理工程师在场进行质量监督。没有监理工程师监督的基础按不合格处理。夜晚、下雨天不准进行基础浇制。(2)钢筋网预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