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1850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农二师二二三团(哈木呼提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第一章产城融合发展背景解读第一章产城融合发展背景解读1.1 产城融合内涵解读产城融合内涵解读“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

2、跳而就,因此全面理解产城融合的内涵,有利于提出更为合理的规划建议。产城融合发展就其核心来看,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是否与城市的居住供给状况相吻合,城市的居住人群又是否与当地的就业需求相匹配,是是否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本次产城融合发展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2 产城融合宏观背景研究产城融合宏观背景研究1.1.1 国家层面:城市进程与经济转型国家层面:城市进程与经济转型需要需要中的中的产城融合产城融合诉求诉求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伴随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产

3、城分离”,5080 年代,城市以重工业、开采业等能源消耗型产业为主,污染严重,“产城分离”的空间格局符合当时城市发展需求。第二阶段:“各自为政”,8090 年代,城市产业初步升级,向深加工及研发转型发展,成立了一批经济开发区,但仍独立于城市主要生活区,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仍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第三阶段:“边缘融合”,90 年代21 世纪初,中国掀起新一轮工业开发浪潮,成为世界工厂,产业升级加快,创意研发等产业比重增加,园区服务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注重综合环境营造,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区的框架,产业空间逐步融入城市空间内。然而,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和经济转型的发展,城市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4、,由于受到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布局特点的影响,新区建设和发展中出现功能单一、职住不平衡、生活钟摆式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现象,如潮汐式交通、大量“空城”、“睡城”现象等。针对此类现象,国家“十二五规划”后,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提出。1.1.2 全疆层面:西部大开发,推动产城跨越发展全疆层面:西部大开发,推动产城跨越发展新疆是中央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对象,拥有政策扶持、投资倾斜和税费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2010 年 5 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决定,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

5、惠;中央投资继续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倾斜,“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作为新疆“十二五”期间重要战略之一,区内新型工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开发、纺织、钢铁、建材、化工、农牧产品加工等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将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主战场”,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 年启动的东部发达省市对口援疆工作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直接连线最新技术、最新信息和最新理念的动态机制。这一机制使得新疆的发展跳过了“被辐射”阶段,跨越式的步入发展核心联动发展。恰逢新疆大发展的重要时机,二二三团必须把握机会,实现产城跨越式发展。

6、1.1.3 地方层面:推动地方层面:推动“三化三化”进程,提供产城融合基础进程,提供产城融合基础近年来,在巴州政府的推动下,自治州推动“三化”进程,以农牧业现代化推进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石油、矿业、特色农产品和棉花加工、能源与装备制造等适应自身特点的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型城镇化争取城镇基础设施的中央投资项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城镇体系。巴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大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包括:特色种植养殖业,石油天然气化工业,优势矿产加工制造业,城(区)镇建筑业,现代能源产业

7、,特色农产品和棉花系列加工业,综合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文化产业。在构建十大现代产业的过程中,巴州的经济和社会实力将会更上一层楼。巴州“三化”进程将推进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进程,这一该进程将为三十六团的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土壤。1.1.4 兵团层面:自身兵团层面:自身“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要求的发展要求2010 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之后,兵团各级领导极为重视这次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三化发展,推广先进师团的发展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为兵团的新职能提供了新的体制机制保障。2012 年 8 月,兵团领导车俊、刘新齐、任茂林等同志讲话

8、提出,团场建设应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各显其能;团部作为团场发展的龙头,应提高集聚度,以规模带实力;兵团产业发展应十分注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以吸引人才,扩大规模;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兵地联合,区域联动发展。兵团领导的指示精神二二三团发展的直接推力和前进方向,虽并未直接提及产城融合的概念,但是提出要因地制宜,产业与就业相结合,这便是产城融合的内涵所在,因此二二三团要结合自身特色,推进“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1.3 产城融合发展基础条件分析产城融合发展基础条件分析1.3.1 区位条件分析区位条件分析二二三团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境内,东与二十四团相接,西与和静县八棵树乡接壤,南与

9、二十二团以军民总干排为界,北临天山南麓洪积戈壁滩。境内交通条件便捷,省道 S305、S306 分别从团部及团部南侧东西向穿过,向西仅 12 公里,对接和静县城、218 国道;向东接入吐和高速(314 国道)。依托和静县南疆最大的铁路货场,二二三团接入了全疆少有的大运量交通网络,为二二三团的人流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二二三团距库尔勒市仅 80 公里,在新疆是一个很近的距离,作为新疆第二大机场,库尔勒机场为二二三团的对外开放打开了大门,拉近了二二三团与内地、全国乃至世界的距离。1.3.2 社会与文化条件分析社会与文化条件分析全团生产单位 15 个,行政、事业单位 13 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

10、 8 个。现有总人口 8218 人,职工 2065 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46.3。是农二师少数民族最多的团场。1.3.2 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分析二二三团的水土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自然植被为荒漠、岩漠、草甸植被群落,无探明矿产资源。在兵团军垦的五十余年不懈努力下,二二三团发展为生态环境优美、林木成行、果树成荫的绿洲。二二三团的独特自然环境是其进行产城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1.4 小结小结近年来,二二三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空间结构日趋合理,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当前,二二三团发展即将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然而,二二三团也存在着经济实力不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的问

11、题。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与周边地区之间竞争的压力。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如何抢抓历史机遇,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构建合理、有效地产业结构体系,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兵团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便成为摆在二二三团面前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产城融合便提供给了二二三团一个极好的路径选择,因为丞相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有利于增加就业人口,规避盲目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产城一体化建设。第二章产城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第二章产城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2.1 产业发

12、展现状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1.1 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即将迎来快速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即将迎来快速发展近十年来,二二三团的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 2002 年的 3428 万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16681 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22%。2011 年完成生产总值 16681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 7633 万元,较上年增长 24.0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6051 万元,较上年增长 10.98%,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2997 万元,较上年增长 40.7%。美国经济学家 H钱纳里等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计算二二三

13、团 2011 年人均 GDP 为 2907 美元。按照钱纳里标准模式分析,二二三团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通过三产产业结构分析,2002-2011 十年间,二二三团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致呈现略减的趋势,到 2011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5.7:36.3:18。二二三团经济发展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通过对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当前,二二三团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按照城市主导产业演进的普遍规律,在经济发展初期,城市主导产业往往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在快速发展时期,主导产

14、业转为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在成熟期,则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目前,二二三团的产业以农业为主,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较为欠缺。但快速发展的前提是,一方面在于适当的制度及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是工业主导部门的确定。比较而言,二二三团的主导产业不够突出,现状加工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因此在发展中要确定具有高产值、低污染、产业链长、拉动强的主导产业。2.1.2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二二三团近十年的三次产业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二二三团作为生产建设农兵团,第一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

15、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由 2002 年的 57.4:10:32.6 调整到 2011 年的45.7:36.3:18。第一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二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具有极大发展潜力。2.1.3 与巴州及新疆兵团平均水平相比,产业结构比例处于劣势与巴州及新疆兵团平均水平相比,产业结构比例处于劣势地位地位总体上看,二二三团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二三产业低于全州和兵团水平,产业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升级。2.1.4 第三产业变动较大,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变动较大,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纵观近年来三次产业发展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相对增长平稳,发展趋势良好;第三产业的发

16、展则出现波动状态,增幅相对较慢。2.2 城镇空间发展现状分析城镇空间发展现状分析2.2.1 三产空间布局分析三产空间布局分析(1)第一产业空间布局二二三团作为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第一产业分布较广,团域各连队均有农业产业分布。(2)第二产业空间布局二二三团的第二产业主要布局在团域东北部的绿园工业园,占地 3 平方公里,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目前绿园工业园的产业以酒精制造、制糖、色素、制酱和饲料加工业为主。同时,基于天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矿产加工产业。目前已引入合金铸造企业入驻园区。绿园工业园作为库西工业园的兄弟单位,级别较高,产业能级高于目前二二三团的工业发展水平,能够对二二三团的产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并可促进二二三团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有利于二二三团产业用地的集约集中。(3)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团部哈木呼提镇区,服务等级较低,以商贸、服务业为主。2.2.2 城镇空间现状特征城镇空间现状特征哈木呼提镇区成团块集中发展的形态,其特点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城市空间形态受自然条件及农田影响较大,由于周边农田的约束,形成了近“十”字形的城市形态,受用地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