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心魄、景迈茶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1822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夺人心魄、景迈茶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夺人心魄、景迈茶魂图1 直径超过3米的大树,我戏谑地对朋友说:“你必须做道具,没有你的渺小,无以展现这树的伟岸!”一棵参天大树着实震慑住了我,树干直径至少在3米以上!我戏谑地对朋友说:“你必须做道具,没有你的渺 小,无以展现这树的伟岸!”。别误会,我并没有去远离人烟的原始森林,而是来到了澜沧景迈山的翁基古寨。 其实,刚刚到达这里的时候,透过古寨的屋顶,我就判断出这是一棵大树,但当我来到它跟前,那宏大的体量 ,雄浑、遒劲的气度还是让人错愕!图2 透过古寨的屋顶,已经注意到了那棵古树,只要没有走到它的近前,还是无法想象它的伟岸在翁基,这样的参天古树比比皆是,整个古寨就错落杂陈在丛林之中。有棵古榕

2、树,直径甚至超过4米,它的 气根直径1米,在其他地方,有这样尺寸也是足以引人瞩目的大树了,但与主干相比,竟形同一棵小树。图3 不要说人,就是古寨中的房舍,与背后的大树相比,也显得“小巧”图4 远处的古树,至少超过50米高,但依然不能做到“鹤立鸡群”图5 一棵巨大的榕树,直径至少在4米以上,旁边形同“小树”的气根,其实直径也在1米以上同样古老的,是古寨。老屋的屋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长出青苔 这在许多南方地区,并不鲜见。在这里,一代又一代凋亡的青苔早已化作春泥去滋养着后代 在这里即使是死亡,也具有了积极的意义。活着的,则努力捕捉着纯净空气里的纤尘,为生存而顽强奋斗着。 于是,在屋瓦上,苔藓的下边

3、,生成了一层薄薄的泥土。虽薄,但那厚度,却也足以诠释岁月的悠长。图6 屋瓦上,苔藓的下边,生成了一层薄薄的泥土。虽薄,但那厚度,却也足以诠释岁月的悠长本来,这种震撼是无以复加的,古树、古寨相得益彰。但是,更让人震撼的,是景迈的古茶树。它没有伟岸的 树干,在这茫茫林海中,与那些参天大树咫尺之遥的地方,往往散落着些低矮的,不起眼的灌木,如果无人告 知,丝毫不会引起关注。但那却是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不是野生而是人工驯化、栽培的古茶树!中国是茶 的故乡,野生的、栽种的古茶,全国各地并不鲜见。但是,景迈山真正让人震撼的,是这样千年以上的栽种古 茶树,有一万亩以上!想象一下吧,那是何等壮观、何等震撼的

4、景象!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这也是保存 程度最完好、种植面积最大、栽培年代最久远的非天然古茶林 之所以叫“古茶林”而不称古茶园,是因为这些古茶树完全是间种在原始森林里!真的是 “神农遗种,世界唯一”。这里注解着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更揭示着世界茶文化的根脉与源头。为此,澜沧县正 在积极将“景迈古茶林”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无论申报结果如何,这里终有一日,会成为旅游、摄影者的天堂 。图7 千年古茶树,由于是人工栽种,经过矮化,因此拍摄时需要蹲下来,这棵古茶就在图1的巨大古树附近,不远 处是隐隐闪现的农舍古茶林的全景也只能靠想象了,且不说景迈山峦起伏,万亩的古茶林分布在芒景、景迈两个村,其中仅景迈村

5、 的古茶分布面积就有66.9平方公里!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古茶都是间种在原始森林里,密密扎扎的林木,遮挡着 视线,使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管中窥豹,而无法一睹这万亩古茶林的壮观。但恰恰是这样,最原始的 种植方式,却“遵循”了当代有机食品种植的一个重要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由于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每一种植物的病害,会被其他物种所克制,同时,由于植株间隙 大,又有其他植物遮挡,因此古茶树不知病害为何物,无需施用农药,就能健康生长。图8 好不容易在古茶林中找到一处视野稍显开阔的地方,在最近处几棵古茶树的后面,是一小丛绿油油的细竹!一 派万物竞自由的景象!这种古老的方式,不仅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使农

6、药在这里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由于众多物种的伴生,同 时,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成了景迈古树普洱茶极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景迈古茶林,生 长在海拔1662- 1100米的景迈山山顶到山腰之间,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降雨丰沛而排水良好,使景迈古树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兰 花香气,而且随着熟化过程,兰花的香气会越来越明显。景迈古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野性”, 茶力劲道儿,耐冲泡。最重要的特性是饮用后回甜明显而持久。在与翁基古寨相毗邻的翁洼村最大的古茶生产 合作社 翁笼阿腊合作社的社长岩罗家里,我们饮用了古树普洱春茶。1小时之后,回甜依然十分明显。到2小时之后, 回甜才几近消失。图9

7、 由于古茶林地处高山之上,这里终年云雾缭绕,镜头中咫尺之遥的林木,完全为雾气所笼罩,因此,环境、气 候、植被共同造就了景迈古树普洱茶的优良品质和特殊口感图10 朴实的农家汉子,是翁洼村最大的古茶生产合作社 翁笼阿腊合作社的社长岩罗,仅仅看他的照片,就能感受到他的质朴、本份,让人感到踏实严格说,景迈万亩千年古茶园有过悲歌,走过弯路,即使现在也时有参杂使假的乱象。但罗岩社长保持着布朗 族山民特有的质朴、本份,却让人感到温暖、踏实。可喜的变化已经在悄然发生,我在景迈山收获的第一份感 动,其实是在进入景区之时。那是一个高大巍峨的牌楼式景区大门,不出意外,旁边是一个小亭子间,这在中 国许许多多以农家、生

8、态为主题的景区屡见不鲜用于收费。但是在景迈,这不是用来收费的 这里不收费!这里是用来检查的,景迈山禁止一切农药、化肥被带入!即使此行我们乘坐的是私家小轿车,也依 然没有“逃过”被检查的命运。对于了解中国农业现状,了解景迈山历史的人们,一定会理解我的那份感动由何 而来!图11 景迈山给我的第一份感动,是这个用于禁止农药、化肥进入景迈的检查站正是有岩罗这样质朴茶农的存在,这份感动才有了可能。历史上,他们或许缺少文化,缺少对现代先进农业技 术的了解,但是,一旦他们了解了生态、有机农业的意义,就会义无反顾地行动起来。为什么我选择了岩罗作 为本文唯一提及姓名的当地农民,是因为我在景迈山的最后一份感动来自

9、岩罗家屋后的古茶园,在几棵千年古 茶树下倚靠着一小截木棍,已经腐朽到了几乎一触即溃的程度。我用手轻轻捻搓,木屑便从指间滑落。就是这 截不起眼的木棍,岩罗告诉我,那是“茶魂”,是不知那代的祖先插在那里,祈福着这里的茶树能够生生不息。 他们每年都会在“茶魂”前供上祭品,去坚守着世代承传下来的信念。岩罗以及全体翁洼村民都是布朗族的,正 是他们的布朗族祖先,最早在景迈山开始驯化、栽种普洱茶树。正是这世代相传的质朴人文信念,才让景迈山 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圣地。图12有形的“茶魂”腐朽得行将消散于无形,但无形的“茶魂”却会随着岁月蹉跎,而逾久弥坚!风雨也许无须多久,就可以让有形的“茶魂”消散于无形,但精神层面的“茶魂”却会随着岁月蹉跎,而逾久弥坚! 当质朴的信念与现代先进的农业理念相碰撞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茶之魂魄”将得到永生。荟心链接:荟甄选 普洱茶 景迈千年古树普洱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