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0365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湖南怀化广播电视大学 刘天佑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 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 教学效果最佳的有效途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作 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认真反思、认真总结。关键词: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模式;反思性行为反思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念、行为以及教 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归纳、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 活动,它既能使学生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心智,发展

2、情感,也能使教师实践教学设 计,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因此,作为活动的双边主体,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 行反思,一方面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反思教学模式理论及模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相 对稳定结构形式的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先驱是杜威和萧恩。杜威认为,反 思性行为是一种对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持续和仔细的考虑行为。反思性行为实际上就是 反思教学的理论基石。萧恩在杜威反思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他认为反思有两种 时序,一方面,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行动后或行动前后

3、,也就是“对行动的反思” 。在 教学中, “对行动的反思”就是指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与策划,课后对课堂内所发生的一 切事件的回顾和总结。另一方面,反思也可能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当实践者在实施计划时, 通常会与情境进行反思性对话,也就是说,实践者试图提出和解决当时的问题。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教学事件,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审视、调节和控制,这就是 “在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并解决这些困惑与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教师积极的情绪、缜密的设 计、生动的讲述和应对偶发事件的泰然游刃,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

4、学习热情。反过来,学 生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正面影响。反思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和学 生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积极反思,实现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 学,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二、反思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实践是反思的根本源泉,没有教学实践,反思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注重 总结和反思,就找不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和收获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在哪里。(一)思在课前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课前反思,就是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决定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学?学 什么?作为教师,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备好课。备课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

5、 工作,它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作为学生,就是要预习学习内容,做好学习准备。首先,要合理运用教材,大胆实施创新。现行教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如果按照教材 和教参内容原封不动地组织教学,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首先要求教师 要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再对教材进行认真分 析、取舍。在分析、取舍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深度加工,彻底摆脱现有 教案、学案的束缚。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发挥主体优势。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确 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深度和难度。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用符合教育规律 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

6、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使他们各得其所。(二)思在课中使教学过程高效有序进行课中反思,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一,要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一是活动目的要明确。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坚持 “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使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并适合于学生,让活动真正为学 生的发展服务。二是活动内容要适切。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真正反映生活经验和 学科特点,活动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三是活动的品质要高。教 学活动通常以外显的对象参与、动手操作的实践形式呈现,但真正有价值的活动离不开高

7、水平的思维参与。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支持高质量、高水平的动脑思考。因此,活动设计 要以提升活动内在的思维品质为宗旨,从围绕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能力方面来展开。第二,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因此,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要努力为学生提供 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启发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进行质疑、探究和创新。要把案例学习反 思,困惑问题反思与教学反思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教学反思中学会反省,学会发现。第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课堂教学 活动的主体。因此,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

8、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要在教学 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合作学习中学到新知识,学到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三)思在课后使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教学后反思,是指总结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首先,要注重课后自我反省,分析优点和不足。每节课结束,教师和学生都要利用一定时 间进行反思, “复盘”教学过程,总结教、学得失。教师要写好“教学后记” ,客观评价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困惑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除此之外,还要自我剖析 教学过程,理性总结教学经验,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做好学生学习的 跟踪服务工作。其次,及时获得同事和学生的听课反馈。作为教师,要创设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敢于接 受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敢于肯定和吸收学生发表的个人独特见解,及时调整自己的教 学行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要定期或不定期采用问卷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反馈 调研,向学生征求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生学习。总之,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要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 形成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习惯,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