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几种类型的缺氧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4页
文档ID:39881700
几种类型的缺氧_第1页
1/4

一、 几种类型的缺氧【实验原理与目的】组织的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都可导致缺氧供氧不足可因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或呼吸、血液、循环等多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引起;用氧障碍可因组织中毒或 损伤引起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复制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了解缺 氧的分类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和血液颜色的变化实验对象】小白鼠实验器材与药品】1.器械小白鼠缺氧瓶(或 100~125 ml 带塞锥形瓶或广口瓶),一氧化碳(CO)发 生装置广口瓶,5 ml、2 ml 刻度吸管、1 ml 注射器,乙醇灯,剪刀,镊子2.药品钠石灰(Na0H·CaO)、甲酸(HCOOH)、浓硫酸(H2S04)、氢氧化钠、5%亚 硝酸钠、1%亚甲蓝、生理盐水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呼吸,存活时间,口唇(皮肤)和血液(肝颜色)1.乏氧性缺氧(1)取钠石灰少许(约 5 g)及小白鼠 1 只放人缺氧瓶内(图 3-11—1-1)观察动 物的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 s)、深度,皮肤和口唇的颜色,然后塞紧瓶 塞,记录时间,以后每 3 min 重复观察上述指标 1 次(如有其他变化则随时记录)直 到动物死亡为止2)动物尸体留待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与氰化物中毒性缺 氧实验做完后,再依次打开其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1)装好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图 3-11-1-2)2)将小白鼠一只放人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 接3)取甲酸 3 ml 放于试管内,加入浓硫酸 1 ml,塞紧(可用乙醇灯加热,加速 CO 的产生,但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因 CO 产生过多过快动物迅速死亡,血 液颜色改变不明显)4)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1)取小白鼠 2 只,观察正常表现后,腹腔注入 5%亚硝酸钠 0.3 ml,其中一 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腔内注入 1%亚甲蓝溶液 0.3 ml,另一只再注 入生理盐水 0.3 ml2)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注意事项】 1.缺氧瓶一定要密封,可用凡士林涂在瓶外面2.小白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害肝脏,也应避免将药液注入肠腔或 膀胱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实验原理与目的】通过机体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改变,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以及 C02浓度增高对缺 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冬眠和低温治 疗的实用意义实验对象】小白鼠实验器材与药品】小白鼠缺氧瓶、粗天平、镊子、注射器;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盐水、 钠石灰、冰块。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呼吸、存活时间、耗氧量1.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取小白鼠缺氧瓶 3 只,各放入钠石灰少许(约 5 g)2)取 500 ml 烧杯 2 只,1 只加入冰块和冷水,将杯内水温调至 0℃~4℃,另 1 只加入热水,将温度调至 40~42℃3)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 3 只,称重后分别装入缺氧瓶内,两只缺氧瓶分别放于 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内,另一只置室温中,塞紧瓶后开始计时4)持续观察各鼠在瓶中的活动情况,待小鼠死亡后,计算存活时间2.机体状况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 3 只,分别作如下处理:甲鼠:腹腔注射 1%咖啡因 0.1 ml/lO g;乙鼠:腹腔注射 0.25%氯丙嗪 0.1 ml/lOg(注:注射氯丙嗪后,将小白鼠放人冰水中游泳 20 S);丙鼠:腹腔注 射生理盐水 0.1 ml/lOg2)15~20 min 后,将 3 只小白鼠分别放人有钠石灰的缺氧瓶内,密闭后计时3)以下步骤同 1 的(4)3.C02 增多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 2 只,称重后分别放人有钠石灰及无钠石灰的缺氧瓶内, 密封后开始计时。

2)以下步骤同 1 的(4)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缺氧瓶完全密闭 三、种属、年龄、神经系统和代谢状况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三、种属、年龄、神经系统和代谢状况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实验原理与目的】了解某些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实验对象】成年小白鼠、初生小白鼠、蟾蜍实验器材与药品】小白鼠缺氧瓶、粗天平、镊子、注射器;l%咖啡因、0.25%氯丙嗪、0.1%咖 啡因、生理盐水、钠石灰、冰块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观察一般状态,存活时间1.取成年小白鼠 2 只,腹腔注射 0.1%咖啡因 0.1 ml/lOg.2.取成年小白鼠 2 只,腹腔注射 0.25%氯丙嗪 0.1 ml/lOg,待动物不大活 动后,全身浸入冰水中 5~10 min3.将正常成年小白鼠、初生小鼠、注射咖啡因小白鼠、注射氯丙嗪加冰冻小白 鼠各 2 只,蟾蜍 1 只放于缺氧瓶中4.观察动物一般表现,比较死亡发生的早晚思考题】1.根据原因和发生机制可将缺氧分为那些类型?2.临床上如何防治一氧化碳中毒?3.何谓冬眠疗法?临床上如何应用冬眠疗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