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75965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中考仰卧起坐的考试说明和练习方法仰卧起坐是体能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日常训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对中考体育其他项目(如三级蛙跳、立定跳远和实心球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的。做得正确的话,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收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考试说明: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考试说明:满分 120 分:女生 70 个为满分,男生 74 个为满分。考试方法:(1)身体仰卧在垫上,双手五指交叉贴于头后,双脚放置垫上,两腿屈膝(两膝稍分开),大小腿呈直角。另一人双手压住考生两踝关节处。起坐时,双肘触及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贴于头后的两手

2、背必须触垫。(2)仰卧起坐过程中,紧贴头后的手背未触垫、臀部离垫或双肘未触及两膝属犯规动作,不计次数。(3)以一分钟内完成的次数计取成绩。(4)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仰卧起坐的正确训练方法:仰卧起坐的正确训练方法:(1)准备姿势身体仰卧于地垫上,膝部屈曲成 90 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平地上切勿把脚部固定(例如由同伴用手按着脚踝) ,否则大腿和髋部的屈肌便会加入工作,从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锻炼强度。在这里提醒考生注意的是,直腿的仰卧起坐会加重了背部的负担,容易对背部造成损害。(2)手部姿势根据本身腹肌的力量而决定双手安放的位置,因为双手越是靠近头部,进行仰卧起坐时便会越感吃力。初学者可以把手靠

3、于身体两侧,当适应了或体能改善后,便可以把手交叉贴于胸前。最后,一定要把手交叉放于头后面,以适应考试的动作要求,当双手颈后抱头以后,由于腰背肌肉参加运动,会减轻腹肌的强度。(3)仰卧起坐动作在练习仰卧起坐过程中,要遵循“快起慢下”的原则,抬起上身阶段应该迅速以节省体力,放下时宜采用较缓慢的速度,就如慢动作回放一般,已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应该呼气,这样可确保处于腹部较深层的肌肉都同时参与工作。把身体升起离地 10 至 20 厘米后,应收紧腹部肌肉并稍作停顿,然后慢慢把身体下降回原位。当背部着地的时候,便可以开始下一个循环的动作。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腹部肌肉其实只在起初的阶

4、段参与工作,之后便会改由髋部的屈肌执行任务。(4)仰卧起坐的转体训练直体仰卧起坐只能训练到腹直肌肌肉,对腹部肌群的训练还远远不够,要知道腹部的主要肌肉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三个重要部分,所以在仰卧起坐的最后阶段我们要加入转体动作以锻炼斜肌。(5)分不同时间段地练习可以按照 15 秒、20 秒、30 秒、45 秒、一分钟以及一分钟 10 秒的时间来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合练习,短时间的是练爆发力的,长时间的是练耐力的,尤其是一分钟 10 秒的时间段练习就是用来加强耐力训练的。每次练习若干组,长短时间都有,一般是先练短时间段的后练长时间段的,每组练习要间隔一段时间,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开

5、始不要太快,以免体力消耗过快,后面一点体能也没有。仰卧起坐练习的注意事项:仰卧起坐练习的注意事项:(1)仰卧起坐训练切忌“又快又猛”通常许多人做仰卧起坐做得又快又猛,以为这样是腹部肌肉力量加强的表通常许多人做仰卧起坐做得又快又猛,以为这样是腹部肌肉力量加强的表现,其实这么做很容易让腹部肌肉拉伤。现,其实这么做很容易让腹部肌肉拉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起坐时控制着让腹部发力。或者加大难度,把双手叠放在脑后,尽量展开双肘,这样才能达到锻炼效果。(2)仰卧起坐应该注意“动作到位”许多人在中途做仰卧起坐的时候,身体会不自然地向某一个方向偏离。这样做是错误的,会让腹部肌肉锻炼得不均匀,从而身材走形。应该尽量控制起卧的方向,不要偏离直线,而且速度要放慢,来锻炼腹部肌肉的控制能力,最好在起来时用心感觉一下腹部肌肉的运动状况。(3)练习仰卧起坐同时注意加强背部练习仰卧起坐的考试过程中对效率要求很高,仅仅是对腹肌进行训练还是不够的,同时需要考生对背部肌肉进行一定的训练,以便使背部肌肉在考试中起到协同作用。背部肌肉练习可以是趴在垫子上,压着练习者的小腿,上身奋力向上抬起,连续做几组,每组 10 次到 20 次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