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物流机能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70275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与物流机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与物流机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流与物流机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流与物流机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流与物流机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与物流机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与物流机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导论导论一一 物流与物流机能物流与物流机能1物流机能与物流物流机能与物流(1)物流机能与流通)物流机能与流通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由社会分工所支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社会分工的广度依存于市场的 扩大,进而市场的扩大又是由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所支撑。由此看来,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不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不 仅推动了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且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反之,社会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市仅推动了市场范围的扩大,而且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反之,社会分工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市 场广度,促进物流活动的高度发展。场广度,促进物流活动的高度发展。现实的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生产活动

2、、流通活动和消费活动三个方面,物流活动是属于流通活动之 中的。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经济是自给自足,因此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场所上都是一致的。到市场经济 发展的成熟阶段,因为市场较历史任何时候都要发达、广阔,因而生产与消费之间时间、场所的分离越 来越大,物流活动就是作为连接这种分离而出现。流通从机能上来看,可以分为商流和物流两类。流通首先是从商流开始,商流的产生是由于市场的 扩大造成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阻隔(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不一致) ,流通通过生产者与 消费者之间商 品所有权的转移来实现价值效用,从而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流通活动就是通常的市场买 卖活动。但是,仅有商流是不够的,因为伴

3、随着商流必然会产生商品的让渡,而这种让渡在市场极大发 展的市场经济阶段往往会遇到时间阻隔(生产时间与消费时间的不一致)和场所阻隔(生产场所与消费 场所的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种商品让渡过程中的问题,物流作为将商品有效地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 中的一种职能,创造了流通的场所和时间价值。由此看来,虽然商流与物流是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的关 系,但是在经济意义上有差异。商流是一种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交易,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 与此相对照,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它通过时间和空间等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来创造效用。当然现 代物流活动已不仅仅从事非物质的服务生产,如有些零售企业和流通中心也在从事一部分生产

4、加工作业, 因而超越了纯粹意义上的服务生产领域。(2)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展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展开物流在英语中最初为“Physical Distribution” (传统意义上的物流) ,在美国美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20 年代,学者克拉克就已运用 Physical Distribution 这一概念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要素加以研究,到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中就开始用“Logistics Management” (现代物流管理)来指代物流,战后其理 论、方法也为企业和理论界认同,并广泛运用起来,他们将之称为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Busines Logistics)以力求合理有效地组织商品

5、的供应、保管、运输、配送,而且实践证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物流这个名称在日本日本是于 50、60 年代引用的,当时日本的企业界和政府为了提高产业劳动率,组织 了各种专业考察团到国外考察学习,公开发表了详细的考察报告,全面推动了日本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 在这些考察团中,有一个由 12 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从 1956 年 10 月下旬到 11 月 末,在美国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接触到了物流这个新事物。日本考察团在详细了解了物流这一新 鲜事物后,于 1958 年撰写了“劳动生产率报告 33 号”刊登在(流通技术)杂志上,第一次提及到了 Physical Distributio

6、n。该报告中所提到的 PD 概念马上被产业界接受,尽管 PD 这个外来语后来经历了若 干年才正式译为“物的流通” (1964 年) ,但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黎明期,物流革新思想不仅渗 透到了产业界,同时还渗透到了整个日本社会。物流在概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的变化,亦即广义(Logistics)与狭义(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区分。最初的物流概念主要侧重于商品物质移动的各项机能,即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在一定劳动 组织条件下凭借载体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商品实体定向移动,是在流通的两个阶段(G-W,W-G)上发 生的所有商品实体的实际流动。显然这种物流是一种

7、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物流具有0(2)明显的“中介性”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手段,直接受商品交换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只有存在商品交换时才会出现,不会永恒存在。但是进入 8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流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这表现为:第一,经济规制的缓和使经济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大,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竞争开始广泛展开,从而为 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机会。第二,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和革新,不仅使业务的效率化和作为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的构筑成为可 能,同时也使部门间、企业间的结合或一体化成为可能。第三,企业合并和市场集中化的发展使原来的经济构造发生了改

8、变,这种变化要求物流必须具备以 最低的成本提供较高的顾客服务的能力。第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商品向世界市场的提供,物流逐步跨越了国境,正因为如此,在要 求物流能对生产和销售给予有效支援的同时,应该具备在不同环境国家间充分发挥其业务优势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原来狭义的物流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批判,一是传统的狭义物流观念只重 视商品的供应过程,而忽视了与生产有关的原材科和部件的调达物流,而后者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处 于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原材料以及部件的调达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效率、成本和创新,诸如日本丰田公司 的生产管理就首先从原材料和部件生产、调达上入手。二是传统的物流是一种单向的物质流通

9、过程,即 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而没有考虑商品消费之后包装物或包装材料等废弃物品的回收以 及退货所产生的物流活动;三是传统物流只是生产销售活动的附属行为,并主要着重在物质商品的传递, 从而忽视了物流对生产和销售在战略上的能动作用,特别是在以日本为主的 Just-in-time 生产管理体系在 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使得以时间为中心的竞争愈益重要,并且物流行为直接决定了生产决策。与上述环境的变化和对传统物流的批判相对应,1984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物流这个概念从 Physical Distribution 改为 Logistics,并将现代物流定义为“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将原材料、

10、半成品、完 成品以及相关的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 实施和控制行为” 。这个定义的特征是强调顾客满意度、物流活动的效率性,以及将物流从原来的销售物 流扩展到了调达、企业内和销售物流(见图 1 一 1) 。此后物流的概念又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1 年 11 月荷兰乌德勒支市举办了第九届物流国际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人们对物流的内涵进行了更多的拓展,不仅接受了欧美的现代物流概念(Logistics) ,认 为物流应包括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信息流通过程,而且还向生产之后的市场营销活动、售后服 务、市场组织等领域发展,如有些报告中指出“

11、什么是物流?这个概念的现代含义如此之新,以至在辞 典中尚没有明确的定义,现代物流应该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过程,所有实物、信息的流通和相关 的服务活动,它涉及企业经营的每一个领域” 。显然,物流概念的扩展使物流不仅包括了与销售预测、生 产计划的决策、在库管理、顾客订货的处理等相关的生产物流,还延伸到了与顾客满意相关的各种营销 物流活动。最近,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扩展了原有的物流领域,将之修正为“物流是指为了符合顾客的必要条 件,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进 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对物质和服务的修正业已表明物流活动是从商品使

12、用、废弃到回收 整个循环过程。综上所述,现代物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收益(销售额的提高和利益的扩大) ,亦即通过经营重要资 源的时间(快速送达) 、物流质量(优良的运送、无差错运送) 、备货(所需要的商品和数量) 、信息(在 库、断货信息、运送中信息、送达信息)等物流服务品质的提高,从原材料的调达开始到商品的生产以 及最终顾客的让渡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的降低,来实现企业的高收益。基于此,我们认为所谓现代物流所谓现代物流 (Logistics)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

13、的商 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过程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过程。0(3)(3)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 第一,输送(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的配送) 。 第二,保管。 第三,流通加工。 第四,包装。 第五,装卸。 第六,信息。表 1-1 物流机能的分类与内容 物流机能物流机能分类分类内容内容 运输运输 配送长距离,线性机能,物流的交通机能 短距离,面的机能,物流的准入机能 保管储藏 保管长时间保管,储藏型保管 段时间保管,流通型保管 流通加工加工作业 生产加工 促销加工商品检验、分拣、放置、备货、分配 组装、细分、切断、规格化 价格贴付、单位化、商品组合 包装工业包装 商业包装输送、

14、保管、外部包装、内部包装、品质保证为主体 销售包装、单个包装、市场营销为主体 装卸入货 卸货从物流设施到交通机关的活动 从交通机关到物流设施的活动 信息物流信息商流信息数量管理:运行、货物跟踪、入库、在库、出库管理 品质管理:温度、湿度管理 作业管理:自动分拣、数码备货 订货、发货:POS、EOS、VAN、EDI 金融:银行联网2物流系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物流系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系统系统 概念 要点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包括: 作业子系统(输送、装卸、保管、流通加工、包装等机能,力求省力化效率化) 信息子系统(订货、发货、在库、出货管理等机能,力求完成全过程信息活动)

15、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 在目的上,表现为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以较低成本、较优服务。 在原则上,表现为实现 7R: Right Quality 合适的质量 Right Quantity 合适的数量 Right Time 合适的时间 Right Place 合适的地点0(4)Right Impression 合适的地点 Right Price 合适的价格 Right Commodity 合适的商品 在要素及其运作上,通过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的协调运作以达到目标 物流的系统化管理物流的系统化管理所谓物流系统化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物流系统的目标,提高对用户供应商品的效率,而对 物流系统进行计划、组

16、织、指挥、监督与调节的活动。2)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2)着眼于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而不是一个环节; (3)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4)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现代物流是一种以信息为中心的实需对应型商品供应体系; (6)现代物流是一种对商品的一元化管理。二二 物流管理的演进与发展物流管理的演进与发展1. 美国物流管理发展历史美国物流管理发展历史美国物流管理发展历史可以分为 5 个阶段:(1)物流观念的启蒙与产生阶段()物流观念的启蒙与产生阶段(1901 一一 1949 年)年)在理论上最初产生于 1901 年,约翰.F.格鲁威尔(John F.C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农产品流通产业 委员会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流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费用。1916 年阿什.肖(Arch Shaw)在经营问题的对策一书中,初次论述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 同年,L.D.H.威尔德(Weld)指出市场营销能产生 3 种效用,即所有权效用、空间效用和对间效用,与 此同时,他还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