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64228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黑龙江中公教育: http:/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中公教师考试网编辑了 2014 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要考点,希望对您参加考试有所帮助!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言语的概念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言语可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同时,语言又是在

2、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同时,语言和言语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语言是为交际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2.言语与幼儿的认识过程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个体言语水平影响其思维的过程。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3.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当幼儿能对自己认识过程中的种

3、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时,才能对认识过程进行调节。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幼儿口语的发展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1.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幼儿在 4 岁左右已经能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只是有些发音还不准确。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同时,幼儿词汇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大,对词义的理解也趋向丰富和深刻化。黑龙江中公教育: http:/ 3.

4、初步掌握语法我国幼儿能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4.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幼儿在掌握语言成分的基础上,口语表达力也逐渐发展起来。(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出现幼儿前期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活动,他们的交际多采用对话形式。进入幼儿期,对话言语进一步发展。他们不仅能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和要求,还会在协调行动中进行商议性对话。由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他们和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需要独立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知识经验等,这就促进了独自言语的产生和发展。(2)情境性言语的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情境性

5、言语是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观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连贯性言语则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连贯性言语的发展使幼儿能独立、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幼儿前期没有内部言语,到了幼儿中期,内部言语才产生。幼儿时期的内部言语在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游戏言语,是一种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其特点是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

6、;另一种是问题言语,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言语,用以表示困惑、怀疑、惊奇等,这种言语一般比较简单、零碎,由一些压缩的词句组成。(二)书面言语的发展书面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句子。认字、阅读属于接受性言语活动,写字、写句子属于表达性言语活动,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是从接受性的言语活动开始的。1.幼儿识字的特点儿童学识字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和再现阶段。幼儿识字主要处于前两个阶段,是对字的再认。对字的再现,实际上已经进入写字阶段,即默写阶段。当幼儿感知觉不断发展,把字当作图谱时,幼儿已经进入泛化阶段;当他们多次接触某个字时,感知活动逐渐分化,开始认识一些字,但比

7、较容易混淆。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字大、清楚;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字形结构简单;多次重复;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黑龙江中公教育: http:/ 2.幼儿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1)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孩子几个月就可以进行阅读活动。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而非阅读,孩子并非阅读文字,而是拿书看,是母子共读;1 岁左右,当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也会自己拿着书看;3岁左右,孩子可培养起爱看书的习惯;幼儿期基本以图为主,水平高一点的,能认一些字,以图为辅。(2)阅读的准备幼儿在阅读活动之前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掌握有关词汇;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能,比如翻书动作;培养阅读兴趣。3

8、.幼儿的书写准备前书写活动(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通过绘画活动,提高画线条的力度和流畅性;通过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和劳动任务,培养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幼儿对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的发展不足,导致不能写出正确字形。(3)对笔顺的掌握幼儿对汉字基本笔顺的了解,在书写过程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4)正确的执笔姿势正确的执笔姿势是训练幼儿书写的基本动作技能。此外,书写与识字能力的准备有关,写字的准备与掌握语音的能力有关,幼儿期是书面言语发生的年龄,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口头语言。三、幼儿的言语与幼儿的活动三、幼儿的言语与幼儿的活动(一)活动中儿童言语的

9、特点分析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对儿童的言语作了详尽研究。他着重研究了 27 岁儿童的言语,并将其归为两大类:1.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现象。在言语方面表现为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自己讲话,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2.社会化言语社会化言语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祈使)和威胁;问题与回答。社会化言语是儿童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二)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黑龙江中公教育: http:/ 1.音准差由于受生理

10、成熟程度的影响,幼儿初期,孩子不能正确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出现发音困难。除受生理成熟水平的影响以外,发音还受环境和教育影响。2.不能掌握言语表情技巧要完整、连贯、清晰、准确地表述,除了要正确运用语言的基本成分外,还要掌握有表情的说话技巧,而幼儿则掌握得不好,表现在:(1)语气的掌握由于生理和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幼儿不会正确使用语言表情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教学,让幼儿朗诵诗歌,复述故事,来帮助幼儿掌握这些技巧,对有些不良习惯,要及时取得家长的配合,给予坚决纠正。(2)幼儿口吃及其心理因素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幼儿的口吃,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口

11、吃出现的年龄以 24 岁为多。23 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 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口吃的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紧张。另一种原因,可能是来自模仿。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三)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幼儿的言语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重视在实践中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除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言语能力外,还需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将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关注到幼儿的个别差异。(四)幼儿口语的培养1.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幼儿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为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亲子

12、之间的言语交往;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师生间的言语交往。2.讲究教法儿童学习语言的两条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模仿有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种,要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提供正确榜样;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强化原则多用于指导孩子学习说话、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3.鼓励言语创造性儿童学习、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不可低估。在言语活动中,把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根据儿童自己的经验去创造。4.培养“前读写”兴趣黑龙江中公教育: http:/ 幼儿期在书面语言方面处于准备期。在为读写做准备中,应以培养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幼儿,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