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和《风筝》写作背景简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6420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野草》和《风筝》写作背景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鲁迅﹑《野草》和《风筝》写作背景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野草》和《风筝》写作背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野草》和《风筝》写作背景简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3鲁迅简介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7年起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

2、旗手。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国民党官方文人及其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粉碎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1936年初左

3、联解散后,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时期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2 /

4、 3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二、二、野草野草散文诗集。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三、三、风筝风筝背景知识:背景知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

5、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当时发表在语丝周刊第12期,后由作者编入野草。文章一经语丝发表,便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据方志敏爱人缪敏回忆,方志敏青年时代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欢的”。风筝还曾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推荐给世界读者。1936年9月,即鲁迅逝世前的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国进步记者斯诺和中国作家姚莘农翻译的风筝。此外,伦敦乔治哈拉普书局1936年出版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前苏联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小说集等,都将风筝一文收录在内。风筝作为鲁迅的杰作,不仅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喜爱,而且也3 / 3获得了其他国家少年儿童的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