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63947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武钢集团昆钢烧结厂综合料场改造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作业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作业施施工工方方案案编制编制: :审核:审核:审批:审批:日期:日期:一、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保证措施制定原则为使青化路立交主线桥工程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正常施工,挖孔桩施工过程有效控制,挖孔作业符合有关操作规程,重点是挖孔作业过程中如何保证安全,使青化路立交主线桥工程桩基施工安全、有序、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措施。二、人工挖孔桩的安全事故分类1、人、坠物掉入桩孔造成事故。2、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中毒事故。3、触电事故。4、涌水、流沙等造成塌孔事故。三、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组织机构1、

2、成立安全作业领导小组,负责挖孔桩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认真审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现场做好安全把关工作,解决挖孔桩施工中可能影响安全的问题。2、挖孔桩作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 长: 薛荣斌副组长: 杨得荣组 员: 杨红林、杨雄、李永东、陈朝平3、领导小组在挖孔桩开始作业前认真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按标准作业程序作业,作业前要向全体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与教育,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四、人工挖孔桩作业管理办法1、制度管理1)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经常性的对现场所有挖孔桩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问题进行监督整改。2)岗前培训教育制度

3、:挖孔桩作业前,对所有参加挖孔桩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3)班前交底制度:施工人员在作业前,由现场领工员、安全员进行当天挖孔桩作业安全交底,挖孔桩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作业现场安全检查。2、安全操作培训管理1)从事挖孔作业的工人应挑选健壮男性青年,并需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吊装及简单机械等安全作业培训且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现场施工。2)定期对现场安全监督员、挖孔操作人员进行挖孔作业技术知识的讲解和施工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的讲解。4 监督和检查管理1)日常检查a 按照施组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日常检查,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4、,对安全实施情况进行日常检查。b 现场安全员及技术对现场挖孔作业进行全过程监控,对机电设备,井下通风、有无毒气、地质情况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对操作者进行按章操作的日常安全检查。c 安检工程师经常深入现场,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进行日常安全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作业班组和每个操作者。d 操作者要经常自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情况。自检对提升机具的爱护、保养情况,有损坏的要立即改正。2)专业性检查每旬、月、季安全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现场防护、机具使用、安全用电、操作人员等进行专业性检查,然后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措施并及时进行整改,必要时予

5、以停工。五、开工前的安全准备1、整平场地,做好场地平整不积水,并做到水通、电通、路通。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的障碍物,如地下电缆、上下水管道等的分布情况,并针对情况提出预防事故的方案。2、准备好施工必须的资料,如桩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书 ,以便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特征及埋深,地下水埋深及分布情况。3、认真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其方案首先要保证安全施工,要有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全面指导施工。4、修建好临时施工防护栏杆,不允许非施工人员进入。5、准备好施工工具、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等。6、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在开工前把劳保

6、用品发放到员工手中。六、挖孔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防落物措施1)井口要高出地面0.2m,井口向周边找坡,挖出的土方必须及时运走,井口周边1m范围内,禁止堆放土石方或杂物,且堆土高度不应大于0.8m。2)井口顶上及井内护壁台阶上不许放置任何工具。3)吊桶采用铁桶或结实塑料桶,吊绳直径不小于12mm,吊桶与吊绳使用安全钩,吊桶装土面低于桶口10;桩孔内上下传递物品采用吊桶,严禁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件。4)每天上班前,作业人员要对提升设备进行检查,孔口监护人员应尽职尽责,密切注意井内作业情况,不得擅离岗位。2、防人员坠落措施1)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围栏采用钢管连接牢固,并

7、挂设警示牌。2)正在作业或已挖好的孔桩,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下班后或停止作业时必须盖好盖板,并设专人看管,必要情况加设井盖锁。3)施工作业人员乘坐软爬梯上、下孔桩,同时系保险绳,严禁攀爬孔壁或乘吊渣桶上下。4)作业点封闭施工,地面无关人员禁止进入井口作业区。3、防坍塌措施1)每开挖一节(1m)后及时支模并浇注砼护壁, 护壁砼要捣实,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厚度不小于0.15m,护壁内放置150150mm8钢筋网,并插入下层护壁内,使上下护壁有钢筋拉结,避免某段护壁出现流砂、淤泥而造成护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现象。2)不良土质地段开挖时,适当减小单节开挖深度,减少塌方机率。3)下井人员系安全绳,保险

8、绳固定在井口。以备塌方时救援使用。4)施工过程中跟踪抽水。5)在挖孔过程中,重型机械和车辆不得在井孔周边3m 范围内行驶。4、防缺氧和有害气体措施1)经常检查孔内的有害气体,并根据孔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及孔深设置通风设备。2)施工人员下井前,事先测定孔底有无毒气,若有毒气则立即排除。在检查孔内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时采用吊放一只活麻雀放入孔底,放入时间不得少于10 分钟,通过检查麻雀的生态是否正常,方可确定施工人员是否下井施工。3)孔深超过10m 时,人员下井前先送风,送风时间不得少于15 分钟;作业过程中要经常对孔内进行通风。4)孔深超过10m 时,每天下井前进行毒气检测。5)不准在桩孔内吸烟,不

9、准在孔底使用明火。6)井上和井下人员轮换作业,不得超时加班。7)在井下用风镐凿岩作业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8)禁止带病下井作业。作业中感觉不适,及时出地面休息。5、控制渗、涌水措施1)地下水量不大时选用潜水泵抽水,边抽水边开挖,成孔后及时浇注相应段的混凝土护壁,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施工。2)当用桩孔内的水泵抽水也不能开挖时,先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以减少开挖孔内的涌水量,并采取交替循环施工的方法,合理组织安排。3)当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时,考虑截断水源,封闭水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进行封闭处理。6、防触电措施1)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TV-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 “二级漏

10、电分级”分段保护。2)各孔桩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必须一机一闸一漏进行敷设。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电箱一律采用铁质电箱,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熔丝不得用金属代替,箱内不得放其它物品。3)水泵和其他井下用电设备必须接漏电保护器,每班前检查,保证其灵敏可靠。4)井内照明采用12V 安全电压,灯具采用防爆带罩灯泡。5)井下用电设备,定期检测绝缘电阻。6)井下挖孔作业人员和电动机具操作人员穿水靴,带绝缘手套。7、防流沙措施1)流沙情况较轻时,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的1m 左右一段,缩短为0.5m,以减少所挖砂层孔壁的

11、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浇筑。当孔壁塌落,有泥沙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编制袋土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控制保证桩孔内壁满足设计要求。2)流沙情况较严重时,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的钢模板相似,以桩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 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扣连接。在桩孔开挖0.5m 深左右时,即可分片套筒装入,伸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装好后即支摸浇筑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沙仍上涌,可采取突击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也可将此方法应用到混凝土护壁最下段的护底段施工,使孔壁倾

12、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注浆管,浇筑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化,减小周围及底部砂土的透水性,阻止流沙现象的发生。8、其他1)严禁酒后作业,每工作4小时应出孔轮换。2)挖孔时要认真留意孔内的一切变化,如发现流砂、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及闻到不良的气味时,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3)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常性检修维护,保证机件能够运转正常,操作灵活,按钮开关、减速器、钢丝绳、绳卡、吊钩、吊桶、吊笼等,不得带病作业。垂直起重设备支架应牢固,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不至翻倒,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所有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9、针对人员坠落、触电、中毒等容易引发的事故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为主的救援小组,一旦发生人员坠落、中毒、触电等事故,事故现场按救援措施规范要求实施抢救,并根据情况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