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63132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及概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分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 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 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 水的循环按其循环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从海洋蒸发上升 的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遇冷凝聚而以降水的方式落到地面。降落的水一部蒸 发,重新回到空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流归海洋。这种海洋与陆 地之间的水迁移与交换现象称为大循环。 从海洋表面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海洋上,或者 从陆地上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海 洋内部或陆地内部的水的迁移与交换现象称

2、为小循环。 水的大循环与小循环实际小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联系的,小循环往往包 含在大循环内部。水的循环的总的趋势是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又将一 部分径流流回至大海。 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通过蒸发、降水、 下渗也进行着水的交换。 水资源的含义 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早就被人们关注。但是人们经常使用“水资 源”一词,却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关于水资源的含义,有几十种之多,较普遍的 说法是指“可以供人们经常取用、逐年可以恢复的水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淡 水资源。这样,苦咸的的海水就不算在内,连千年难化的冰川、不易取用的一 部分地下水也排除在外了。水落石出

3、资源是人类调查了解得最清楚的资源,决 不会像煤、铁、石油等资源那样有新的大发现而改变数量结构和分布。其实, 水资源还应包括水所具有的发电、航运、养殖、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水资源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 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 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近 20 年来,“水资源“名词在我国广泛流行,但对其内涵,却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尚无公认的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1)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水资源 的理解有差异,甚至相反;(2)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地表水、地下水、 降水、土壤水等,且相互之间可以转

4、化;(3)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 地域性,它至少包含水量和水质两方面,这两方面在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影响 下是可变的;(4)水资源的开 发利用,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水资源利用 效率,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 响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5)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它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气象学、 水文学、地质学等等,并且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环境相结合。 在国外,较早采用“水资源“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1894 年,该局设立 了水资源处),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对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的观测。1963

5、年, 英国通过了水资源法,在该法中将水资源定义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 quot;。1965 年,美国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案,同时成立了 Water Resources Council(水资源理事会),此时水资源具有浓厚的行业内涵。在英国大百科 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 固态水“。此定义被广泛引用,这与英国大百科全书权威性有很大关系。197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水资源应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 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 用。“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具有中

6、国特色的 水利科学体系。公元前 250 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平 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明显的一例。长期以来,水利界 人士一直认为水利就是兴水利、除水害。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暂时还找不到与 我国“水利“一词完全相对应的较贴切的译文。因此,我国水利与水资源两词并 行,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具有“水 利“的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但在不同卷册中对水资源给 予了不同解释。如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地 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 可更

7、新的水量资?quot;;在水利卷中,水资源则被定义为“自然界各种形态(气 态、固态或液态)的天然水,并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供评价的水资源 “。为了对水资源的内涵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尽可能达到统一,1991 年部分 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次笔谈,它们的主要观点是:(1)降水是大陆上一切水 分的来源,但它只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只有降水中可被利用的那一部分水量, 才是真正的水资源。在降水中可以转变为水资源部分是“四水“,即:a 水文部门 所计算河川径流是与地下水补给量之和扣除重复计算量;b 土壤水含量;c 蒸发 量;d 区域间径流交换量。(2)从自然资源概念出发,水资源可定义为人类生 产与生活资

8、料的天然水源,广义水资源应为一切可被人类利用的天然水,狭义 的水资源是指被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那部分水。(3)水资源是指可供国民 经济利用的淡水水源,它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数量为扣除降水期蒸发的总降水 量。(4)水资源一般是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此称为狭义水资源; 广义水资源还包括航运用水、能源用水、渔业用水以及工矿水资源与热水资源 等。概言之,一切具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或不同形式的水,均属于 水资源范畴。(5)不能笼统地?quot;四水“为水资源,只有那些具有稳定径流 量、可供利用的相应数量的水定义为水资源。(6)“水“和“水资源“在涵义上是有 区别的,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

9、会用水密切相关而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 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7)水资源是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应当具有如下特性:a 可以按着社会的 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b 这个水量有可靠的来源,其来源可通过水循 环不断得到更新或补充;c 这个水量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d 这个水量及其水质 能够适应用水要求。 从上述众多的水资源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水资源的定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发生变化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并且出现了从非常广泛外延向逐渐明确 内涵的方向演变的趋势。由于其出发点不同,相对于特定的研究学科领域而言, 它们都具有合理的因素。从各个有关水资

10、源学科出发,水资源涵义非常明确, 研究对象十分清楚,但是如果从宏观角度系统地认识水资源,水资源定义又很 模糊,让人感到五花八门,难以掌握。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上述各种水资 源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水的形态、利用、水量等展开论述,很少涉及水 资源的质即水质,然而,水质对于水资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考虑水 质而研究水资源,必将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失误。 本世纪 70 年代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方面:(1)水资源出现了短缺,所谓短缺是指相对水资源需求而言,水资源供 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导致生产开工不足,饮用发生危机,造成了巨大 社会经济损失,逐渐显现

11、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 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趋势;(2)工 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它们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 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 极大不利影响,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 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污水处理回用已迫在 眉睫;(3)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对环境 所造成的冲击,尽可能将其对环境所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水 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只有这样,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保护和管理 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社会 属性、环境属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经济属性。世界银行负责环境持续发展 的副总裁伊斯梅尔塞诺丁说:对世界上正耗尽的水资源的管理需要有一个全球 性政策,水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经济资源。 综上所述,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 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 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细加分析此定义,我 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因而水资源量具有相对的动

13、态性。一些暂时无法利用的水,如南极的冰山,尽 管暂时对国民经济没有影响,但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发利用时, 它就是水资源,水资源量含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水量。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在以往的水资源概念中,污 水没有相应的地位,很少论及。世界各国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它们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每年因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400 亿元。污水也是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正在兴起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为解 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环境带来了佳音,如果在理论上不给它相应的地位, 这是很不符合现实要求的; (3)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

14、限制在环境可承 受的范围之内,在研究水资源时,立足于水量、水质兼顾,避免两者的分离出 现偏差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否则,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 在实践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构成人类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 断增加,水环境也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1997 年 1 月,联合国在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的报告中指出:缺水问题将 严重地制约 21 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

15、 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已经成 为许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当 今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对水的科学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 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水危机的日益严重,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管 理,以杜绝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损害水资源的自然再生能力,和在用 水中对资源的浪费与扩大污染源。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从当地的水资源特点和社会对水资源的需 求实践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手段,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

16、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包括应当采取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以 及其他有关的各类有效措施,并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广大当事者-人民群众、 各级权力机构、有关的组织和团体对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自觉地采取 行动或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经济杠杆在水 资源管理中的有效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不同, 以及历史上形成的原因,对水资源价值和价格观方面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在 我国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水价一直偏低甚至无偿使用。应建立合理水价形成 机制及对水价性质的分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价格核算的原 则及其定量计算,对我国水价体系进行改革。 世界水资源概况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的化合物,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学术界存在着较 大的争议,尚未定论。水是地球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生存不可替代 的环境资源,它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观点逐渐被理 论界和决策层所接受。水能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等三种基本形态存在于自然界 之中,分布极其广泛。下表是地球水圈赋存于各种介质中的水分布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