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86125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冲刺 助力选练题(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助力选练题(三)助力选练题(三)一、选择题1. (2017吉林实验中学二模)如图所示,重 80 N 的物体 A 放在倾角为 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 10 cm、劲度系数为 1 000 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 A 后,弹簧长度缩短为 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 8 cm 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 ABC )A.10 NB.20 NC.40 ND.60 N解析: 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 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F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f 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

2、弹力 T,受力如图,其中 T=kx=1 0000.02 N=20 N,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 f=Gsin 30-T=20 N,方向沿斜面向上.施加拉力F 后,弹簧长度不变,说明物体仍然静止,并且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 F+f+T=Gsin 30,即 F+f=20 N,摩擦力 f 随着 F 增大而变小,当 F=20 N时,f=0,若 F20 N,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因为物体没有滑动,所以 F+T0B.a,b 整体在 AB 连线处具有的电势能 Ep0C.整个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对 a 做正功D.整个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对 a,b 整体做正功解析:设 AB 连线的中点为

3、O.由于 A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且一直延伸到无穷远处,所以 O 点的电势为零.AO 间的电场线方向由 AO,而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所处的位置电势 a0,故 A 正确.a 所处的位置电势 a0,b 所处的位置电势 b0,故 B 正确.在平移过程中,a的电势能增大,则静电力对 a 做负功,故 C 错误.a,b 看成一个整体,原来总电势能为零,在 AB处系统总电势能为正,所以整个移动过程中,总电势能增大,静电力对 a,b 整体做负功,故 D错误.4(2017西安一中期末考试)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 A 和灯泡 B 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 A 比原来变暗了些,灯

4、泡 B 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AR3断路 BR2断路3CR1短路 DR1、R2同时短路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通过灯泡 A 的电流等于通过灯泡 B 的电流与通过 R2的电流之和灯泡 A 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 B 比原来变亮了些,说明通过灯泡 B 的电流变大,而通过灯泡 A的电流变小,因此通过 R1的电流变小,所以 R2断路符合条件R3断路或 R1短路都会使两灯泡比原来变亮;R1、R2同时短路会使灯泡 A 比原来变亮,灯泡 B 熄灭,故 B 正确5如图,边长为 2L 的等边三角形区域 abc 内部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b 点处于 x 轴的坐标原点 O;一与三角形区域

5、abc 等高的直角闭合金属线框 ABC,ABC60,BC 边处在 x轴上现让金属线框 ABC 沿 x 轴正方向以恒定的速度 v 穿过磁场,在 t0 时线框 B 点恰好位于原点 O 的位置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列四个 ix 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线框中感应电流随位移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选 D.当 B 点向右运动 0L 过程中,线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从 0 增加到 ACL,感应电流从 0i0,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当线圈向右运动 L2L 过程中,1 232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从L 减小到 0,感应电流从 i00,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当线圈向右32运动 2L3L 过程中,切割磁

6、感线的有效长度从L 减小到 0,感应电流从 2i00,电流为顺3时针方向;对比题中图象可知,选项 D 正确;故选 D.6(2017福建省高考适应性检测)A、B 为一电场中 x 轴上的两点,如图甲所示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x 轴运动,该电子的动能 Ek随其坐标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该电场不可能是点电荷形成的电场BA、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 EAEpB,故 D 错误二、非选择题1 (选考部分)(1)(2016高考全国卷)(多选)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 1.8 m/s 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 1 个波峰到第10 个波

7、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 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 6 Hz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 3 m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2)(2017辽南协作体二模)如图所示,ABCD 是一玻璃砖的截面图,一束光与 AB 面成30角从 AB 边上的 E 点射入玻璃砖中,折射后经玻璃砖的 BC 边反射后,从 CD 边上的 F 点垂直于 CD 边射出已知B90,C60,EB10 cm.BC30 cm.真空中的光速 c3108 m/s,求:5玻璃砖的折射率;光在玻璃砖中从 E 到

8、F 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水面波是机械振动在水面上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波,A 对;从第一个波峰到第十个波峰中经历了九个波形,时间间隔为 15 秒,所以其振动周期为 T s s,频15 95 3率为 0.6 Hz.B 错;其波长 vT1.8 m/s s3 m,C 对;波中的质点都上下振动,不5 3随波迁移,但是能量随着波的传播而传递出去,D 错,E 对(2)光在玻璃砖中传播光路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i60.rBQECQF30由折射定律 nsin i sin r得 n3由 n ,得 v108 m/sc v3由几何关系得 EQ2EB20 cmQFQC cos 30(BCB

9、Q)cos 30(1515) cm3t1.8109 sEQQF v答案:(1)ACE (2) 1.8109 s32(2017南阳市一中第四次模拟)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 AC 和 DE 间,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 ADEC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上部分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OF 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 AC 边界上与 O 点相距为 a 的 P 点垂直于 AC 边界射入上方区域,经 OF 上的 Q 点第一次进入下方区域,Q 与 O 点的距离为 3a.不考虑粒子重力6(1)求粒子射入时的速度大小;(2)要使粒子不从 AC 边界飞出,求下方区域的磁

10、感应强度应满足的条件;(3)若下方区域的磁感应强度 B3B0,粒子最终垂直 DE 边界飞出,求边界 DE 与 AC 间距离的可能值解析:(1)设粒子在 OF 上方做圆周运动半径为 R,由几何关系可知:R2(Ra)2(3a)2,R5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qvB0m,解得:v;v2 R5aqB0 m(2)当粒子恰好不从 AC 边界飞出时,设粒子在 OF 下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1,由几何关系得:r1r1cos 3a,cos ,所以 r1,根据 qvB13 515a 8mv2 r1解得:B1,当 B1时,粒子不会从 AC 边界飞出8B0 38B0 3(3)当 B3 B0时,粒子在 OF 下方的运动半径为:r a,设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与射入5 3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一致时的位置为 P1,则 P 与 P1的连线一定与 OF 平行,根据几何关系知:14a;所以若粒子最终垂直 DE 边界飞出,边界 DE 与 AC 间的距离为:PPLn14na(n1,2,3);PP7答案:(1) (2)B1时粒子不会从 AC 边界飞出 (3)L4na(n1,2,3)5aqB0 m8B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