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6119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相关专业知识.doc6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超声相关专业知识 心血管疾病 1心脏解剖与生理 心脏的位于胸纵隔内,居左右两肺之间。外周裹以 心包。成人心脏约 2/3 居人体正面左侧,1/3 在右侧。 心脏外形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心尖向左前下方, 心底向右后上方,长轴与身体正中线约成对 45%角。 我国成人的心脏长径约为 1214cm,横径约为 911cm,前后径约为 67cm,重为 260g 左右。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心壁由三层构成, 即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心 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侧心房与心室间 有房室口相通,但左右心房间及左右心室间正常互 不相通,分别有房间隔和室间隔相阴。房室间隔将 心脏分为左右

2、两半,即通常所的左心和右心。右心 内为静脉血,左心内为动脉血。主动脉和肺动脉分 别从左心室和右心室发出。左房左室之间,右房右 室之间、左室主动脉之间及右室肺动脉之间,分别 有四组瓣膜 ,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和肺动脉 瓣。如果说心脏是一个“动力泵” ,那么各组瓣腊就 是泵的“阀门”随着心脏的舒缩有节奏地开闭,以 维持正常的血流方向,保证全身脏器和组织的血液 供应。心脏有节律和舒缩依赖于心内特殊的起捕传 导系统。心肌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1)心血管解剖了解 (一)大动脉 连接左心室的为主动脉,动脉 口边缘有三个半月形瓣,称主动脉瓣。各半月瓣上 方所对的主动脉壁稍膨出,形成向上开口的腔,

3、称 为主动脉窦,相应分为右冠状动脉窦、左冠状动脉 窦和无冠状动脉窦。其相应的瓣膜称为右冠瓣、左 冠瓣和无冠瓣 连接右心室的为肺动脉,动脉口有三个半月形 瓣膜,瓣叶分为左瓣右瓣前瓣。肺动脉主干分成左 右肺动脉 (二)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窦,主干 甚短,分为两支,即前降支和左旋支。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走行于 右房室沟内,绕至心脏右后方达到室间沟形成后降 支。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右优势型、左优势型、 均衡型 (三)心脏的静脉 分布于心脏各层的静脉网 合成较大的静脉,注入冠状窦,经冠状窦口入右心 房。冠状窦的属支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 脉 (2)血液循环掌握

4、 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 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 相应的器官。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 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 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 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 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此间 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 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 到右心房,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 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 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

5、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 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 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 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收缩。由心脏收缩 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流过全身各部分,心脏起着肌 肉性泵的作用,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的方向决定血 液流动的方向。心脏由收缩到舒张的整个过程叫做 心动周期,在这期间,心脏中的压力和血流发生一 系列的变化。心动周期可分为心房收缩工、心室收 缩期和心室舒张期。试以左心室为例分析心动周期 中压力、容积等方面的变化。 (3)心动周期掌握 (一)心房收缩期在心房收缩开始之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阶 段。此时,心房压略高

6、于心室压,房室瓣处于开启 状态,血液经心房不断地充盈心室。由于心室内压 远比大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内压低,半月瓣 仍处于关闭状态,当心房开始收缩时,心房内压升 高血液被挤入心室,使心室得到进一步的充盈。这 是主动充盈过程,可使回心血量增多 10%30%左 右。 (二)心室收缩期(以左心室为例) 1心室等容收缩期 即房室瓣关闭至半月瓣开放之间期。在这短暂 的时间内,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关闭,心室腔内的血 容量不变,心室肌的长度,即心室的容积亦不发生 变化,但心室肌的张力(或心室内的压力)则在继 续升高。故此期称为等容收缩期 心房舒张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当心室内压 超过心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此

7、时,室内压尚低 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 个封闭腔。心室肌的强烈收缩使室内压急剧上升, 而心室的容积不变,故称等容收缩期,历时约为 0.060.08s。 2心室快速射血期 即半月瓣开放、心室射血开始至达峰值流速时 间之间期。 等容收缩期后,心室继续收缩,内压又进一步 升高,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半月瓣被打开, 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血量大、流速快,故称为心 室快速射血期,历时约为 0.11s。 3心室缓慢射血期 即心室射血期峰值流速时间至射血终止,半月 瓣关闭之间期 快速射血期之后,由于大量血液已射入主动脉, 心室的收缩力量开始减弱,心室的内压开始下降, 射血的速度逐步减

8、慢,故称为心室减慢射血期,历 时约为 0.14s,心室的容积缩小达最小值。 (三)心室舒张期 1心室等容舒张期 即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之间期。半月瓣关 闭时,心室内压仍然高于心房内压,故房室瓣依然 关闭。当心室内压继续下降至低于心房内压时,房 室瓣才开放。在此期间,心室内压下降十分迅速, 而心室内压容积则无变化,故称为等容舒张期 减慢射血期之后,心室开始舒张,射血立即终 止,心室内压随即急剧下降,半月瓣立即关闭。有 一段时间心室内压仍然可以比心房内压高,房室瓣 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再度成为一个封闭腔, 其容积并不改变,故称之为心室等容舒张期,历时 约为 0.060.08s。 2心室快速充

9、盈期 心室被动充盈之间期。房室瓣开放后,心室继 续舒张,容积迅速扩大,导致室内压明显低于心房 内压,甚至可造成负压,致使充盈于心房和大静脉 内的血液被心室“抽吸”而被动快速地流入心室, 此期为心室充盈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其充盈血量约 占舒张期总充盈血量的 60%70%。 3心室缓慢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之后,随着心室内的血液不断地充 盈,使心室内血量增多及压力升高,房室和大静脉 的压力阶差减小,同时由于快速充盈期血液快速流 过房室瓣孔在心室中形成漩涡,冲击房室瓣使之关 闭,致使血液经心房回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甚至停 止,此期称缓慢充盈期 (4)心肌收缩性及舒张性了解 (一)心肌收缩期心肌收缩期性指心脏

10、前负荷及后负荷、心肌收缩 性能、心脏泵血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前负荷指肺 静脉回左心房血量所造成的容量负荷;后负荷指心 室排血至大动脉所遇到的阻力,故也称为阻力性或 压力性负荷。高血压时,即左室为阻力负荷过重。 心肌收缩性能实际上指的是心肌收缩力,如果前后 负荷不变,它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左室舒张末 容积与心肌收缩力有关 (二)心肌舒张性 心肌的舒张性指心肌的松弛性与顺应性,前者即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充盈期心肌纤维能复原到收缩前的 长度和张力的能力,近年研究表明,心室舒张与收 缩一样,均需要一定的能量,心肌缺血时,心肌舒 张功能亦减低。顺应性指在心室舒张中晚期,室壁 对前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是

11、对心室容积和压 力变化适应性能或调节能力。了解这些,对理解节 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极为重要 (5)房室及大动脉压掌握 正常成人主动脉 90140mmHg/6085 mmHg; 左心室压 90140/312 mmHg 右心室压 1830/28mmHg; 肺动脉压 1830/612 mmHg 平均压 1020 mmHg 平均左心房压 48mmHg 右心房压 010mmHg 冠心病 (1)室壁运动的分段了解 型:无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直接起源于共同动 脉干的后壁 型:无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直接起源于共同动 脉干起始部的侧壁 型:左右肺动脉缺如,肺循环由起自降主动脉的 支气管动脉供给 (3)血液动力

12、学改变 由于肺动脉起源于共同动脉 干,肺循环的血液来源于左右心室,肺血流量增加, 室水平出现双向分流 (4)超声表现 25三房心 (1)解剖改变掌握 左房内出现异常隔膜样回声,将心房分为两个腔室, 称为真房与副房,副房与肺静脉相连。于异常隔膜 处有交通口。使肺静脉及副房的血流通过交通口流 入真房(2)血液动力学改变 肺静脉的血流进入副房后, 通过隔膜上的交通口进入真房 (3)超声表现 26肺静脉畸形引流 (1)解剖改变掌握 四根肺静脉均不与左心房相连, 而是引流入右心系统,房间隔出现缺损 (2)解剖分型 1)心上型:共同肺静脉垂直静脉无名静脉 右上腔静脉右心房 2)心内型:共同肺静脉右心房(或

13、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 3)心下型:共同肺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 房 4)混合型:肺静脉分别与不同部位的体静脉相连 (3)血液动力学改变 肺静脉的血流通过上述不同 的引流部位,回流入右心房,通过房间隔缺损进入 左心房室。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4)超声表现 27肺动脉瓣狭窄 (1)解剖改变掌握 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幅度减小,瓣上主肺动脉内径 呈狭窄后扩张(2)血液动力学改变了解 由于肺动脉瓣开放幅度减小,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的 血流受阻,血流速度增高 (3)超声表现了解 28法乐氏四联症 (1)解剖分型掌握 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右移位及骑跨 室间隔、右心室肥厚 (2)血液动力学改变掌握 1)

14、室水平出现双向分流 2)由于肺动脉口狭窄,进入肺动脉的血流速度增高 3)由于主动脉右移骑跨,左右心室的部分血流同时 进入主动脉 4)由于右心室阻力负荷增加,右心室壁增厚 (3)超声表现了解 29法乐氏三联症 (1)解剖改变了解 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主肺动脉 呈狭窄后扩张。右心室壁增厚(2)血液动力学改变 由于房间隔出现缺损,肺动脉瓣口开放幅度减小,2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的血流受阻,心房水平出现双向 分流,心房水平的分流量及分流方向取决于房间隔 缺损的大小及肺动脉瓣口的开放程度 (3)超声表 现 30三尖瓣闭锁 (1)解剖改变掌握三尖瓣呈闭锁状态,房间隔及室 间隔缺损,右心室发育不良

15、,部分患者的大动脉位 置可以是异常的(2)血液动力学改变 由于三尖瓣口闭锁,右心 房的血流不能直接进入右心室,需通过房间隔缺损 进入左心房,再通过室间隔缺损进入右心室及肺动 脉系统,部分血流通过室间隔缺损返回左心室。为 心房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及室水平的双向分流 (3)超声表现 31三尖瓣下移畸形 亦称埃布斯坦畸形 (1)解剖改变掌握 三尖瓣前叶冗长呈蓬帆状改变,后叶及隔叶呈螺旋 形向下移位,形成房化右心室,三尖瓣关闭不全 (2)血液动力学变化 其程度取决于房化右心室的大小,三尖瓣附着于右 心室壁的部位。三尖瓣下移的程度越重,房化右心 室的范围越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越重,右心 室的功能障碍越明

16、显(3)超声表现 32右心室双出口 (1)解剖改变掌握 室间隔缺损,大动脉与心室的连接关系异常,两大 动脉的全部或一根大动脉的全部及另一根大动脉的 大部起源于右心室,部分患者可伴有肺动脉瓣狭窄(2)解剖分型 大动脉关系正常:法洛四联症型、 艾森曼格型 大动脉关系异常:右位型大动脉异位、左位型大动 脉异位 (3)血液动力学变化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差异很大,与大动脉的位置、室 间隔缺损的位置及肺动脉口的狭窄等病理类型有关。 心室水平出现双向分流,搏入主动脉及肺动脉的血 液为混合血,体循环动脉血氧饱和度低,出现不同 程度的发绀。(4)超声表现 33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1)解剖改变掌握 右心房室增大、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内径明显增宽、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呈 闭锁状态。大动脉关系正常时,主动脉骑跨于室间 隔之上。大动脉关系异常时,肺动脉结构位于主动 脉的正后方。体肺侧支行成,或存在未闭动脉导管(2)血液动力学改变 心室水平出现双向分流, 右心室的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