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5882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0294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 0294002940教育的四重构建王北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健康成长,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识所在。 , (刘慧、朱小菱: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 教育研究2001 年第 9 期)正是个体的有效聚合,2产生巨大的改造世界的能量。人的生命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做到肉体和精神的统一、生理和心理的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进而达成在个体生命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个人与社会的统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其目的在于育人,因此,一教育应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和育人价值。3.人之生命是能

2、动性、受动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一、人的生命的内涵人之生命具有能动性,这是人类独有的特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的能动性又表现为认识和实践人之生命是什么?笔者认为:“三个统一”和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只有充“四个面对与和谐 ,构成了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分发挥能动性,人才能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和社教育的根基。会,创造自己的历史。1.人之生命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统一和提勃而,在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另升一面:人的受动性。所谓人的受动性,就是人的存人不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生活,于是创造在及其活动的受制约性。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创造自己的“属人生命” 、 “属存在物,一方面

3、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人世界” 。马克思认为:“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和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物。 ”(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别开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 1979 一卜版,第 167 页)笔者将人的受动性概括为社 1979 年版,第 24 页)种生命是本能生命,人与三个万面:其一,受生命个体所限制,受自身规律动物共有;类生命是自为生命,人类独有。种生命所制约;其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或限制;其三,受属

4、个体所有,具有自在性;类生命存在于个体,内社会规律所制约,具体包括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社容却取自“类能量” ,具有自为性。无数个体生命会关系、社会需要和教育状况所制约,此外还受民凝聚成整体,形成由个体到整体的相统一的“类存族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所制约。人的能动性是内在” 。由此可见,人之生命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统在的生命活力,人的受动性是外在的制约因素,只一。然而,人之为人,不是单纯的生命存在,有意有按合目的性的要求,做到内在的能动性与外在义的生命才是存在的根本,人的生命质量要不断的受功性的统一,人才能取得改造世界的胜利,人提升,不断超越和提升生命质量是人之生命的永之能勺才能得到张扬,个性才能充分发

5、挥。恒追求。.人之生命要做到“四个面对与和谐”2.人之生命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和协调上述三个特点使人之生命必然存在“四个面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对”:面对自身,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他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生命活力正是从“四个面对”中显现出来的。这就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18 页)人是社会要求人之生命要做到“四个和谐”:面对自身,要了的人,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的解自我,做到与自身和谐;面对自然,要认识自然,一个成员。但人的生命又具有个体性,我们必须做到与自然和谐;面对社会,要融人社会,做到与重视个体的存在,因为社会的

6、整体依靠个体生命社会和谐;面对他人,要协调沟通,做到与人和谐的合成,无数个体生命凝聚成整体。 “个体生命的共处。 “四个面对”在践行时还要做到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等四者的统一和谐,使人之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在共生共长中达成一致、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才能弹奏出动人的乐章。关注生命、提升生命,应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必须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不能忘记教育是关注与引导人之心灵的事业。二、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教育的生命意识在于对生命的引导,即对人之尊严引导,人之生活引导,人之德行引导,人之求知引导,人之智慧引导。教育的生命意识体现并贯穿在生命教育中。生命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命

7、活力为基础,以承认不同秉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倡导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构建人的生活方式,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提升的生命质量的活动。人之生命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自然生命是人之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的存在方式,强健的体魄是生命的源泉。精神生命是人之生命的升华,它赋予人灵性,使人有了灵魂,健全的人格是精神生命的意义所在。价值生命是对人之生命的取向,它使人有了价值标准与判断,使人的主观性、目的性与客观性、实践性统一起来。真善美的完美结合是生

8、命的内在尺度,是价值性的追求。智慧生命是人之生命的创造与超越,它使人的认识更加理性、科学与艺术,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健康、崇高,使生命的意蕴更加丰富、完美,智慧生命是人发展的动力之源。这四种生命体现出人的身体、心理、智慧、价值、道德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它们是生命系统的不同要素,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四种生命构成一个整体,人若离开任何其中一种,其生命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必须诉诸生命活动,教育过程要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要树立生命教育的成才观,处理好成才与“成人”的关系;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师观,建立新型的生命互动交流的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生师关系;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学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直面生命

9、;树立生命教育的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取舍,要遵从生命发展的规则;树立生命教育的学习观,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与生命组成的四个部分,即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相对应,生命教育应以学会生存、学会沟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己任,其内容有以下四方面。第一,生存意识与生存能力教育:包括身体与营养,健康与锻炼,安全与防范,认识自然与环境保护,抗挫折能力,忧患意识与苦难体验等教育。第二,生活态度与健全人格教育:包括热爱生活,认识、尊重与关爱生命,与人沟通,自尊自信,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敬业乐业等教育。第三,理想信仰与真善美教育:包括倡导崇高理想,坚定正确信仰,培育真之情

10、感、善之人性、美之情操等教育。第四,科学艺术与创新精神教育:包括科学与艺术素养,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教育。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刘志军(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几年前,教育界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 教育研究1997 年第 9 期),在此基础上,在教育中关注生命、强调生命体验、促进生命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不断增多。要想把关注生命的思想真正落在实处,除了在理论上论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呼唤师生生命活力外,还需要在课程层面体现教育的生命意义。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在课程实践中彰显生命教育的意义,将会深化人们对生命教育理论的认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生命教育实践,从而进一步充实生命教育的内涵。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