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5807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护理本科、检验200106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医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 病理生理学(2205B)教学大纲执笔人:陈艳 审查人:汪雄 分管教学院长: 学院院长: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病理生理学课程代码:2205B学分与学时: 2 学分,计划学时为 42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36,讨论课学时 6。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对象:适用于我院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病理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发挥着沟通基础医学与护理学专业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范畴非常广泛,主要讨论研究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的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以及各器官系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某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

2、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规律、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专业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病理过程及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为学习专业课程、认识和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分析及处理疾病的正确思维方式,它的后继课程是护理学专业课程,通过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大纲适用于我院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3、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授课学时、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和参考书籍等几部分组成。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同学们在认真学习本学科的同时,还应复习有关临近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科学的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讨论课以典型病例为中心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为闭卷理论考试,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判断及论述题等,占总成绩的 100%。三、学时安排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章节章节内内 容容理论理论实验实验见习见习学时学时 绪论0.50.51疾病概论1.51.52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4、663酸碱平衡紊乱554缺氧335发热自学06应激自学07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学08细胞凋亡自学09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2210休克44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 障碍自学012肿瘤自学013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自学014心脏功能不全4415呼吸功能不全3316肝功能不全2217胃肠功能障碍自学018肾功能不全5519神经系统病理生理自学0合计合计3636 讨论课66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绪 论论目的要求: 熟悉: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以及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常用研究方法; 了解:

5、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授课学时:0.5 学时。 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概念。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 方法。病理生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第一章 疾病概论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亚健康、疾病、脑死亡的概念。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脑死亡的判断标准;衰老、健康、死亡的概念;疾病 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机制。 了解:疾病的转归、疾病模型。 授课学时:1.5 学时。 重点:亚健康、疾病、脑死亡的概念。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难点: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 健康与疾病:健康、疾病、亚健康的概念。 病因学:疾病发

6、生的原因、条件。 发病学: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疾病的转归:康复,死亡(脑死亡的概念)。 疾病模型。第二章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水 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常见水、电解质(水、钠、钾)的正常代谢及其调节;上述水、电解质代谢紊 乱的病因;几种常见水肿的特点;低钾血症与低镁血症的关系。 了解:各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授课学时:6 学时。重点: 三种类型脱水、水中毒的概念、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概念及基

7、本机制;钾代谢 紊乱的概念、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难点: 三种类型脱水、水中毒的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基本机制;钾代谢紊乱的机制和 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正常水、钠代谢: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的渗透压、水、钠的平衡及调节 。 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 体液容量减少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低渗性脱水、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高渗性脱水、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病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防 治原则; 体液容量增多(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增多水中毒、等血钠性体液容量增多水肿、高 血钠性体液容量增多)病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原则。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紊乱:正常钾代谢(钾的体内分布、

8、钾平衡的调节、钾的生理功 能 )。 钾代谢障碍的分类: 低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镁代谢及镁代谢紊乱(自学)。 钙、磷代谢障碍(自学)。 第三章第三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目的要求: 掌握: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概念、病因、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酸碱平衡的概念、来源、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了解: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及特点;酸碱平衡紊乱防治的病理 生理基础。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公式。 授课学时: 5 学时。 重点: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概

9、念、病因、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难点: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病 机制、机体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内容: 酸、碱的概念、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pH 值、PaCO2 、SB 、AB、BB 、BE、AG。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病因、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血气特点、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 理生理学基础 ; 呼吸性酸中毒:病因、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血气特点、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 理生理学基础; 代谢性碱中毒:病因、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血气特点、对机

10、体的影响、防治的病 理生理学基础;呼吸性碱中毒:病因;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血气特点、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 理生理学基础。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双重性酸碱失衡、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第四章第四章 缺缺 氧氧 目的要求: 掌握:缺氧的概念;各型缺氧的概念、原因及血氧变化特点;发绀的概念及其临床意 义;肠源性发绀的概念。 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及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氧疗与氧中毒。 授课学时:3 学时。 重点:缺氧的概念;缺氧的类型;各型缺氧的概念、原因及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 制;发绀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肠源性发绀的概念。 难点: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

11、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乏氧性缺氧的概念、原因与血氧变化特点; 血液性缺氧的概念、原因与血氧变化特点; 循环性缺氧的概念、原因与血氧变化特点; 组织性缺氧的概念、原因与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呼吸系统变化、循环系统变化、血液系统变化、中枢神 经系统变化、组织细胞变化。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氧疗与氧中毒。 第五章第五章 发发 热热 (自学)(自学) 第六章第六章 应应 激(自学)激(自学) 第七章第七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自学)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自学) 第九

12、章第九章 第三节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 目的要求: 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裂体细胞的概念;DIC 的常见原 因和发病机制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熟悉: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熟悉“3P”试验、D-二聚体测定的原 理及意义。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授课学时:2 学时。 重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裂体细胞的概念;DIC 的常见原因和 发病机制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难点:DIC 的发病机制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13、: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自学) 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 抗凝血系统:体液抗凝,细胞抗凝,纤溶系统;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VEC 的调节,分子网络调节,肝脾的调节作用。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自学)DIC 的概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诱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DIC 的始动环节:组织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VEC 损伤;血细胞损伤;其他 激活凝血系统的途径。DIC 的发展: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出血、休克、脏器功能 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弥散性血管内

14、凝血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第十章第十章 休休 克克 目的要求: 掌握:休克的概念、始动环节;休克发生发展的微循环机制;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 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概念。 熟悉:休克的病因;休克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机制;休克对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受损;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了解: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休克的防治原则。 授课学时:4 学时。 重点:休克的概念、始动环节;休克发生发展的微循环机制;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 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概念。 难点:休克发生发展的微循环机制;休克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休克的概念。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机制:微循环

15、机制(三期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分子机制。 休克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物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器官功能受 损。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休克的防治原则。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自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自学)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掌握:心力衰竭、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心力衰 竭的发生机制。 熟悉: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及诱因与分类;机体的代偿适应反应;心力衰竭的临床表 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了解:心力衰竭的常

16、见分类及心力衰竭的防治。 授课学时:4 学时。 重点:心力衰竭、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心力衰竭的 发生机制。 重点与难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教学内容: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适应反应:神经-体液机制激活、心室重塑、其他代偿适应性调 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心肌收缩性降低(心肌收缩成分减少和排列改变、心肌能量代 谢障碍、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舒张障碍、顺应性降低、心肌舒 张负荷减小与舒张被动阻力增大)、心室壁舒张协调障碍。 心力衰竭对机体的影响:低排出量综合征、静脉淤血综合征(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淤 血)。 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