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5725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 一、填空:一、填空:1在西方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 ,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学著作。3席勒以及他的弟子莱茵把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教学四阶段改造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5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思想。6钱梦龙老师的主要贡献,就是创立了“三主”理论,即以教师为主导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

2、为主线。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2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物质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3 “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性和操作性。4 “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理论性和指导性。5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千家诗最初是作为蒙学诗歌读本,流传很广,和三字经等合称为“三、百、千、千” 。6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古文观止 ,作为文选教材成为“四书” 、 “五经”的补充读物。11903 年清政府颁布的学务纲要学务纲要 ,决定实行分科教学。21923 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是我国具有体现各

3、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31936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4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语文学科的名称为语文语文。51956 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6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 1963 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3教师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4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引导引导、指点和指向三种形式。5新的语文课

4、程目标体系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6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我国古代的识字课本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与韵文化。2古汉语的书面体系与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必须集中集中识字。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韵文化韵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朗读和记忆。4 千字文讲了些生活常识, 三字经讲了些伦理道德, 百家姓百家姓只是押韵并无文理,但它们符儿童识字规律,所以广为流传。5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分散识字”教学法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6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

5、斯霞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1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形式的研读过程。2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书面阅读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3阅读方法包括默读、精读、略读、朗读朗读。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为核心,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为终极目标。6 根据阅读目的,阅读形式可分为:消遣性阅读、学习性阅读学习性阅读、参考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6、。7 学习性阅读学习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阅读形式。1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的重要表现。2作文教学,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细心观察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3学生作文的命题要切合学生思想实际,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性和教育性。4作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说到底就是思维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5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联想的方式有接近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三种。6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求简明简明,即语言简洁明快,质朴自然,不刻意雕琢。7.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得体要求得体,即遣词造句要适应语境。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考虑不同的目

7、的和对象,考虑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8.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立意立意是审题的最高成果,是在审题过程中实现的。9. 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亲身经历的生活、周围环境的见闻以及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10.学生作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连贯连贯,得体。1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记叙文的特点是过程性和真实性,所以首先要“看清楚”和“想清楚” ,最后要“写清楚写清楚”12.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计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合理性,可以保证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避免写作训练的盲目性和无序性。13.作文过程中的指导的形式之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行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以个

8、别个别为主,采用班级答疑的方法。14.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批改批改是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是对学生作文的全面调查和研究,是评讲的提前和准备,也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示范和举例。15.在作文批改中,属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态度等有关局部或全局性的问题,以批批为主。16.在作文批改中,属于字、词、句、标点符号等具体问题,以改改为主,有增删换调四法。17.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批改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用幽默幽默的方法批评。18.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批改的方式包括教师批改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同批改。19.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交流讲评的要求是要有重点重点、发挥多功能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0.在作

9、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讲评方式包括综合讲评、典型讲评典型讲评、专题讲评和对比讲评。21.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讲评的基本原则就是激励激励,而其基本方法就是“发表” ,发表3欲是写作的内驱力。22.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话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写语段语段,有记叙型、说明型、描写型、议论型、抒情型等。23.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话题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联想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进行写作。24.在作文教学中,网络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题型作文主题型作文、研讨型作文、自由写作活动。25.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

10、可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1.口语交际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人格品质人格品质个性化体现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和健2.1949 年课程名称定名为“语文”后,语文课程中必须包括听话说话教学,具有了系统的理论。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要言文一致言文一致。3.叶圣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 ”第一次提出了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思想。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则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学会交

11、际,学会与人沟通。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的第一条提出:“培养学生倾听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这是贯穿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始终的基本理念,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价值追求。6.我国古代提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说话者必须对自己的表达负责,对听者负责。【1 教案必须具有科学性科学性、创造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实用性。2 现代语文教学情境,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学。3 代表性优秀教师有:于漪、钱梦龙、宁鸿彬(创造性思维)于漪

12、、钱梦龙、宁鸿彬(创造性思维) 、魏书生(民主化和科学化)、魏书生(民主化和科学化) 。4 语文必修课目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5 近代语文代表作国文八百课国文八百课 。 6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1)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师生关系是互相 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2)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4)教师的指导作 用可以分为引导、指点和指向三种形式。 】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是“教什么”

13、和“怎样教”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2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3教学与教学论教学与教学论:(教学+教学论,观后)4课程:课程: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5课程论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1教学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42教学论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

14、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和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3语文课程现象语文课程现象: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指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4语文课程规律语文课程规律:语文课程的规律是指在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5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设计有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课程

15、设计,中观层次的课程设计和微观的课程设计。2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顺序。3语文教材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的物质体现形式,它以具体的内容和直观的形式体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订的。4“三百千千三百千千”:有人把三字经 、 百家姓 、 千字文 、 千家诗合称为“三百千千” 。(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最初是作为蒙学诗歌读本,流传甚广。 )5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之一。由清

16、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写,时间跨度 2000 余年,选文 200 余篇,编选体系基本上整体按时代分,同一时代按作家分。影响大,流传久。6语文课程规律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结构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 1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2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3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