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须知:品鉴普洱茶熟茶的四个时间刻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49001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友须知:品鉴普洱茶熟茶的四个时间刻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茶友须知:品鉴普洱茶熟茶的四个时间刻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友须知:品鉴普洱茶熟茶的四个时间刻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友须知:品鉴普洱茶熟茶的四个时间刻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ww.axkxtea.Com 普洱茶之家年份与好坏,一般来讲,是标志一款普洱熟茶是否物有所值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如果在这 两个指标上判断失误,那就有可能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品鉴普洱茶,可以依靠下列五种器 官和部位:眼睛、鼻子、 嘴巴、躯干以及大脑。 眼睛:用来观察干茶、汤色和叶底。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 尤其是普洱茶。汤色这项指标即使在相当成熟的乌龙茶评审中也只是作为参考分而不作为 正式评审打分。 鼻子:用来闻取茶的香气,很重要。 嘴巴:用来品尝茶的滋味,很重要。 躯干:用来感受茶气。 大脑:用来综合分析前面四种器官部位采集、传递来的信息,作出判断。 对于熟茶品鉴来讲,

2、鼻子、嘴巴是最重要的器官,因为“香甜醇厚滑”这五项指标主要是 依靠鼻子和嘴巴来获取的,所谓的愉悦 感也主要是通过鼻子和嘴巴来得到的。通过躯干感 受到的茶气,则对品鉴中生代茶和老茶十分重要,但对于熟茶来讲茶气不算最 重要指标。 干茶、汤色和叶底可以作为判断年代和好坏的辅助手 段,但不是主要手段。严格来讲,高 明的品鉴家应该可以蒙着眼睛来判断一款茶的年份和好坏。 我们知道了人体五种器官和部位在鉴别普洱熟茶中的分工之后,就可以开始来鉴茶了。普洱茶是存在在多维空间(原料、 工艺、时间、温度、湿度、微生物种群)中的物体, 而我们 试图以一条最简洁的直线来描绘它,那得到的只能是大致接近的 结果。 这是一条

3、以时间为刻度的直线,起点就是现在,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世的熟茶依时间先 后排列在这条直线上。我们的任务 就是为手上拿着的茶找到在直线上的位置。 我们可以把排列在这条直线上的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生产压制成型后 35 年这个阶段的茶因为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 应该引 起特别的关注。应该说,这个阶段的熟茶对一个茶厂来讲确实也面临着资金和技术 的双重压力,不像生茶那么相对“简单” 。“香甜醇厚滑”五项指标中, “醇”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只 是因为好念好记才放在了后 面。大多数人接触普洱茶从熟茶开始, 接受普洱者大多因为其“醇” ,所以一款熟茶是 不是“醇” (也即 纯净,杂味少甚至没

4、有)非常关键。云烟的“醇”靠的是烟页原 料的 存放,普洱茶的“醇”也靠渥堆起堆后的存放散堆。 “甜”应该跟原料有关。 “香” “厚” “滑”似乎是一体的。所谓“厚”往往被理解为像一种喝了薄薄的粥(或者Www.axkxtea.Com 普洱茶之家藕粉)的粘稠感觉,我觉得也可以 认为是茶所浸出的内含物质较丰富的原因。 “厚”一般 是“滑”的 基础,同样也是造成“香”的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渥堆完成后散堆 12 年再压制成型的茶似 乎也能达到 35 年的口感效果。这个阶段的熟茶中,市场占有量 最大的应该是勐海系熟茶,即渥堆车间安排在勐海县境内、利用 勐海县特有的气候条件及 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再加上当年勐

5、海茶厂 的工艺和生产经验所完成的熟茶初加工。勐海系熟 茶以重发酵见 长,即发酵度达到七成以上,并经相当时间(一般半年以上)散 堆后形成 所特有的“焦糖香” “蔗糖香” “枣香”的依次排列, 愉悦感很强,引人入胜。只是这样的 好茶并不多见。这个阶段的下关销法沱的特点是口感带酸,原料的区域特征明显。昆明茶 厂从 06 年开始恢复 7581 砖的生产,口感比较中庸、平稳,优缺点 都不明显。 第二阶段: 生产压制成型后 810 年大概从第五年开始,勐海系熟茶的“焦糖香”逐渐 消退,替之以微弱的“熟米香” ,也有人称为“糯香” 。下关销法沱的酸口 也逐渐减弱, 如果是南方存储的话酸口会减得更快些。到 8

6、10 年的时候, “熟米香”占主导地位,熟 茶的厚滑度与年份感会比较明显(茶不好,厚滑度出不来也能体现出来) 。当初做茶时快 速高 温烘干的痕迹基本消退,喝上去不再觉得口腔发干了。 第三阶段: 生产压制成型后 1520 年存期在 10 年以上的熟茶,我们一般把它区分为南 方仓储 (广东、 港台)和云南仓储两种情况了。云南仓储出来的茶,一直到 94 年 生产 的茶都还没有一点参香、药香,而“熟米香”愈发加重,口 感醇厚,比较迷人! 同期南 方仓储的熟茶,不管是勐海系、下关系还是昆明系,在这个阶段一般都出现了参香和微弱 的药香,但是五项指标及其 均好性(协调一致性)还有距离,放出好效果来、有愉悦感的 茶 不多,容易被人垢病,我称之为“尴尬的第三阶段熟茶” 。 第四阶段: 生产压制成型后 20 年以上 以 73 厚砖为代表,放仓退仓到位, 五项指标及 其均好性皆好, 药香显,化感十足,愉悦感很强。这个阶段的茶少而价高、可遇 而不可 求了。选自茶健康天地云南普洱茶网编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