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848790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2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二二) )课时目标 1.了解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2理解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课前预习(10 分钟,10 分)1山西省产煤多,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C电力投资比重比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大 D生产的煤质量不高 答案:A 2山西煤炭市场将面临的挑战是( ) 天然气的冲击 水电的竞争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自身技术水平不高 开采成本不断上升 A B C D 答案:

2、C 3下列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露天煤矿开发初期以工程措施为主 B采空矿区回填后,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C露天煤矿开采剥离表土,排弃大面积土石,处理不当易造成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D采空矿区土地复垦,应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答案:C 解析:露天煤矿开采排弃大面积土石,处理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在开发早期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采空矿区回填后,应重点建立集约经营的蔬菜、水果及肉 蛋奶生产基地,以满足矿区的生活需要。 4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煤矿开采比较容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B山西

3、省以轻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C山西应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一个同一品种、同一层次的清洁能 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 D山西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露天煤矿的开采,会破坏表土,造成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以重化工业为 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所以,山西省应以技术创新为先导, 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模式,建 立一个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以减少环境污染。 (2018青岛模拟)读图,完成 56 题。25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

4、同的区位优势是( )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廉价劳动力多 A B C D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 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5.A 6.B 解析:第 5 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 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 6 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 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

5、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点题训练(20 分钟,30 分)知识点一 能源的综合利用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据此完成 12 题。 1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 A提高经济效益 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D降低运输成本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A改善了环境质量 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答案:1.C 2.B 解析:第 1 题,对山西省来说,向外输电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发电会 产生大量废气,直接污染电厂周围的环境,输煤对输出地、沿线地和输入地

6、的环境都有影 响,所以无论输煤还是输电,都不可能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第 2 题,山西省煤炭构建的 三条产业链,明显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要注意题干中“明显”二字。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 ,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 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3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1)山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各行业各自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各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山西省应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其从能源大省向经济

7、强省的转变? (4)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产品方向发展。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 系列方向发展。化学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依据材料二,2008 年加工工业比 2003 年比重上升;原料工业占主体地位。 (3)推动其从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 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 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 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4

8、)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知识点二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 45 题。4该能源消费结构,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大气污染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污染严重 水污染严重4A B C D 答案:A 解析: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 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5针对上述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营造速生薪炭林 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 率 大力发展畜牧业 加强交通建设 A B C D 答案:D 解析:针对该地

9、区的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进 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6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答案:D 解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源。 7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答案:B 解析: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

10、名的工业区。它 们都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请结合山西省的发展状况,回答 89 题。 8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答案:D 解析:A、B、C 三项为鲁尔区在能源开采和利用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 9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实行产业转移 答案:A 解析: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煤炭的生产链,有利于两地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的发展。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完成 1011 题。510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11、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延长产 业链、增加附加值 A B C D 11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 染 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 B C D 答案:10.D 11.C 解析:第 10 题,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 的压力;焦炉气和二氧化硫等部分气体的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的是产业 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第 11 题,生产结构的变化,只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减少了 废弃物的排放;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当地排放的二

12、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增多,加 快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从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12读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 (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 (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当地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 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同时防止洪水冲毁矿区。6(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

13、污染。课后作业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班级_姓名_分数_一、单项选择题(30 分)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 ,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省 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 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 12 题。 1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 ,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 结构给山西省带来了严重的( )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A B C D 2山西省是产煤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其原因和发展方向分别是(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加大煤炭

14、的开采量 B我国和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拓展国内和国际两大煤炭市场 C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加大煤炭转换为电能的力度 D生产结构单一,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1.A 2.D 解析:第 1 题, “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分别说明开采 利用煤炭给山西省带来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第 2 题,山西省生产结构 单一,煤炭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再加上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因此山西省并不是经 济强省;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力争实现产业多元化。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 另外,其交

15、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 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完成 34 题。3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 ) A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B德国的鲁尔区 C美国的“硅谷” D北京中关村 4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发展炼铝工业7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 答案:3.B 4.C 解析:第 3 题,由材料可知,焦作市的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与 鲁尔区最接近。第 4 题,焦作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发展石化工业不符合焦作的实际情况。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 57 题。5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6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