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84789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50 分钟,满分:120 分)二题号一(一)(二)(三)(四)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含 17 题,共 22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 题。天气骤然变冷了,孤独的一只蜜蜂栖息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然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选择了远行。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消失,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

2、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 分)骤然(zhu) 栖息(q)慰藉(ji) 凝视(nn)3上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 分)示例一:一只孤独的蜜蜂栖息在窗台上。(语序不对)示例二: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消失的方向。(缺少宾语中心语,也可以说“凝视”与“消失”不能搭配。)4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 分)(1)强捍 胡髭 晦涩 炉火纯青 无懈可击(2)钦佩 抑郁 厨窗 叹为观止 离经叛道(1)“捍”改为“悍” (2)“厨”改为“橱”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

3、当的一项是(B)(2 分)2早春天气,_,_;_,水天一色。_,卧龙一般,_,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它有生命那纤细的柳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湖水苍茫A B C D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B)(2 分)A 悼念玛丽居里是爱因斯坦于 1935 年 11 月 23 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B 水浒传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有传奇性,其中武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故事脍炙人口。C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这篇课文是 1987 年 4 月,公刘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联邦德国,这篇

4、演讲就是他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D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作者左拉,法国作家。莫泊桑,法国著名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成名作是羊脂球 。(解析:B 项中拳打镇关西的是鲁提辖,即鲁智深,不是武松;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用等人,没有宋江的参与。)7按要求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2)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5)陋室铭一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

5、入帘青。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是: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阅读理解。(含 822 题,共 40 分)(一)诗歌赏析。(3 分)3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 分)想象着来日重逢,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以此来衬托今夜的孤寂。(2 分)(二)阅读【甲】 【乙】两则选文,完成 913 题。(12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6、。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

7、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屡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 任末:人名。常师:固定的老师。笈:书箱。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静:同“净”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8、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 ,穿)(2)主人日再食(两次)(3)或依林木之下(有时)4(4)题其衣裳(记)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2 分)A无从至书以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故余虽愚/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C人而不学,则何以成/学而不思则罔D不学者/花之隐逸者也(解析:A.来;B.虽然/即使;C.表承接/表转折;D.的人/表判断。)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我)曾经快步(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请教。12 【甲】文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的描写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

9、了哪些收获?(3 分)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收获言之成理即可。)13 【甲】 【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旨?请简要分析。(3 分)示例: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1 分)【甲】文中记叙幼时抄书、外出求学、从师的经历体现了作者不畏艰苦、勤学好问的精神。(1 分)【乙】文表现了任末不怕吃苦,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1 分)附【乙】文参考译文:任末 14 岁的时候,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到处拜老师)。背着书箱求学,不怕路程遥远路途艰难。常说:“人如果不勤奋好学,如何

10、成就事业?”有时在大树下盖茅屋,削荆条当笔用,刻树皮取树汁当墨水。夜晚靠星月的亮光勤奋读书,如果实在太黑,就用一种麻蒿做成火把来照明。读书时一有心得,就把心得记在衣服上。他的学生极为敬佩其学习精神,常用干净的好衣服去换取他那记满心得的脏衣服。任末临终的时候告诫学生们:勤奋好学的人,虽然人死了,但仍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不学无知的人,虽然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7 题。(11 分)动车和高铁10 年前,一种被称作“和谐号”的白色精灵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驰骋, “动车”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10 年后,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 “高铁”成为引领和开拓“一带一

11、路”伟大5战略的名片。从字面意义上讲,动车就是指带动力的车辆,在铁路交通领域,它是相对于不带动力的车辆(俗称拖车)的一种车型。而我们一般提到的动车组,是指一种固定编组的列车,这种编组一般是由若干动车和若干拖车组成,并且在其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这种编组不会改变。动车组有很多种类型,如果以动力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如果以动力配置方式来分类,则分为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型动车组;如果以速度类型来分类,可分为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动车组。我们都知道,普通列车的牵引动力依赖于车头的机车,而动车组在运行时,不光有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 ,这样就可以把动力分散,运行速度也就更快。同时

12、,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的震动和嗓音都偏小。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是指一种铁路线路类型。我国的铁路类型分三档:高速铁路是设计运行速 250 千米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的铁路;快速铁路是设计运行时速 160 千米250 千米列车的铁路;普通铁路是设计时速低于 160 千米列车的铁路。在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是高速动车组列车;而在快速铁路上,主要运行普速动车组列车,但同时也可以运行高速动车组列车和普通列车;普通铁路上运行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绿皮、红皮、蓝皮的普通列车了。高速铁路的另一大特征便是大多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铺就,而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则采用有砟轨道技术铺就。所谓砟,就是岩石、煤等碎片。路砟可以减少噪音、吸热、

13、减振、增加透水性,同时造价低廉,但有砟轨道容易下陷,维修费用较大。列车高速运行有可能导致有砟轨道路砟飞溅。而无砟轨道的路基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所以高速铁路基本都是无砟轨道。不过,在现在的中国,高铁和动车还分别代指两种客运列车类型。高铁是运行时速在 250 千米以上,以 G 字头命名的一系列客车,它们是运行在高速铁路上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动车则是运行时速在 200 千米左右以 D 字头命名的一系列客车它们是运行在快速铁路上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动车组列车。高铁和动车的出现改变的不只是地域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近年来,京津冀不断推进高速铁路的相

14、连相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已经形成“一小时都市圈” ,越来越多的人突破地区界限,实现工作、生活、休闲、置业、消费的日益“同域化” 。据不完全统计,仅长期往返于京津两地的“双城族”就不下 5 万人。目前,中国的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并且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已不弱于世界上任何竞争对手。应该可以相信,在中国高铁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高铁制造业将持续改变中6国,不断改变世界。14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放在文中哪个段落之后?为什么?(3 分)由此可知,动车和高铁是两个层面上的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车” ,后者描述的是“路” 。第段后;因为前文分别介绍了动车及高铁,这句话是对上文内容的一个总结,

15、由此引出下文“在现在的中国,高铁和动车还分别代指两种客运列车类型”的介绍。15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2 分)分类别,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铁路因时速的不同而有三个档次。1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3 分)A动车组一般由若干动车和若干拖车组成,如果按照动力配置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B高速动车组列车、普速动车组列车和普通列车都可以在快速铁路上运行。C无砟轨道的路基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不会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导致路砟飞溅。D高铁运行时速高于 250 千米,动车运行时速是 200 千米左右。17 “一切事物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

16、高铁也同样利弊共存。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 分)【链接材料一】图表:高铁带来的城市区域结构演化图起初阶段,都市圈孤立发展,都市圈外围的地区发展较落后。高铁的修建缩短了时空距离,都市圈不再孤立,辐射范围也加大,区域呈现网络发展。进一步,外围节点城市也得到发展,连接性越好经济潜力越大。【链接材料二】日本修建高铁新干线,本来是希望新干线拉动关西地区的发展,结果修通以后关西企业的劳动者更多地向东京聚集。高铁一个重大的趋势是将大城市的机会分享给更多的人,所以大城市发展速度更快,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也没有想到的,但很可能这是一种趋势。【链接材料三】据报载,记者在体验河南省安阳市区前往安阳东高铁站时倍感艰辛。首先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