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4761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山东农资市场监管装上“电子眼电子眼”山东省工商局深入开展了以农资打假治劣为目标的“红盾护农”行动,并与浪潮合作,于2011 年优化升级“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全省农资企业有了自己的电子户籍,实现了对农资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的监管与信息共享。系统上线后,大大促进了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山东省农资合格率逐年上升、农资案件逐渐增加、农资投诉不断下降。 “经营这种品牌的农资单位分布在全省 17 个市、1900 多个工商所中哪些市、哪些所,哪些单位直接从厂家进货,哪些单位从批发商进货一目了然。”山东省工商局市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农民利益大过天。为了全面提升农资市场监管职能,切实保护

2、农民利益,山东省工商局深入开展了以农资打假治劣为目标的“红盾护农”行动,并与浪潮合作,于 2011 年优化升级“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全省农资企业有了自己的电子户籍,农资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的监管与信息共享从此落地。 山东工商农资监管系统实现监管方式向精细化转变山东工商农资监管系统实现监管方式向精细化转变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然而,泛滥成灾的假农资,坑苦了种田的农民。山东省工商局对农资监管工作非常重视,为全面提升农资市场监管职能,2008 年建设了农资监管系统,并在全省推广使用。 但由于系统建设前期缺少该领域的信息化监管经验,系统操作复杂,需要录入的监管内容很多,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没能

3、达到提升农资市场监管职能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工商人员的工作压力。2011 年第一季度,整个系统处于维护状态,无法正常使用。 浪潮的出现犹如雪中送炭,让农资市场监管系统的项目处于困境之时的山东省工商局看到了破局的曙光。2011 年下半年,浪潮将系统从最初的 6 大模块 23 个小模块,整合成现在的农资经营主体信息管理、农资质量监测信息管理和农资经营行为监管信息管理 3 大模块 13 个小模块,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大大提升了系统适用性和效率,充分解决了山东省工商局在操作复杂、录入内容繁多这一问题上的困扰,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 网上电子台账,农资监管如添千里眼网上电子台账,农资监管如添千里眼

4、“辖区内哪家农资业户需要重点检查,哪种农资商品需要重点关注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 农资监管的重心在基层,基层遇到的问题正是监管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日常监管中就能对农资经营主体和上市商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浪潮“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通过自动整合业务系统中的登记档案为每位农资经营业户建立档案,并通过基层现场采集和业户主动填报两种渠道不断丰富上市农资信息库,将“台账”建到网上。 通过建立网上电子台账,实现对市场上任何一户农资生产厂家、农资销售主体及任何一个品牌农资商品的流通渠道的查询掌控,实现跟踪流向、追溯源头,提高追查假劣农资的时效性。比如,在追查某一品牌不合格农资过程中,可以根据网上台账立即

5、查明销售该品牌农资的所有农资经营主体以及这些主体分布在全省哪些市县,以及销售主体之间的供销关系。一旦出现农资质量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迅速查清涉案农资的相关信息,及时对经销商进行查处;向上可追查涉案农资的供货商,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有效避免大面积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向下可查清涉案农资销售去向,及时追查,并可向销售区域发布警示信息,最大限度地挽回农民损失。 这是一种真正高效率的可追溯化管理,农资市场监管如添千里眼。 农资信息关联经济户口,违规业户被重点监管农资信息关联经济户口,违规业户被重点监管 浪潮整合综合业务系统中的登记注册、信用等信息,为每户农资经营户建立档案,形成农资经营主体信

6、息库。目前,遍布全省城乡的 4 万多户农资经营主体档案已全部录入该信息库。 据此,工商机关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所有农资经营主体的登记注册信息、案件记录、信用状况、经营商品等内容进行查询,实现对农资经营户信用情况的及时掌握,在农资安全方面有过污点的企业会被“另眼相待”,成为重点监管对象。把有限的执法力量用在刀刃上,尽量减少大规模的、运动式的执法行动,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监管效能。 “以前检查次数多,效果未必好;现在次数少了,威慑力却强了。山东这两年化肥企业发展很快,出了鲁西化工等好几个驰名商标,除了政策支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分类监管营造的有序市场。” 在国内还不具备完善的信用体系的当下,浪潮首创

7、的这种与经济户口共享后对某类经营主体实行的重点监管可以看作是对提升监管效能的一种长效机制的探讨。 及时发布消费预警,避免假劣农资带来损失及时发布消费预警,避免假劣农资带来损失 一个年产量百万吨的化肥厂,所生产的钾肥每吨缺一个百分点的养分,一年能多挣五六千万,这相当于 2011 年山东省近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总和。放在全省,对商品化肥的需求大概在 1500 多万吨,有效成分低一个点会给农民带来 9 亿元的直接损失,而这 9 个亿相当于各级政府给农民种粮补贴的 1/7。为避免弱势的农民群体因买到假劣农资给自身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引导消费。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资市场监

8、管报表体系,浪潮能够将这种需求变为现实。对农资经营主体、农资商品、质量监测、专项整治、案件处罚等监管信息的统计功能,解决了以往农资市场监管信息无法有效整合利用的难题。各级工商机关依据市场巡查、专项整治、质量监测、申诉举报和案件查办等情况的分析,可立即锁定与预警信息有关的农资经营户,及时发布预警警示。 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升级应用前,省局下发的重要监管信息,通过电报、文件等形式传递到基层工商所,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工商所通过筛查,摸清辖区有关农资商品情况又需要三五天的时间。这样,一条信息真正起到作用需要近 20 天的时间,对于季节性很强的农资市场而言往往起不到预警作用。而系统应用后,信息即

9、时传递到所有市、县工商局和工商所,可立即锁定有关农资经营户,当天就可进行执法检查,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能。 农资监管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后,大大促进了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山东省农资合格率逐年上升、农资案件逐渐增加、农资投诉不断下降。化肥产品抽查合格率从 2010 年的 85.7%提高到 2013 年的 92.2%,农资产品抽查合格率 2013 年为 92.9%,高于同期我省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指标。农药、肥料合格率从 60%左右提高到 80%以上,提高了 20 多个百分点。2013 年,工商总局在全国推广浪潮“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截至今年 11 月底,全国计划直接采用山东省软件的 20 个省中,已有 18 个省(区、市)已经上线运行该系统。(来源:中国农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