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五年发展规划栾金花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4753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五年发展规划栾金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师五年发展规划栾金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师五年发展规划栾金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五年发展规划栾金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五年发展规划栾金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五年规划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五年规划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 风飘进了我们每个教育者的心田。作为一名奋斗在课改浪潮第一线 的青年教师,我深感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更 新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进行理论与实践 的整合。因此,个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自我 剖析,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是于我个人发展来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根据自身情况,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为自己今后的发展竖立一个 明确的方向。一、自我分析 我于 1996 年 7 月毕业于武汉市第四师范学校,2001 年完成汉 语言文学专科学业,2006 年完

2、成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业。从 毕业到现在我已奋斗在教育战线 15 年了,我始终坚持勤勤恳恳、踏 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坚持学习、探索、创新的工作原则。 自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着小学语文与数学的教学工作,在不断的 学习和努力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的经验,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能 很好的掌握一些教学方法,对新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 但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 识和研究。能够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善于引导学生探索合作交流,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能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 质。依法执教,团

3、结协作,廉洁从教,以身作则。二、个人五年发展规划第一年(2011 年)1、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2、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3、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 1-2 堂研究课。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第二年(2012 年)1、巧练课堂教学基本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地向前发展。2、申报科研型教师,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3、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第三年(2013)年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形成乐学,善学的局面。2、继续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

4、力,更新知识结构。3、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新时期的教学模 式。4、认真研究,实践教研组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具体指导下,力争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的数学教研组的发展之路。第四年(2014)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 造性地开展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 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第五年(2015)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 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 底

5、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 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 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 型的教师。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上好开放课,争取坚持记教育教学日记,教学反思。 养成及时反思和勤于积累的习惯。 2、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 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想,学习别人的 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 改进工作。 3、学习信息技术,动手制作电脑课件。创建自己的个人博客及 qq 群,与各地的教师交流经验。利用远程教育,搞好网络教研。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讲精练。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6、学习数学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 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7、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广泛收集阅读教 科研信息。 8、勤写教学札记,读书笔记,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为使自己 能勇敢地冲在新课改的浪尖风头,要时刻提醒自己,努力! 2011 年 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