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4665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细菌性角膜炎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可获益细菌性角膜炎所致的疤痕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有氧菌感染时,外用抗生素同时加用皮质类固醇辅助治疗在眼科医生中仍存在争议。最近一项应用皮质类固醇作为细菌性角膜炎辅助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3 个月时所有患者间的最佳矫正视力无差异。另一项试验研究发现,在具有更严重溃疡的亚组(入组时的视敏度和溃疡大小、深度或位置)和非诺卡氏菌感染溃疡的患者中,使用皮质类固醇可使 12 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获益。有人认为,类固醇治疗角膜溃疡,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与较晚应用在溃疡形成过程中存在总体差异。早期外用皮质

2、类固醇作为辅助治疗对细菌性角膜炎感染是否有利仍存在诸多疑问。加利福尼亚大学 Thomas M.Lietman 博士等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认为:在细菌性角膜溃疡发生过程中,若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可能获益。该文在线发表在 2014 年 4 月 24 日的JAMA 上。该研究为类固醇治疗角膜溃疡试验(SCUT),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主要评估外用皮质类固醇(与安慰剂对照)对早期和较晚接受皮质类固醇或安慰剂治疗患者 3 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共纳入了 500 例患者。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与安慰剂比较)辅助治疗定义为:在外用抗生素 2-3 天后应用。而较晚辅助应用为外用抗生素4

3、天后应用。研究发现,皮质类固醇外用+盐酸莫西沙星外用对整体细菌性角膜炎无疗效优势。随后的亚组分析中,对皮质类固醇的给药时机进行评估。进一步的分析主要针对非诺卡氏菌角膜炎亚组患者和入组前没有外用抗生素治疗亚组患者。研究结果发现,抗生素治疗 2-3 天内,外用皮质类固醇辅助治疗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 3个月时视敏度提高约 1 行(P= 0.01)。抗生素治疗4 天后外用皮质类固醇患者组的疗效不显著,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 3 个月时视敏度下降 1 行(P= 0.14)。非诺卡氏菌角膜炎患者和入组前未外用抗生素治疗患者中,早期皮质类固醇给药患者 3 个月时最佳眼睛矫正视力的改善要显著好于较

4、晚给药患者。研究结果认为,在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生过程中,如果早期辅助外用皮质类固醇可能获益。综上所述,早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是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生素成功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因素。但进一步的亚组分析中,无法证明是溃疡的严重程度或混杂时间影响了临床表现的改变。在由真菌和棘阿米巴引起的角膜炎中,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已被证明与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因此,应尽可能早的获得微生物培养结果以便能够从皮质类固醇局部治疗中获益。类固醇治疗角膜溃疡试验的总体结果是无效的,该结论为亚组分析结果,但所有的亚群并非预先设定,所以应谨慎考虑该分析结论,且该应用尚不作为临床实践推荐。同时应注意,所有的细菌性角膜炎病例经培养物阳性证实,如果诊断是不确定的,则该结论与试验结果没有相关性。仍需要一项基于革兰氏染色(不是细菌培养结果)以及用于预招募抗生素治疗筛查的随机临床试验,来确认早期给予皮质类固醇作为抗生素辅助治疗是否可以提高视敏度的临床预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