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46637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 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综合征,即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由于静脉血栓后瓣膜损伤,静脉高压,静脉血通过交通支向浅静脉逆流,浅静脉曲张,皮下瘀血,形成溃疡,不易治愈。1、病因病理: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经24个月吸收和机化,再经过相当长时间之后,机化再通或者成为纤维性芯子。这个结局决定于栓塞的部位以及栓塞的程度。在下肢血栓位于腹股沟韧带近心端,则再通的机会极少,即血栓位于髂股静脉,绝大多数不能再通。血栓位于股腘静脉,再通率达到95%,股浅静脉的通畅率达到50%。目前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为3型。型(腹股沟韧带远段型):

2、即原发血栓在小腿肌肉内静脉丛,或起源于腘静脉或股静脉的血栓滋长和繁衍,扩展范围不超过腹股沟韧带,这些血栓可以再通、再管化,其后的病变是瓣膜的破坏和踝交通支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液通过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逆流到浅静脉,下肢静脉高压,迫使血流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局部肿胀。血浆蛋白和红细胞亦可向外渗入组织间隙,引起轻度炎症反应,红细胞崩解后,棕色色素沉着,长期后出现“郁滞性皮炎”和溃疡,溃疡顽固存在不愈合,肢体肿胀越来越重。型(腹股沟韧带近段型):即腔静脉到腹股沟韧带内一段静脉血栓形成。这段血栓极少再通,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下肢血液回流障碍。由于血栓不向远段扩展漫延,所以腘股静脉瓣膜和踝交通支瓣膜功能未受破

3、坏。也就是说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依然完好,运动时能迫使深静脉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向心回流。常见腹股沟韧带内侧静脉怒张,耻骨联合上阴阜静脉怒张,还可以通过子宫、子宫旁和卵巢静脉返回下腔静脉,所以这一类型妇女的症状比男人轻。多走路或登山时感到下肢痠痛、肿胀,平卧后则减退,色素沉着轻,形成溃疡的时间比较缓慢。型(混合型):即血栓累及整个下肢,从髂静脉到股静脉、腘静脉、小腿肌肉内静脉丛和交通支,均为血栓形成。血栓可能从小腿肌肉内静脉顺行滋长,也可能为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逆行扩展而累及远段静脉,包括交通支在内,患有这种病的人,都有广泛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病情比较重,血栓位于远心端,往往再通,但瓣膜受损,位于近

4、心端,不易再通,阻碍静脉回流,因而它兼有上述二者症状,如瘀积性皮炎、溃疡、浅静脉曲张、跛行体征、肢体肿胀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下迫,瘀血滞凝经络所致。或因担负重物,经久站立,气血运行不畅。或外伤、手术后,妇女分娩后长期卧床休息,血液缓慢、瘀滞,损伤经络而成。2、临床表现与体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所引起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运动时浅静脉高压。运动时正常踝部浅静脉压力04kPa(0-30mmHg)。原发性浅静脉曲张静脉压6.08.0kPa(45-60mmHg),腹股沟韧带远心端,股腘静脉栓塞后踝部静脉压10.012.0kPa(75-90mmHg),腹股沟韧带近心段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踝部静脉压13.3kPa(100mmHg)。其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如果病变属于腹股沟韧带远段型,主要表现下肢小腿肿胀,小腿中下1/3最为明显,色素沉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