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4505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管理攻心术:激励员工的奥秘大部分经理人几乎每天都要面临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挑战。如何让同事 积极投入?你所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你做的工作是否过多或者根本没有找对方 向? 今年 9 月 30 日的科学杂志(Science)报道了佛蒙特大学 (UniversityofVermont)两位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情绪 的起落,他们在两年时间内( 2008 年 2 月至 2010 年 1 月) ,对 84 个英语国 家的 240 万人进行研究,研究的文本就是他们发布的5 亿多条 Twitter 信息。研究发现,受访者不论来自哪种文化、地域和时区,积极与消极情绪几乎

2、 每天都在交替循环。总体而言,人们的积极情绪在清晨(上午6-9 点)处于 巅峰状态,之后会不断下降,在中午 /午后跌入最低点,午后开始回升,傍晚 重新达到巅峰。表面看来,工作才是破坏好心情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种循环 在休息日依然存在。如此看来,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要复杂得多。 这项研究明确了一个一直广受认可的现象,它对经理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却很少在他们激励员工的方式中得到体现。 社会学家所谓的正面情绪(良好的感觉)与负面情绪之间并无关联。正如 研究发起人所说,这两种情绪 “相互独立,并非同一个维度上的两个不同极端。 负面情绪并非正面情绪的对立面,但这两种情绪也并非始终平行。” 在职

3、场中,我们将这种正面或负面 “情绪”称为积极性、敬业精神和投 入也就是员工额外付出努力以获得超常绩效的意愿。不论叫法如何,现象 本身并无区别: “积极”与“懈怠”或者“全心投入 ”与“漠不关心 ”都是 完全不同的概念。造成两种情绪的因素也截然不同。 以一个人的健康为例,我们可以充分理解这些缘由和推动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身染重病,肯定会陷入沮丧的情绪当中。但试想一下,当他最终康 复时,又会是什么心情呢?康复会让他激情满满但这样的状态不会一直 持续下去,他很快就会因为满足而失去激情。当健康状况正常了,生活也就恢 复到平常的状态。于是,他再也无法从中得到激励。所以说,一个人恶劣的健 康状况会

4、抑制他的情绪,但身体康复也并不足以激励一个人做出多么了不起的 事情。 对于老板而言,这一发现的意义就在于,如果你希望下属工作积极(或敬 业或全心投入),就必须有抓好两方面的工作。既要扫清限制因素,又要代之 以调动积极性的推动因素。 扫清抑制员工积极性的障碍最多能达到 “中性”结果(让员工维持常态 译者) 。如果概括上述研究人员的话来说,就是积极性与缺乏积极性(或 者说投入与漠然)并非同一领域的对立双方,而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领域, 需要区别对待。 我们遇到过许多经理人,他们非常关注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例如 薪酬福利微薄、工作环境恶劣、公司的政策和规定有损人格或不利员工发展、 个人地位低微

5、、同事关系紧张等 这些也是老板向员工了解情况时,员工 常见的理由。这些问题确实亟待解决,但这并非全部。经理人若想提高员工绩 效,就必须更进一步,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能促使让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具体应该怎么做?下文给出的建议虽然无法面面俱到,但却可以作为一个 良好的开始。对照一下,哪些是你已经做到的? 激发兴趣的工作目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参与到重大的事件中来。你是否 与员工探讨过你们的工作目的 不仅仅是做什么,还有为什么?对于从你 们的工作中受益的其它人,你和你的团队是否会去关注? 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计划。人们不仅希望能参与重要的事件,还希望能为 重要的事情努力奋斗。经理人需要根据工作目的

6、,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计 划,明确员工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明确的职责与责任。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团队对他们的期望。 人们希望明确自己的工作与团队整体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因为这能让他们感 觉受到团队的重视,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并就他们的 工作表现给出明确的反馈,就能使每位员工掌控自己的工作,无需经理人事无 巨细地监督他们的一举一动,因为这种行为会极大地挫伤员工的情绪。 简而言之,如果老板希望员工有卓越的表现,既要扫清障碍,又必须给出 有力的理由,才能促使员工努力工作。这两方面截然不同,必须同等重视,不 可偏废。埃森哲: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获竞争力的唯一选择埃森哲:自

7、主创新是中国企业获竞争力的唯一选择据埃森哲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埋首于低成本大规模制造, 使中国成为制造大国。但是,出于国家和商业利益的考虑,国外先进企业往往 都会保留期核心技术的输出。因此中国企业要想获得竞争力,自主创新是唯一 选择。 埃森哲在报告中指出,要从三个方面出发提升竞争力,第一建立创新的激 励创新机制。一个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及企业文化才能保证高效与长期创新的 动力,这个观点基本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同。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来 鼓励员工的创新。 第二,主动创新,后发而先至。中国企业作为后发优势的学习者,在制定 创新战略的时候,不能只满足于跟随型创新和低成。本竞争,因为这种优势难 以为继,只有结合自身优势的主动型创新才能保证核心竞争力与卓越绩效。第三,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中国企业应该改变模仿国外成功模式的局 面,自主创新适合中国市场,又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但是, 中国企业自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够,认识僵化,缺 乏创新的激励机制等,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弥补不足,才能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在 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