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25268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绪管理训练营”的实践摘 要: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股新鲜血液流入校园,各地各校已开始重视学生 的心理健康,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知识宣传、开设心理健 康课程、社团沙龙活动、心理咨询等途径来实施。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谈谈在职 校中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情绪;团体辅导;心理学团体辅导被称为“神奇的圆圈”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几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团 体成员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更适应、更快乐、更健康、更和谐。在学生实施团体辅 导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体验,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改善沟 通,增强适应,排除

2、困扰,提升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笔者作为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兼心理 社指导老师,经过调查分析,举办了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团体辅导。通过对本校的学 生进行招募、面试、删选,形成一批固定的成员,命名为“情绪管理训练营” 。笔者将结合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一、实施背景 通过心理社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着情绪问题,首先,他们 对有关情绪的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其次,他们平时经常被情绪所 困,比如,每当愤怒来临时,无法克制,从而产生矛盾甚至于打架;再次,他们有意愿改 变现状,苦于没有学习途径,只靠表面的克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当类似的诱因再次出现 时,

3、问题也随之而来,重复出现,往往会变本加厉。 以上调查的启示:学生有意向参与心理辅导,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主动性。在学 校组织一次“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必要性。 二、实施过程 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必须经过详细的思考和计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将按照本 次团体辅导的时间顺序简单总结。 (一)招募广告的设计 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后,心理社成员随即进入招募广告的设计阶段。一份引人注 目的广告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招募,还能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关注 自我,积极行动的心态。招募广告中包括以下内容:团体形成的目的和目标;团体聚会的 时间、地点、次数和期限;团体辅导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4、报名联系电话等,以便学生选 择时作参考。广告一经贴出,报名的学生不计其数,由此可见,学生有很强的学习欲望, 如此情况,坚定了心理社成员包括笔者在内所有人的信念。 (二)成员的甄选 招募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成员的甄选,因为并不是所有报名的成员都适合参加。 本次删选主要通过查阅成员报名资料和面谈两种方式进行。首先,报名资料包括了以下几 个问题:你为什么想参加这个团体?你对团体有什么期望?你有什么问题希望在团体中得 到解决?你认为自己可以对团体有哪些贡献?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作为甄选的依据。 其次,对于一些目标不明的学生可以实施面谈,以帮助我们评估他的适宜性,促进双方了 解,更有利于学生作出正

5、确的选择,另外,对于某些不适合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进行适当 的安抚。 成员甄选虽然比较费时,也很花精力,但是这一步是必须的,成员的情况直接决定了 团体辅导能否正常运行,甄选有助于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对辅导者增加信任感。最重要的 是,学生心里有一个适当的期望,以确保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经过甄选,保留了 30 位成员,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系部,但是目标大致相似,那就是体验情绪,了解情绪,从而学会调控情绪。同时通过与同学沟通、互助,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团体辅导的实施 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形成团体辅导方案, “情绪管理训练营”如期进行,分别 包括“有缘相聚” 、 “用心相聚” 、 “晾晒心情”

6、 、 “情绪是我的” 、 “我的情绪我做主” 、 “愤怒 的小鸟” 、 “快乐其实很简单”和“相亲相爱一家人”这八次辅导。按照团体的发展,可分 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创始阶段 它是一个定向和探索的时期,主要目的是确定辅导目标,让学生了解团体规则,通过 活动,促进他们相互熟悉,建立信任感,为团体的正常运作打好基础。 第一次辅导“有缘相聚” ,活动安排主要围绕以下目标进行:首先进行热身小游戏, 让成员消除拘谨感,营造融洽活跃的氛围。给成员分组,初步建立团队意识,并促成彼此 之间认识和了解,通过“组员心声”和“团体契约”两个活动澄清团体目标,帮助成员了 解团体的性质,并加深学员守约的责任心。刚开始,成

7、员有点内敛,不过还是轻松地调整 过来了。由招募产生的成员积极性较高,能给辅导者很大的信心。开场白,辅导者利用正 面鼓励和肯定,加大了成员的自我关注度。虽然刚开始破冰不到位,几乎接近冷场,成员 不敢出声讨论,但是从“滚雪球”活动开始,气氛慢慢转变成热烈,大大促进成员相互认 识。 “组员心声”环节,成员之间开始形成凝聚力,这个环节起着催化的作用。 “团体契约” 以签字的形式进行,成员们更加明确了目标,增强了责任感。 第二次辅导“用心相聚” ,热身游戏促进并加深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安排一系列 活动,首先让学员在伙伴的鼓励声中提升自信,接着在活动中增强他们注意观察的意识, 体验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通

8、过参与互助小游戏来建立团队合作意识,拉近彼此间距离, 从中体验团队合作的艰辛和乐趣。本次辅导,成员们非常准时,可见签订“团体契约”起 了很大的作用。活动中,成员们参与度较高,为了完成任务,能团结合作,具有很强的集 体荣誉感。但还是出现有个别成员仅仅为了游戏而游戏,对团体的目标不清,这就需要辅 导者明确团体宗旨以消除成员的误会。由于团队还处于创始阶段,所以成员的分享不够充 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此阶段重在强化成员规则意识,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建立安 全感。 2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成员的互动大多是表浅的,多数成员不会对当前的感受做出描述,话中很少 涉及团体中的人。此时辅导者要协助团体建立自我表达的

9、模式、提供鼓励和挑战。 第三次辅导“晾晒心情” ,以集体歌舞幸福拍手歌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进 而引入主题,本次辅导的目的让成员积极思考,对情绪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帮助成员梳理情 绪,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本次辅导以写、分享为主,打消了成员只沉迷“游戏”的 念头,进一步澄清团体辅导目标。成员通过对情绪的理解,初步建立了调控情绪的意识。 在梳理情绪的活动中,成员能够专注地参与和感受。 第四次辅导“情绪是我的” , 目的让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情绪,清 晰梳理情绪,分析产生情绪的原因,掌握“情绪 ABC 理论” ,并促进成员乘热打铁,注意生 活中的情绪 ABC。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参与度上比前

10、几次高,非常认真地完成情绪 ABC 理 论的作业表,分享也比前两次辅导多,部分成员有了自我表露,可见团体能够顺利进入工 作阶段。 3工作阶段 这是一个凝聚力的阶段,此时团体出现有效的沟通模式,气氛自由且安全,该阶段也 是整个团体辅导中最长的阶段。 第五次辅导“情绪是我的” ,传授“情绪 ABC 理论”:情绪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人对事件的想法决定的。这个理论的学习,让成员意识到情绪的真正来源, 只有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并且利用情绪 ABC 理论来分析自己的情绪问题,写出“事件” 、 “想法”和“情绪”三要素,为下次课的辅导做好准备。在过程中,有部分成员没能分清 以上三要素,有所混淆,

11、需要平时多体验和多练习。值得欣喜的是,他们意识到了以前的 错误认识,了解到情绪完全由自己掌控。 第六次辅导“我的情绪我做主” ,成员在上次辅导的基础上,利用情绪 ABC 理论, 呈现情绪背后的想法,并且利用成员间建立的关系,相互帮助,改变不合理想法,重建认 知,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通过前五次的辅导,团体氛围和谐,彼此之间有了安全 感,遗憾的是, “不合理想法的呈现”和“重建认知”这两步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 以在此中间,辅导者介入进去,补充了“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中的 10 条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以帮助成员解决问题。本次辅导也是整个训练营辅导中最难的一次,因为重建认知并不能 一朝一夕掌

12、握,需要平时的,在辅导中,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有所意识,即已达到 辅导效果。以上两次,辅导员均安排了课后延伸功课,培养成员积极关注自己的习惯,将 所学知识运用到自身,从而提升调控情绪的能力。 第七次辅导“快乐其实很简单” ,让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传染快乐的情绪,分享使 自己更有幸福感的经验。通过前几阶段的磨合,团体凝聚力强,成员对团体充满了信心和 希望,并且愿意自我表露。此时发挥同伴教育的力量,让成员之间的正能量相互感染,以 达到辅导目标。 4结束阶段 这个阶段要巩固团体辅导的成果,总结经验,整理团体中所学到的内容,并将学习到 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且做好分别的心理准备。活动中,成员之间相

13、互赠言,流 露出了依依惜别之情,并且在最后配合手语操齐声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在分别的时刻, 有成员要求跟辅导老师拥抱,并且提出下一次辅导的愿望。 (四)团体追踪 团体辅导结束时,每位成员完成总结性评估,他们纷纷表示,这种方式很受他们的欢 迎。起初对“情绪管理训练营”很好奇,只是想体验一番,经过多次的辅导,发现团体辅 导不仅仅是游戏而已,更是对自我的认识,在团体的力量下,解决问题,没有老师的说教, 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一个月以后,这些成员又进行了一次聚会, 并且有部分成员正在影响周围的人,大力推荐团体心理辅导,要求学校多举办此类活动。 三、一点反思 团体心理辅导广受学生的欢迎,避免了说教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 中感知,在感知中成长。辅导中,辅导者和成员建立的关系很重要,直接决定了辅导的效 果。由于团体辅导相对于个别辅导更复杂,心理健康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 现场控制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参考文献樊富民 何瑾.团体心理辅导.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