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溶解》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溶解》磨课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溶解(第一次)(第一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 生活中。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猜猜杯子里面有什么,让学生想方法猜测杯子里
2、是什么(盐和糖) 。引入新课题:溶解 。二、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烧杯、玻璃棒。指导学生认识实 验的器材。 2、教师演示实验,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 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板书)。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 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 大
3、颗粒大颗粒小颗粒小颗粒微粒微粒“化化”在水中。在水中。 四、总结:溶解一定是一种物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物体溶解一定是一种物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物体 (水)里。(水)里。反思(第一次)反思(第一次)成功的地方是:成功的地方是:教学设计的程序没出现错误,课程显的有条理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不足的地方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1、导入时尝杯子里的水时,出现突发情况。2、实验器材未提前发放,上课时发放实验器材影响了课堂纪律。3、演示实验未一次做完,而是做一步讲一步,导致课堂纪 律不受控制,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 4、 导入部分设计的不能让学生感兴趣。 改进设想:改进设想:1、尝杯子里的水的直接饮用,
4、改为用筷子蘸了以后在舌尖点一点。2、应提前发放实验器材。3、演示实验改为将所有实验过程全部演示结束后,再让学 生自主实验。 4、把导入部分改的有趣味一些,更能抓住学生探究的思维。溶解溶解(第二次)(第二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 生活中。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
5、。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好朋友捉迷藏,让学生想方法猜测杯子里藏得是哪两位朋友(盐和糖) 。引入新课题:溶解 。二、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烧杯、玻璃棒。指导学生认识实 验的器材。 2、教师演示实验,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 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板书)。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
6、样很危险。只 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 大颗粒大颗粒小颗粒小颗粒微粒微粒“化化”在水中。在水中。 四、总结:溶解一定是一种物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物体溶解一定是一种物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物体 (水)里。(水)里。反思(第二次)反思(第二次)成功的地方是:成功的地方是:改进后未出现突发情况,并且新的导入更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纪律也有明显改观。不足的地方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不足的地方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1、未发放实验表格至每小组,这样有的学生没事做的时候 就会在
7、实验时说话。 2、有的学生没有动手参与实验。 3、对于玻璃棒的使用方法要求不够严谨。 改进设想:改进设想: 1、将板书的实验表格打印发放。 2、添加一个学生自评程序,让每个学生为了小组荣誉都能 动手参与实验。 3、在教师演示实验时,仔细讲解玻璃棒的使用方法。溶解溶解(第三次)(第三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 生活中。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
8、溶解现象。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好朋友捉迷藏,让学生想方法猜测杯子里藏得是哪两位朋友(盐和糖) 。引入新课题:溶解 。二、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烧杯、玻璃棒。指导学生认识实 验的器材。 2、教师演示实验,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 拌一会儿”、“搅拌较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 观察。 (2)用
9、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 有经过老师确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小组讨论实验记录表下的自评标准,要怎么做才能得 到所有星星,组内讨论分工。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请学生自我进行小组评价并且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 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 大颗粒大颗粒小颗粒小颗粒微粒微粒“化化”在水中。在水中。 四、总结:溶解一定是一种物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物体溶解一定是一种物体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物体 (水)里。(水)里。反思(第三次)反思(第三次)成功的地方是:成功的地方是: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不足的地方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不足的地方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1、实验前的引导与实验目的有偏差,过分强调了玻璃棒的使用方法,从而使有的学生忘记了本来的实验目的。改进设想:改进设想: 1、不要过分强调玻璃棒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