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2175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 (一) I 类药物 1奎尼丁(Ia):是最早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制剂为硫酸奎尼丁(0.2g/片)。主要用于房颤与心房扑动(房扑)的复律、复律后窦律的维持和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因其不良反应,且有报道本药在维持窦律时死亡率增加,近年已少用。 应用奎尼丁转复颤或房扑,首先给 0.1g 试服剂量,观察 2h 如无不良反应,可以两种方式进行复律:(1)0.2g1 次/8h,连服 3d 左右,其中有 30%左右的患者可恢复窦律;(2)首日 0.2g、1 次/2h,共 5 次,次日 0.3g、1 次 2h,共 5 次,第三日 0.4g、1 次/2h、共 5 次。每次给药

2、前测血压和 QT 间期,一旦复律成功,以有效单剂量作为维持量,每 68h 给药一次。在奎尼丁复律前,先用地高辛或 受体阻剂减缓房室结传导,给了奎尼丁后应停用地高辛,不宜同用。对新近发生的房颤,奎尼丁复律的成功率为70%80%左右。上述方法无效时改用电复律。复律前纠正心力衰竭(心衰)低血钾和低血镁,且不得存在QT 间期延长。奎尼丁晕厥或诱发扭转型室速多发生在服药的最初 3d 内,因此复律在医院进行。 2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 (Ia):有片剂和注射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也用于预激缩合征房颤合并快速心率,或鉴别不清室性或室上性来源的宽 QRS 心动过速。它至今还是常用

3、药物,但在我国无药供应。 治疗室速成先给负荷量 15mg/kg,静脉注射(静注)速度不超过 50mg/min,然后以 24mg/min 静脉滴注(静滴)维持。为了避免普鲁卡因胺产生的低血压反应,用药时应有另外一个静脉通路,可随时滴入多巴胺,保持在推注普鲁卡因胺过程中血压不降。用药时应有心电图监测,应用普鲁卡因胺负荷量时,可产生 QRS 增宽,如超过继续使用。静注普鲁卡因胺应取平卧位。口服曾用于治疗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或预防室上速或室速复发,用药为 0.250.5g、1 次/6h,但长期使用可出现狼疮样反应,已很少应用。3利多卡因(Ib):对短动作电位时程的心房肌无效。因此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给

4、药方法:负荷量 1.0mg/kg,35min 内静注,继以 12mg/min 静滴维持,如无效,510min 后可重复负荷量,但1h 内最大量不超过 200300mg(4.5mg/kg)。连续应用 24-48h 后半衰期延长,应减少维持量。在低心排血量状态,70 岁以上高龄和肝能障碍者,可接受正常的负荷量,但维持量为正常的 1/2。毒性反应表现语言不清、意识改变、肌肉搐动、眩晕和心动过缓。应用过程中随时观察疗效和毒性反应。 4美西律(慢心律)(Ib):利多卡因有效者口服美西律变可有效,起始剂量 100150mg、1 次/8h,如需要,23d 后可增减 50mg。宜与食物同服,以减少消化道反应。

5、语音不清、视力模糊等。有效血浓度与毒性血浓度接近,因此剂量不宜不定过大。 5莫雷西嗪 (monricizine) (Ic ):房性室性心律失常都有效,剂量 150mg、1 次/8h。如需要,23d 后可增量 50mg/次,但不宜超过 250mg、1 次/8h。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眩晕、焦虑、口干、头痛、视力模糊等。 6普罗帕酮(心律平)(Ic):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口服初始剂量 150mg、1 次/8h,如需要,34d 后加量到 200mg、1 次/8h。最大 200mg、1 次/6h。如原有 QRS 波增宽者,剂量不得150mg、1 次/8h。静注可用 12mg/kg,以 1

6、0mg/min 静注,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140mg。副作用为室内传导障碍加重,QRS 波增宽,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诱发或使原有心衰加重,造成低心排血量状态,进而室速恶化。因此,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室内传导障碍者相对禁忌或慎用。 (二)II 类药物 1艾司洛尔(esmolol):为静脉注射剂,250mg/ml,系 25%乙醇溶液,注意药物不能漏出静脉外。主要用于房颤或房扑紧急控制心室律,常用于麻醉时。用法:负荷量 0.5mgkg-1min-1 静滴 4min,在5min 内末获得有效反应,重复上述负荷量后继以 0.1mgkg-1min-1 滴注 4min。等重复一次,维持量增加 0.05mg。

7、一般有超过 0.2 mgkg-1min-1,连续静滴不超过 48h。用药的终点为达到预定心率,并监测血压不能过于降低。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用法 2其他 受体阻滞剂: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也可减少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减少室速的复发。口服起始剂量如美托洛尔 25mg、2 次/d,普萘洛尔 10mg、3 次/d,或阿替洛尔(atenolol)12.525mg、3 次/d,根据治疗反应和心率增减剂量。 (三)III 类药物 1胺碘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促心律失常反应少。静注负荷量 150mg(35mg/kg),10min 注入,10-15m

8、in 后可重复,随后 11.5mg/min 静滴6h,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 0.5mg/min。24h 总量一般不超过 1.2g,最大可达 2.2g。主要副作用为低血压(往往与注射过速有关)和心动过缓,尤其用于心功能明显障碍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口服胺碘酮负荷量 0.2g3 次/d,共 57d,0.2g,2 次/d,共 57d,以后0.2(0.10.3)g,1 次/d,1 次/d,维持,但要注意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此药含碘量高,长期用的主要副作用为甲状腺功能改变,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在常用的维持剂量下很少发生肺纤维化,但仍应注意询问病史和体检,定期摄胸片,以早期发现此并发症。服药期间 QT 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一般不是停药的指征。对老年人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胺碘酮进一步抑制窦房结,窦性心经11.2mg;或地高辛 0.1250.25mg、1 次/d 口服,用于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洋地黄类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足之处为起效慢,对体力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时的心室率控制不满意。必要时与 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同用,但要注意调整地高辛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