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20238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外语教学与研究李 璐 约 6934 字摘要: 本文作者以调查问卷、面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浙江财经学院 80 名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 2) 如果存在差异,则进一步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在策略使用的广度和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与他们的二语习得水平相关。关键词: 大学英语学习者 学习策略 性别差异1.引言随着外语教学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教育者和研究者们开始将目光和研究方向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方法的研究转移

2、到学习者的研究。此前曾出现各种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及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等,在实践中的运用却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了对学习者个体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其中一项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有效地获取、贮存、检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种计划、行为、步骤、程式等,即为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束定芳、庄智象,1996) 。国外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Rubin 对外语学习成功者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具备相类似的心理

3、特征并采用相近的学习方法。Chamot,Cohen,Oxford 等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涉及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外语学习善学者和不善学习者的差异、策略使用和外语习得水平的相关性及学习策略培训等方面。针多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现状,我国许多学者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目前我国的研究集中于: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英语学习策略和习得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外语学习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策略使用差异的调查,英语学习各项技能的策略使用情况,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动态的调查以及学习策略的培训尝试等(丰玉芳,2003;王奇民、王健,2003,吴霞、王蔷,1998;文秋芳,2001)

4、。众多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年龄、认知风格、性别、个性和情感因素等均能影响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本文着重调查不同性别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内在原因。基于前人调查实验的基础上,笔者采用 Oxford 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实验对象为浙江财经学院的 80 名学生。希望该项调查能对其他从事学习策略研究的学者和一线的外语教师有参考作用。2.研究方法2.1 调查背景和目的根据笔者对浙江财经学院某届 80 名学生进校时的高考成绩和经过两年大学学习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统计,女生的英语平均成绩高于男生的英语平均成绩。研究对象是来自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和

5、信息学院的 80 名学生,其中男生 41 人,女生 39 人。根据他们入校时的成绩,女生的高考英语平均成绩为 102.2,男生的高考英语平均分为 98,女生高出男生 4.2 分;在他们入校两年后参加的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女生的平均成绩为 76.5,男生为 64.5,女生高出男生 12 分。其中高考英语成绩差距稍小,主要因为入学时根据高考成绩进行过筛选,选取成绩相近者入校。但是经过两年在校学习后,在由同一教师任教,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相近的情况下,男女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可以说是非常大。虽然学习者的学习潜能、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及个性特征等均可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但是本文将着重于探讨:1)在学习策略的使

6、用上不同性别是否存在差异,以及 2)差异存在的深层原因。2.2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浙江省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和法学院的 80 名学生,其中男生 41 名,女生 39 名。发出问卷 80 份,收回有效问卷 70 份,其中男生问卷 34 份,女生问卷 36 份。2.3 调查工具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自我陈述和教师课堂观察三种方式。调查问卷的设计基于 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 ” ,要求学生对每一项给出“几乎完全符合(5) ,通常符合(4) ,有时符合(3) ,有时不符合(2)和几乎不符合(1) ”五个程度选择,将数据输入电脑,用社会科学院统计分析软件包(SPS

7、S)计算描述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情况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用 T 检验比较男女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是否显示明显差异。课外教师根据学习成绩,即成绩优异者,中等学生和成绩较差者中各指定几名男女学生进行自我陈述,以发现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导致男女性别在英语学习上的差异。为防止学生陈述偏离实验目的,研究者事先布置问题,约束学生的陈述范围并给予一定时间让研究对象进行思考。同时,教师在课堂通过课堂提问、课内测试、语言游戏、课堂演讲等方式观察在二语习得和语言输出上男女生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3.结果和讨论由于本文在涉及调查时采用五个等级的标准,Oxford 将使用率在 2 以下归为低频率使用策略,2.53.4 为中等频率

8、,3.5 以上为高频率使用的策略。笔者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按照性别进行分类整理,所得结果如下:3.1 男女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从表 2 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t 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o.ooo,p0.05 就可以得出结论,男女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具有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3.1.1 总体上来说,女生更高频率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图片如表 2 所示,除补偿策略外,其它几项策略的 t 值均显示显著差异。男生除较高频率使用情感策略,其他几种策略的使用频率均低于女生。先前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大多发现二语习得的水平和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存在一定的关联,通常情况下,英语学习成功者比非成功者更频繁地运用更多种

9、类的学习策略(Oxford,1995) 。此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显示女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明显高于男生,相对应的她们的英语成绩普遍优于男生。但是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为什么男女生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可能在于两性本身的心理因素、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及不同的社会责任感。男生通常反映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延续自己既已形成的学习习惯,不太善于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输入的学习方法。在笔者进行调查的两个班级中均发现一定数量的男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背诵字典或做四级考试实考试题,而很少参与班级的英语活动。相反,这种情况在女生中就不太普遍。她们更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大的帮助,因此她们更乐于接受

10、一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的学习中。另外,调查者在与学生访谈时发现,大多数男生英语学习的功利性很强,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女生的情况则好得多,60%的女生希望能学有所用,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她们更注重英语各项技能的学习,尽管也有 30%的女生认为四六级考试对她们的压力非常大。除此之外,男生还认为相对较多的社会活动也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3.1.2 男生更擅于运用情感策略。情感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调查中发现,男生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毅力”这一项中平均使用频率高达 4.08,属于高频率使

11、用的策略,而女生该项的使用频率仅为 3.17。由此可以看出,男生更注重塑造个性锻炼毅力,同时“经常鼓励自己不能泄气” (3.5) , “注意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调节”(3.29) 。目前在中国,许多用人单位把四级证书看作是基本通行证,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英语,这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这又使得英语学习失去某些乐趣而更多的是一种目的和现实的无奈。对学生而言,尤其是男生,英语学习再无趣再无效果也是一个必须啃的硬骨头,所以他们高频率地使用情感策略倒也不难理解。3.1.3 女生要比男生较多地使用记忆策略。在 Oxford 调查表中所列的几项记忆策略中,女生反映出显著的高频率使用率,平均使用频率为 3.

12、12,而男生仅为 2.72。在女性学习者中,记忆策略是仅次于情感策略的一个广泛使用的策略。而在男性学习者中,它不仅远远地低于情感策略,甚至还不及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表 3 的统计结果也证明在几项记忆策略中,t 值显示显著差异。女生尤其高频率地使用“反复记单词”和“通过音标记单词” ,平均使用频率分别为 3.72 和 3.64,而男生仅为3.46 和 3.04。男生不太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是否是因为他们认为“死记硬背”不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根据笔者的课外调查,男生普遍并不否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他们认为男生较少地使用记忆策略主要是由于“课外英语学习时间较少,所以采取一些更高

13、明的方法” 。调查发现男生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平均每天不足 20 分钟,而女生则能达到 40 分钟。男生总是希望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好英语,所以他们更倾向使用一些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如他们更愿意“在课文中猜测词义” (3.5) , “在听英语时会跳过生词往下听” (3.67) 。女生在课外则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外语,并且更善于使用各种记忆策略,如“联想到同义词或反义词” (2.94) ,“通过上下文记单词” (2.97)等,使用频率都大大地高出男生的 2.5和 2.42。虽然高频率地使用记忆策略,如反复记单词和通过音标记单词等,并不能必然产生较好的学习结果,一些学习不成功者也反映出大量地、经常性

14、地使用这一方法,但同样可以说明的是较多地采用一些语言学习的补偿策略通常并不导致有效的语言学习。3.1.4 男生在自主学习上更有主动性。图片过去的研究一致表明,高分者通常积极踊跃地参与一切可能对语言学习有益的活动,甚至自己创造学习语言的机会(文秋芳,2004) 。此次调查却表明,尽管男生在语言测试中的成绩低于女生,但是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却优于女生。男生更多地使用一些与主动性相关的认知策略,他们愿意“主动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小说”(2.582.44) , “课外主动听英语广播” (2.52.47) , “主动参加英语角或英语沙龙等活动练习口语” (1.831.78) , “尽量主动争取回答问题”

15、 (2.422.22) , “课外自己对自己说英语” (2.081.94) ,并更愿意“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来辅助英语学习”(2.542.48) 。对这一数据结果可以解释为与两性的个性特征有关,男生性格相对外向,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愿意接触各类事物,而女生则较为腼腆,对课堂和学校以外的事物接触较少。她们更专注于课内所学的知识,非常重视弄懂课文的每一处,使用频率高达3.36,相对于男生的 2.68;在说或写英语时,会“有意识地尽可能使用所学的新单词或词组” ,使用频率分别为 2.83 和 3.11,而男生的使用频率仅为 2.38 和 2.5。相反男生却对课堂以外的知识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这一心理

16、倾向也使他们的学习更有主动性。另外据笔者在课堂上的观察,课堂发言与性别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而与语言的水平成正比。语言水平较高伴随自信心的增强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在课堂表现比较活跃。课堂发言时,女生通常非常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准确性,包括语音、词汇和句子结构,但有时过多地关注语言形式反而限制她们内容阐述上的深度。男生更看重语言的意义,有强烈的表达倾向,尽管他们在语言使用上的局限会不时地阻碍他们的表达。3.2 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的相同点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呈现出许多学习策略上的差异,但他们之间不乏共同之处,现简要阐述如下:3.2.1 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高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涉及一些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等,我们可以将其划归到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包括信息输入和输出,并加以练习、分析和推理等,属于直接策略。男女学生都反映出更多地采用管理策略可能与他们的年龄存在一定关系。作为成年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目的都非常明确,能较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