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690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适应与心理适应与心理一、适应的含义(一)什么是适应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二)适应的意义1、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2、适应主要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社会适应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生活方式的适应,包括对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的适应;(2)社会态度的适应,包括政治态度、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友谊观、爱情观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3)社会角色的适应,主要指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与发展;(4)社会活动能力的适应,包括生活、学习、交往、工作、劳动、休

2、闲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5)社会法制与道德观念的适应,主要指维护社会安定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方面的行为规范。二、适应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适应的过程,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环节是最基本的:1、需要:发展的内部动力。个体原有发展水平与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最原始的动力源泉。需要本身的产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影响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将其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大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又可以把它分为自然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三种。从适应的角度看,通常可以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两种。然而,不管怎样分类,适应

3、的过程始终是从需要的产生开始的。实际上,适应本身也是人的一种需要,是人终其一生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需要。2、阻挠:适应状态的破坏。阻挠是指个体不能利用已有的行为习惯来满足自己某些需要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都出现在环境发生了变化,主体遇到了新的问题情境的时候。阻挠现象出现时,人们一般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紧张与焦虑感。阻挠的产生实际上意味着主体原有的适应状态已被打破,其原有的行为模式与新的需要之间发生了矛盾,从而产生了新的不适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改变自己原有行为模式的动机便会应运而生。3、尝试:满足需求的努力。为了改变不适应的被动局面,人们在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参照的情况下,便会做出各种努力,采取各

4、种方式来进行积极的尝试。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基本2上属于试误学习的性质,是适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人的试误学习与动物的试误学习有本质的不同:动物的试误学习只是一种盲目的尝试,充其量也只是得到及时强化以后才能形成的稳定的条件反射;而人的试误学习则是经过认真思考、有一定理论假设作指导的理性的行为,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创新色彩。在尝试过程中一旦取得了成功,被肯定和巩固下来的就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行为本身,而且包括行为背后的理性思考,特别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概括与升华。(4)重新适应:恢复新的平衡。经过一番尝试,找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人们新的需要就可以得到满足,原有行为模式与新的需要之间

5、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曾经有过的不平衡状态重新恢复了平衡。这意味着,一次不适应的问题已经解决,主体可以重新回到适应状态之中。只是这种状态仍然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被新的不适应现象重新打破。这种不适应适应不适应状态的循环往复,就是适应过程的规律性表现。三、适应的心理机制皮亚杰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但只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说明适应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在解释社会适应中一些复杂的适应过程时,有必要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说明。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可表述为以下模式:这一模式表示,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中间,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

6、为选择三个环节。 1、认知调节。是适应过程的起始阶段,它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1)外部评估。外部评估是认知调节的第一个阶段,指主体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中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能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新的角色期待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2)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指主体在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进一步的了解与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在自我监控系统的参与下,自我评价和自我意不适应认知调节外部评估内部评估态度转变行为选择

7、重新适应同化顺应3向重新调整的过程。具体包括对因外部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状态的估计,对不适应现象的归因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应对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由外部评估到内部评估,这是认知调节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对认知调节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2、态度转变。认知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都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态度的改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动力系统和反应倾向的调节,这是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背景条件。3、行为选择。行为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与决策的过

8、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方式的调整与改变。行为方式的重新选择是以认知的调节与态度的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主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消极的,那么行为方式也会是消极的。在这一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调节方式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大学生的角色与环境变化大学生的角色与环境变化一、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一、大学生角色的转变(一)角色所谓“角色” ,是人在社会行为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它客观地规定了一个人的活动范围、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以及行为方式等。 (二)大学生角色的转变1 角色意识的转变大学新生

9、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成为大学生,这是客观事实,但相当一部分新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角色意识还停留在中学生这一层次。这种角色意识的滞后性,妨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角色意识的转变关键是角色责任的转变,大学生的称号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体现,更是一种神圣责任的象征。2、角色位置的转变。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进入大学,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3、角色行为的转变。角色行为的转变是

10、角色转变的关键。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而且各高校还相应地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大学新4生应认真学习,尽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大学生这一新的人生角色的要求。二、环境变化二、环境变化(一)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范围等方面。1、从生活方式上看,中学生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除了学习外,凡事不用操心。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要靠自己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是个挑战。2、从生活习惯看,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

11、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经济上安排不当等,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3、从生活范围看,中学生生活领域较窄,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由于高考的压力,学习成了生活的中心内容,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进入大学犹如从“小天地”来到“大世界” ,丰富多才的校园文化生活使新生目不暇接,生活的领域大大拓宽。(二)学习生活的变化学习生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1、从学习任务看,中学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而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专门技能。2、从学习内容看,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经典的、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习科技最新发展的成果。学习内

12、容多、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3、从学习方式看,中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堂讲授、灌输为主,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靠做题,各个教学环节老师安排的具体,督促检查严格,学生对老师依赖大。大学学自主、研究性学习,课堂讲授的时间相对少,学生自己安排自习、阅读、钻研学问的时间较多,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管理制度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法与管理系统方面。1、从管理方法上看,中学时代,学校、老师对学生采取直接管理,事事由老师安排。大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许多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2、从管理系统上看,中学的管理都是通过班主任实施。大学的管理属于“全面” 、

13、“网络管理” ,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如思想教育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四)人际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交往的方式与对象、人际交往的要求等方面。1、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的含义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的含义比较狭窄,只是友谊或亲密关系的一种扩展。而一旦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就不再那么单纯。复杂的交往环境,决定了新型的人际关系不能仅以个人的好恶而定,必须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和保持协调的关系。52、从人际交往的方式与对象看,中学时代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天天与学生见面,饥饱冷暖、学习成长样样关心

14、,父母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但到了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素昧平生,重新组成新的班级,生活在同一个宿舍,脾气习惯各不相同;师生关系也不像中学那么密切,有时甚至几天见不到班主任、辅导员;远离父母难诉衷肠。由于生活领域的扩大,交往的场所扩大到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3、从人际交往的要求看,中学生大多依赖性较强,不善交往,有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对友谊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新的伙伴,新的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地、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社会化要求急速提高,对友谊与爱情的渴望强烈。大学生适应的问题与调适大学生适应的问题与调适一、大学生适应的问题 (一)生活环境不适导致压力过大。陌生的生活环境如生活

15、习惯、气候等方面的差异会给新同学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从而形成心理问题。另外,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大学女生攀比衣着打扮,大学男生抽烟饮酒,同学之间过生日以及郊游等消费逐渐上涨,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情况对于部分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大学生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如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还会引发违法行为。(二)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惘。中学阶段为了升入理想的高校,努力学习,虽身心疲惫但目标十分明确。进入大学后,原来的的理想实现了,而新的目标和动力尚未找到,所

16、以,大学生活反倒显得失落和茫然。加上,多数学生高考填的志愿多半不切实际,导致近半数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缺乏生活目标,从而得过且过” , “学习上提不起兴趣,考试pass 即可” 。在高层次目标尚未建立之前常出现情绪低落、彷徨迷失的现象在大一新生中并不鲜见。(三)自我地位改变导致评价失调。经过高考拼杀的大学新生,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人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在强手如林的新的班集体里,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会在一些大学新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同时,高考过后,大家从埋头学习中抬起头来,第一次有机会能够看清彼此,才猛然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原来除了学习成绩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差距。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己不如人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因为服饰落伍,或因为浓重的乡音,或因为孤陋寡闻,方方面面难免有使人相形见绌的感觉,总感到“见人矮三分” 。于是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在某些学生身上就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6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