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638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时政热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政热点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队伍伍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 2015 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200万人。到 2020 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300 万人。主要举措: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加强社会工作

2、者队伍职业化管理。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政策措施。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2中国每年培养社工约万人 专业社工人才奇缺2010-06-24 来源:公益时报 2010 年 5 月 30 日,深圳富士康 N 连跳事件发生后,200 余名深圳社工紧急入驻富士康。本报 6 月 1 日观察版报道富士康事件折射专职企业社工紧缺一文中表明:企业资本积累对于企业社工有巨大诉求,我国企业社工现

3、状却不容乐观。而事实上,不单企业社工,我国的专业社工在总体上就存在巨大缺口。河南省 7800 人争考“社工证”专业社工缺口至少万人、 万名社会工作者赶考职称社工师缺口超万人、 东莞社工专业化缺口大,民政局拟引入专才从媒体报道中可发现,我国各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都处于匮乏状态。据了解,虽然全国目前有 200 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社工人才约万人,但仅有不到半数的学生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学者指出,社工与义工的不同之处,不在于是否接受报酬,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助人自助的心灵,一个为弱势群体奉献一生的志愿,而社工的价值体现就在于职业性、专业化。社工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缓

4、冲器,将成为未来整个社会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未来 10 年,社会工作范围逐步扩展到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就业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社会行为矫正、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等方面,对社工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大。记者了解到,在西方,每千人中就有 2 至 2.5 名社会工作者,按此标准,我国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 300 万人。而实际上,我国目前在职的社会工作者只有 100 万人左右。其中,已经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不到 4 万人。 人才培养任重道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远“专业社工少主要是因为科班出身的学生都转行做了其他,我国现在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至少有 20

5、0 所,每年的科班毕业生不是小数目,但从事本行业的却很少。 ”张立芳告诉记者,自己的大学同学多数在国企、事业单位或外企工作,56 名同学 5 年下来仍从事社会工作的不到 10 人。“不稳定、待遇低肯定是重要原因。像东莞和深圳的社工师工资在全国都处于偏上等,初级社工师每月到手的工资不过三千多块钱,没有资格证的更少些。那么其他省份一般都是两千、一千多,属于低收入群体。 ”“并且其他很多地方社会工作者工作的执行标准还很模糊,许多学弟、学妹跟我抱怨,要么每天在居委会陪大妈聊天,要么去监狱慰问演出,他们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通常工作半年就会跳槽。 ”张立芳解释说。2010 年 6 月 9 日,有媒体报道称

6、天津市的“正牌”社工不足一成,并且普遍学历低不专业。很多在职的年轻社工都把希望寄托到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上,希望“职业资格证能让自己的职业道路走上正轨,对工作有所帮助”。针对这一现象,骆冰表示:“相关部门应该把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做为一个契机,借此来完善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让社会从业者的从业标准更为科学,并建立有效的晋升体制和福利待遇体制。 ”同时,骆冰透露:深圳市政府今年将新增社工 400 余人,主要集中在司法、教育、工青妇等领域和项目。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范燕宁表示,社会工作是个“专业化的助人”职业。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专业社工的需

7、求也在增大,未来 5 至 10 年,我国将建立庞大的社工队伍,势必提高社工的地位,改善社工待遇。好消息是,只半个月前,6 月 6 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社会工作位列 12 项重大人才工程,提升社会工作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被列为重点。无疑,这为我国未来社会工作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3 时事热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哪?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其中最关键的突破点又在于放宽或取消对服务业的政策管制,并大力促进其发展。

8、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体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能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对于许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个冬天显得有点寒冷。当有的大学生得知自己应聘的单位共收到成千上万份报名简历的时候,在心头笼罩已久的就业阴影,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压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上世纪 90 年代下半期开始,大学生就业就开始成为难题,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十多年过去了,难题没有缓解,反而越积越重。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

9、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眼下,在签约高峰的秋冬两季过去之后,不少学生还在为何去何从愁眉不展。如今寒冬正在逐渐远去,但就业的春天在哪里呢?大学生就业市场之所以冰冻不减,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在于产业结构: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中,传统制造业和农业占了较大比重,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则发展相对滞后。前者提供的是大量的体力劳动岗位,后者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脑力劳动岗位。大学生的比较优势在于从事需要较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脑力劳动。而在体力劳动领域,大学生并不具备竞争优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10、,在于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其中最关键的突破点又在于放宽或取消对服务业的政策管制,并大力促进其发展。服务业占 GDP 的比例,美国是 80%以上,日本是 65%,印度也达到 50%,而我国仅为 40%左右。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现状,一方面降低了该行业提供脑力劳动岗位、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缺少发达的服务业特别是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使我国的传统制造业迟迟未能升级换代成现代制造业,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脑力劳动者就业市场的发育。只有放开对服务业的政策管制,让资源自由地流入这一领域,并以政策手段引导其健康发展,通过服务业的发展

11、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体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能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国体制内的一部分工作岗位被长期冻结,后来者很难得到进入和参与竞争的机会。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一旦进去之后就等于进入了终生保障的“保险箱”,被淘汰、辞退的比例比较低。这样起码存在三方面的弊端:一是由于竞争遴选机制缺乏,而难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二是由于缺少外来的竞争压力而导致消极怠工、效率低下等弊病产生;三是对于新增劳动力而言,减少了参与竞争的机会。解决这一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根本的途径在于

12、建立开放性的用人机制,建立完善人员进入机制、责任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给予新增劳动力更多的竞争和进入机会。从而既有利于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为就业市场注入活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第三个原因,是围绕就业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大学生就业由国家包分配过渡到自主择业之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从政府、学校到用人单位,都缺少有效的机构或者手段,去指导、协调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衔接。由于缺少业务指导、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供需渠道,用人单位的招聘和大学生的择业都带有盲目性。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方面的指导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是主管部门方面,应有机构常规性地收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信

13、息并定期发布,也应有机构对短期、中期、长期的人才信息进行统计预测,并据此指导大学的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其次是在大学的教学安排方面,包括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与市场需求、就业状况相脱节的问题都相当普遍。再次是很多用人单位,都缺乏与高校之间的常规性供需渠道,其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无法顺利到达供给方。最后是学生方面,虽然疲于奔命的“考证族”大有人在,但真正懂得结合自身特点、市场需求和行业状况进行职业规划,有方向、有目标、有步骤地发展自己的学生并不多见。虽然每年在大学生择业的高峰期间,各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举办人才招聘会和组织各种考试等等,但由于缺乏指导协调和信息交流,涉及的各方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大大降低了供需成功衔接的几率。所以,围绕就业加强制度建设显得急迫而重要。要通过制度建设将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都动员起来,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得到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发布、传播和利用,在信息的指导下逐步实现供需平衡和供需衔接。同时,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教学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并使学生得到职业规划的指导、培训和服务,从而提高择业的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