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复张性肺水肿及文献复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6310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术期复张性肺水肿及文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围术期复张性肺水肿及文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围术期复张性肺水肿及文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术期复张性肺水肿及文献复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术期复张性肺水肿及文献复习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563003) 朱昭琼一病例摘要: 例 1男性,22 岁,因开放性胸外伤 25 天,拔除胸腔引流 10 天,伴进行性呼吸困难 转入我院。胸片示:左全肺萎陷。于 2006 年 2 月 23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胸膜剥脱术, 入手术室时安静,血压 12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 90 次/分,律齐,呼吸 20 次/分,自主呼吸空气时 SpO2 90%,面罩吸氧 SpO2 98%。麻醉诱导顺利,插右双腔支气 管导管,手术历时 2 小时,顺利。术中间断小潮气量双侧供氧,生命体征平稳,胸膜剥脱 后直视下见左肺复张

2、好。关胸时左支气管涌出大量淡红色液体,疑复张性肺水肿 (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 。处理:间断吸引,清除分泌物;地塞米松 10mg+20mg(共 30mg),速尿 20mg 静脉注射;PEEP 7 cmH2O。30min 后分泌物逐渐减少, 心率 79 次/分,SpO2 99%,更换单腔气管导管送 ICU,生命体征平稳,8 小时后拔管气管导 管,目前患者已康复。 例 2男性,37 岁,诊断:左血气胸(肺压缩 90%),即行左开胸探查+引流术,手术顺 利,生命体征平稳,术毕搬动病人到推车时,血压 75/60 mm Hg,皮肤湿润,心率 170 次/ 分,S

3、pO2 88%,左肺呼吸音较低。气管内吸引少量白色分泌物。床旁片示:左肺完全复张, 左肺下部密集斑片状、云絮状阴影。考虑为肺复张后肺水肿,立即给予吸氧,西地兰,速 尿,PEEP 等,4 小时后逐步缓解。 例 3、4,诊断:肺大泡。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手术,手术结束 2 小时气管内少 量粉红色分泌物,SpO2 90-93%,考虑复张性肺水肿,经吸氧、利尿、PEEP、肾上腺皮质激 素等处理后好转。 二RPE 发病机制 RPE 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萎陷在肺迅速复张后所发生的非心源性急性肺水肿,多 见于气、液胸患者经大量排气、排液之后。1978 年 Sewell 等用 30 只山羊建立

4、 RPE 模型,认为 REP 发生率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即危及生命。 RPE 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有作者认为,肺萎陷的时间和程度、肺复张的速度、 胸腔引流过程中使用负压吸引以及年龄是复张性肺水肿的主要诱发因素。肺动脉压只相当 于体循环压的 1/6,肺循环是一个低压系统,其血管紧张性较低,管壁薄,易受血管内外压差 的影响,血管可被动地扩张或萎缩。因此,肺萎陷对肺循环的影响相对较大。肺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表面活性物质丢失、肺动脉压的改变是 RPE 的致病因素。其中,肺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是主要原因,原已萎陷的肺组织快速膨胀,在肺泡周围形成负压,作用于肺萎陷时 因缺氧而受损的毛细血管,更促使

5、体液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和组织间隙,导致 RPE。肺毛 细血管和肺泡膜可能由于肺内低氧区再灌注及再通气时,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造成损害, 亦造成通透性增加。另外,缺氧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活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增高,导致肺血 管内液体向肺间质和肺泡移动而发生肺水肿。肺血管机械性压迫,而复张后又发生机械性牵 拉或扭曲,使血管内皮细胞遭受损害,亦增加其通透性,因此缺氧和快速复张是造成 RPE 最 直接的原因。有报道,肺萎陷 3 天发生率 17%,78 天后为 85% 。 三RPE 的诊断: RPE 临床少见,及时而准确地诊断 RPE 非常重要,Rozenman 等报道其临床发病率为 0.9%。临床表现

6、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散在湿性罗音,影 像学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状或片状模糊阴影,可以全肺或局部发生。RPE 的诊断并不十分困难,一般来说根据:(1)有导致肺萎陷的原发、继发因素;(2)治疗后肺复张,即 刻或 1h 内,最迟不超过 24h 出现剧烈咳嗽,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同时伴有呼吸困难、 紫绀、血氧分压下降等缺氧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罗音;(3)胸片上患侧肺组织复张 并有斑片状模糊影。(4)相关检查提示血液浓缩,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便可以确诊。 但临床上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完全相符,特别是症状较轻,X 线表现被原发 病表现“掩盖”者应高度重视

7、,以防误诊或漏诊。本报告围手术期发生的 4 例 RPE 即根据 上述特征而诊断。 四RPE 抢救、治疗措施 、预防 RPE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氧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关键是保持 呼吸道通畅,尽快纠正低氧血症。轻症患者经高浓度吸氧(46L/min),适量应用糖皮质 激素(地塞米松 0.250.5mg/kg)可改善。对于有严重低氧血症及大量泡沫痰患者应尽早 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及时吸痰,应用 PEEP、糖皮质激素、强心剂(西地兰)、利尿剂 (速尿),镇静剂(安定)、氨茶碱、东莨菪碱、升压药(多巴胺)、血管扩张药(酚妥 拉明)等治疗,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的有效控制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

8、稳定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静脉点滴、雾化吸入沐舒坦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分泌,对 RPE 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RPE 特征性改变多在 57 天内完全吸收,只要早期处理得当,RPE 绝大多数可 治愈,误诊、漏诊及延误治疗是导致 RPE 治疗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有报道即因漏诊而导致 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病例,教训深刻。如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上述 4 例因及时诊断并治疗, 无不良后遗症发生。 同 RPE 的治疗相比,围手术期预防 RPE 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手术中操作轻柔,双肺间 断小潮气量开放,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0.20.5mg/kg; 尤其对心肺功能差患者,负压 不宜超过 10cmH2O 等,均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手术的迅速发展, 因 VATS 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容貌影响小等优点而受到愈来愈多患者与术者的欢 迎,不能忽视该手术后萎陷肺复张过程中及复张后 2 h 内少数患者可产生复张性肺水肿这一 严重并发症。本报告中 2 例即发生在 VATS 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