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816302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新课程要求下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福州第十五中学 代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理念、学科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

2、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究不仅是相当重要而且是势在必行。下面我就一节高中数学网络模式教学的公开课,谈谈我对高中数学网络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一、函数 y=Asin(wx+)的图象的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 通过对函数 y = Asin(wx+) (A0,w0)图象的探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函数图像各种变换的内在联系。2. .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之美。教学重点:函数 y = Asin(wx+)的图像的画法和设图像与函数 y=sinx 图像的关系,以及对各种变换内在联系的

3、揭示。教学难点:各种变换内在联系的揭示。教学用具:三角板、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五点法”作函数 y=sinx 简图的步骤,其中“五点”是指什么?(多媒体演示)(二)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接触过形如 y = Asin(wx+)的函数,它在实践中有很多用处,例如,单摆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y 与时间 x 的关系、交流电的电流 y 与时间 x 的关系等都是形如 y = Asin(wx+)的函数,它们的图象和正弦曲线很相似。 (多媒体演示)那么函数 y = Asin(wx+)(a0,w0) 的图像和函数 y = sinx 的图像有何关系呢?(学生自主:课外链接)(三)尝试探究1. . 函数 y

4、= Asin(wx+)的图像的画法。为了探讨函数 y = Asin(wx+)的图像和函数 y = sinx 图像的关系,我们先来用“五点法”作函数 y = Asin(wx+)的图像。的简图例:作函数)631sin(2xy解:设 Z= x -,那么 2sin(x -)= 2sin,x=3(Z +) ,分别取 z = 0,31 6 31 6 6,2,则得 x 为,。2 23 2 227 5213列表x2 227 5213x -31 6 02 23 2sin(x -)31 6 010102sin(x-)31 6 02020描点作图。(图略)2. . 参数 A、w、 对函数 y = Asin(wx+)

5、图象的影响。(一)探索 对 y=sin(x+)的图象的影响之之之之之之之sinx=y之) 3+sin(x=y)之1 (察(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得到)之之之之之之之sinx=y之) 3-sin(x=y)(2观察(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探讨)总结: 对 y=sin(x+)的图象的影响(多媒体演示)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的点向左(当 0 时)或向右(当 0)对 y=sin(wx+)的图象的影响之之之之之之之) 3+sin(x=y之)3+sin(2x=y之之(1)(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探讨)之之之之之之之) 3+sin(x=y之) 3+ x21sin(=y之之(2)(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探讨)总结:w(w0)对 y=sin(

6、wx+)的图象的影响(多媒体演示)是把 y=sin(w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缩短(当 w1 时)或伸长(当 w0)对 Asin(wx+)的图象的影响之之之之之之之)3+sin(2x=y之) 3+3sin(2x=y之之(1)(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探讨)之之之之之之之) 3+sin(2x=y之) 3+sin(2x31=y之之(2)(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探讨)总结:A (A0)对 y=Asin(wx+)的图象的影响(多媒体演示)是把 y=sin(w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纵坐标伸长(当 A1 时)或缩短(当0,w0)的图像可以看作是先把 y = sin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左(0)或向右(1)平移|个单

7、位,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w1)或伸长(01)或缩短(00,w0)的图像的画法,了解了函数 y = Asin(wx+)中参数 A、w、 对函数 y = Asin(wx+)图象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图象变换由 y = sinx 的图象经过平移变换、周期变换、振幅变换得到 y = Asin(wx+)的图象注意:平移变换、周期变换的顺序的先后对所得函数图象的影响(六)作业评价P57习题 1.5A 组 2、3 板书设计:函数 y=Asin(wx+)的图象 1. 函数 y = Asin(wx+)的 图像的画法。例:作函数 y = 2sin(x -31)的简图6“五点法”2参数 A、w、 对函数 y =

8、Asin(wx+)图象的影响 对 y=sin(x+)的图象的影响w(w0)对y=sin(wx+)的图象的影响A (A0)对y=Asin(wx+)的图象的影响3探索如何利用图象变换由 正弦函数 y=sinx 图象得到函 数 y= A sin(wx+)的图象平移变换周期变换振幅 变换课后作业二、高中数学网络教学能更好的凸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等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能较好的

9、实现这些教学理念。1、网络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来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 ,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让学生能快速的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中去。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应用物理学中的电流问题进行引入,使用视屏演示电流的过程不仅比课本上单纯的文字引入更加具体生动,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看到现象的本质,更能让学生接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2、网络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拓展数学视野,

10、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高中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对三角函数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浏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课本外的相关内容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学好数学的必要。3、网络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在统一的课本指导下教师比较难实现对学生的个性要求,学生很难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在网络环境的教学下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个其它教学模式很难解决的问题。例如:本节课程的设计能让学生从不同的学习环境

11、中进行自己适合的选择,本节课程我设计了三种探索模式:(1)探索 对 y=sin(x+)的图象的影响(2)探索 w(w0)对 y=sin(wx+)的图象的影响(3)探索 A (A0)对 Asin(wx+)的图象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学习基础进行探索,实现了学生的个体不同层次的发展。同时最后还有(1)平移变换振幅变换周期变换(2)周期变换平移变换振幅变换(3)周期变换振幅变换平移变换(4)振幅变换平移变换周期变换(5)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平移变换,这六种变换模式的探究,学生也是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分层次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其它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的。4、网络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

12、学能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同时能建构数学知识。探究数学、体验数学、建构数学培养创新意识离不开数学试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根本无法很好的实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试验中来,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几何画板等制图软件,对高中数学中很多解析几何部分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操作试验。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探究(1)探索 对 y=sin(x+)的图象的影响,总结: 对 y=sin(x+)的图象的影响(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的点向左(当 0 时)或向右(当 0)对 y=sin(wx+)的图

13、象的影响,总结:w(w0)对 y=sin(wx+)的图象的影响(是把y=sin(w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缩短(当 w1 时)或伸长(当 w0)对 Asin(wx+)的图象的影响,总结:A (A0)对1y=Asin(wx+)的图象的影响(是把 y=sin(w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纵坐标伸长(当 A1 时)或缩短(当1 时)到原来的 A 倍(横坐标不变) 。 )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于平时我们认为的教学重点问题学生能在自己操作确认的情况下能很好的掌握,同时对于“各种变换内在联系的揭示”这一难点问题学生也能一改以往的逃避现象,积极的进行试验探究。5、网络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14、能更好的体现竞争、协同、伙伴、角色关系。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中,对质疑问题不仅可以与同伴者(同学或老师)面对面“现实”地进行讨论和研究。也可以通过写字板块与远程的同学、老师或是在线者进行即时“远程在线”商讨。或是借助目前较通用的网络聊天室(Chatroom) 、QQ 聊天模式、BBS 站点论谈系统、电子白板等方式请教他人。也能通过组织、设计者制作的学习方案进行自行探讨,实现“虚拟”学习解答。同时,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探究任务的选择,这样就在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竞争、伙伴关系,在本节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也表现的格外积极好胜,出现了一种良好的竞争、协同环境。三、高中数学

15、网络教学的实施中的几点不足1、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制约了这类模式的推广,网络教学的设计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一节课都设计成网络教学模式似乎不太可能,同时如何让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或目标,进行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老师自身的能力问题,使得教学设计不能顺利的完成,或是设计的问题不适合探究等,使得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不能广泛的进行。2、学生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制约了探究过程的顺利进行,尽管在高一年级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在教学实际中,学生信息技术的薄弱极大地削减了他们通过网络开展研究、交流、发表心得的效率。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

16、术上花去大量的时间,学习活动的研究性反而被冲淡。此外,学生在信息技术上的个别差异也较大,因此,如何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顺利实施是今后重点考虑的现实问题。3、网络教学大部分是采用电脑操作,包括学生作函数图象,从而导致学生在作业纸上如何准确作出函数图象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实高中数学中还有很多知识点的教学上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基本能力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网络教学相对来讲就显得比较缺乏训练的力度。总之,网络环境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多媒体技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有丰富的共享的学习资源,学生能从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生动的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重大的作用,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我们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