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81374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课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复习教案复习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与事物之 间矛盾双方的联系,初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矛盾分析 方法的能力;更深入地进行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教育,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社会与 自己。 1.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识记的知识 (1)“对立“的基本含义。(2)“统一“的基本含义。(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2.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理解的知识 (1)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2)分析

2、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3)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别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5)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6)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2)用 “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3)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4)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3、辩证统一的原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5)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 解。 (6)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迸步。4.通过复习使学生提高能力能力的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从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人手,初步树立 “一分为二“的观点,学会对具体矛 盾进行具体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

4、践中的 若干重大问题,分析和思考学校生活及个人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在方法论意义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逐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 社会实践的能力。5. .通过复习使学生提高觉悟觉悟的方面学会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人对事求全 责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自己只看所长不见所短,急功诿过、“自我中心”等等;“一 点论“的思维方法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 “一分为二“的 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又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密切结合时代特征,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5、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一步坚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己经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所了解,但对这一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第2一次接触。本课从多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在讲述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时, 着重说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 “两手 抓“的问题;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联系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讲矛盾的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引导学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讲主次矛 盾及其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树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6、建 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如此等等。总之,邓小平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功的实践,都是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办事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之下,学生对邓小平 理论就会理解得更深刻,从而使他们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接受和 信仰,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此而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为什么要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 方面证关系。 教学难点

7、教学难点矛盾的含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事物的性 质主要地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教学课型: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一、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这个问题由老师讲述)1.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方法的指导 下, 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回答事物为什么变化、发展、怎样变化、发展

8、 以及变化、发展的方向、道路等问题。本课的最后一框还是读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概括 和总结。因此,与第二课、第三课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由于本课内容具有十 分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现实的 指导作用,因而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历来都受到格外重视和普遍欢迎。2.2.本课的逻辑结构本课的逻辑结构引言承接第二课的发展观点,连用六个问句,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导入本课主题, 接着指出“我们应当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进行深入的、 具体的分析” 。从而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本课与第二课、第三课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课在唯物 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

9、 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内因 P119 外因 P119 量变 P127 质变P127 唯物辩证法 P141 形而上学 P1412.2.基本常识基本常识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P12212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P125126;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P130131;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P136;3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P137138; 两种发展观对立的表现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影响 P139;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分歧的表现

10、 P140141; 青年学生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P1412142。 3.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P122;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P129;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P133134;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P135136; 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形而上学是统一的 P142。 三三. .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话: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话:“富贵不淫,贫贱不能衣,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贱不能衣,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教师可根据情况对盂子的话适当加以解释。孟子的话意思

11、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学生议论后,教师讲解、归纳:大丈夫之所以成为大丈夫,是由坚强的毅力、清高的 品格、无畏的精神等内在因素决定的。而富贵、贫贱、威武都是外因,对意志坚强的大丈 夫是无能为力的。其原因就在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孟子的这段名言,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 . 一个人的进步过程中如何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一个人的进步过程中如何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 一个人进步过程中的内因主要是指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理想、志向、 进取精神、意志、毅力、勤奋、战胜困难。挫折、逆境的勇气等。一个人的进步快慢和程 度主要取

12、决于本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 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内在动力, 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即使是孪生兄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外因 虽相同,但进步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进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成绩有好有差。其关键 就在于每个人的基础、动力、进取精神、努力程度等内因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充分重视 内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著名的古训。在历史上,它鼓舞了无数仁人 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为个人的成长而努力。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各种学习和工作环境中

13、,一定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3.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人生道路上,顺利的境遇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 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 境的作用、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顺境、逆境都是外因。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 逆境的作用属于外因论。外因论完全到事物的外部去找原因,是完全错误的。关于外因论 的错误,我们可以用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例来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包括气 候、土壤、地形、水源、矿藏等)直接决定人类的体质、心理和道德,决定人口的分布、种 族的优劣、文化的高低、经济

14、的盛衰、国家的强弱,并由此决定各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 化。沙俄时代的一位学者叫做列夫梅尼科夫的就曾经说:“水是历史的动力”。其实不 管是水,还是气候,还是资源,任何地理环境都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原因。我们可以 看到许多国家的地理环境差不多一样,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有 的经济发达,有的不发达,差别非常大,用地理环境是无法解释这种差别的。就在同一个 国家,社会的变化是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就很显著的,而地理位置的显著 变化却需要若干万年。在若干万年内没有多大变化的地理环境,怎么能解释很短时间内的 社会巨大变化呢?我国一百多年前是封建性的大清帝国,1840 年后变为

15、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中,我国的 地理环境没有什么重大变化,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一样奔流,珠穆朗玛峰照样屹立 在西藏高原上,硬说这一百多年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变化,4岂不是天大的谎话? 因此,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当身处顺 境时,我们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遇到逆境时,我们也决不能悲观、 消沉,而要以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 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4.4. 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

16、起的质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 也能引起质变。 “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入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 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 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 操胜券。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 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教师可酌情选用。) 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 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 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 化,一个僵化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