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807242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2012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2010 年北京海淀模拟年北京海淀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 13 题。1. . 图中处河谷的成因是(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2. . 图中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3. . 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

2、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沉积岩岩层变化图,据此回答 46 题。4. . 在图中 a、b、c、d 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 A. abcd B. bacd C. cbad D. dcba5. . 在图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6. . 在图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B.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读图,回答 78 题

3、。7. .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8.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2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2010 年东北联考年东北联考)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完成910 题。9. .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 B. C. D. 10. .在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 B. C. D.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 1112 题。11. .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避开河谷 B.避开

4、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12.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沿河分布 沿交通线分布 沿断层线分布 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 C. D.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5 题。13. .图示、处中,最适宜建水库大坝的是() A.处 B.处 C.处 D.处 14. .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 A.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岭 D.背斜山岭15. .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 典型地貌景观的是()3A. B. C. D. (2011湖南湖南联联考考)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 1618 题。16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

5、层 17图中甲和丁两处可能都有含煤层和煤层气,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甲、丁两处最容易 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18若该地地表甲处为谷地,丁处为山岭,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19下图地质构造或地貌示意图明显错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 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 2021 题。20下列选项与图中、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

6、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21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 外力作用的结果(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22. 从成因上看,山地 M 属于 ( )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4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回答 2324 题。23. 该地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谷 C. 背斜成谷 D. 向斜成山24. 该地质构造 ( ) A. 便于储水 B. 便于储油 C. 上部岩层较老 D. 两侧岩层较新25. 下图中序号与选项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 A. a 是

7、变质作用,b 是重熔再生 B. c 是外力作用,d 是变质作用 C. 是岩浆岩,是沉积岩 D. 是沉积岩,是岩浆岩(创新题创新题)读下图,回答 2627 题。26. 若图示曲线为某谷地谷地地形剖面图,a、d、c 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d,说法可信的是 剖面处是背斜构造 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一般中午时 d 处气压略高于 a 处 深夜 c 处常吹山风A. B. C. D. 27. 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各点气压最高的点是 d 点 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 b 流向 d b、d 的相对高度等于 a、d 的相对高度 b、d 处于山脊上A. B. C. D.

8、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 C 为沉积物,B、F、G 为沉积岩,A、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 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回答 2829 题。28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A B C D5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F 处 B假如 C 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A 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 2 地向下打井开采 20122012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山地的形成)(山地的形成)1-3 答案:答案:1.D1.D 2

9、.B2.B 3.A3.A 解析:第 1 题,图中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碎易遭 侵蚀而形成河谷。第 2 题,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 侧显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 第 3 题,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4-6 答案:答案:4.D4.D 5.B5.B 6.C6.C 解析:第 4 题,沉积岩下层岩层年龄老,上层岩层年龄 新。第 5 题,此为断层,断层处很少形成河口三角洲。第 6 题,相对上升一侧常形成山地。 7. 答案:答案:B B 解析:

10、根据甲处岩层的弯曲方向不难看出,这儿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 8 答案:答案:A A . 解析:河谷一般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9-10 答案答案:9.C:9.C 10.A10.A 解析: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 中处是上升岩块。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是背斜构造。 11-12 答案:答案:11.C11.C 12.A12.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 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与河流有关。 13-15 答案:答案:13.A13.A 14.B14.B 15.D1

11、5.D 解析:第 13 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知处位于峡 谷口,内为一盆地,利于蓄水。第 14 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甲处是中部岩层老,两侧岩层 新,属背斜谷地。第 15 题,甲地区石灰岩广布,且属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故多喀斯特地貌, 图片中是溶洞,属此种地貌。 16-18 答案:答案: 16.C16.C 17.A17.A 18.D18.D 解析:第 16 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最 新,而两翼岩层由新到老,故为向斜。第 17 题,读图可知,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所以顶部 易含煤层气,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或井喷事故,丁处为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所以最容 易发生透水事故。第 18 题

12、,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 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19 答案:答案: 1919 D D 解析: 丁图所示地貌为地堑,中部岩层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图 中箭头绘制错误。 20-21 答案:答案:20.A20.A 21.B21.B 解析:第 20 题,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 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 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第 21 题, “千沟万壑”是 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22 .C C,解析 根图分析可知:该地为断层构造 23-24

13、23.23. D D 24.24. A A【解析】从岩层弯曲情况看,图示地质构造为向斜,且中间气温低, 四周气温高,表明中心海拔高,为山地,所以向斜成山;向斜便于储水。25.D D 解析 根图分析:a 是冷却凝固,b 是重熔再生,c 是变质作用,d 是外力作用,是 沉积岩,是岩浆岩。26-27 26.C26.C 27.A27.A 解析:第 26 题,从岩石年龄可知:两翼岩石老,中间岩石新,所以为 向斜构造;中午时,d 处气温略低于 a 处,所以气压略高;深夜 c 处吹山风,由山顶吹向山谷;6所以选 C。第 27 题,由等高线 cd 得知,此地为山谷、d 点海拔最低,气压最高;若有小溪, 应从高处流向地处,即由 b 流向 d、ab 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所以与 d 点的相对高度相同,故 答案为 A 28-29 答案:答案:28.D28.D 29.B29.B 解析:第 28 题,图中下覆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 该地发生过水平运动;A、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 为沉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