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保密法保密法》 》修修订订的内容的内容这次保密法修订的幅度较大修订后,保密法共 6 章 53 条,新增加 1 章,增加 18 条在总则部分,强调了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依法管理等原则,同时,还规定了信息资源合理利用和依法公开原则在定密方面,规定了定密权限、定密责任人、解密审查、定密监督等内容在保密措施方面,增加了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保密审查、涉密人员分类管理等规定在监督管理方面,规范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章制定以及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等方面的职责在法律责任方面,增加了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责任和定密不当的责任,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等1、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关系方面、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关系方面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也要看到,信息资源应该合理充分利用,掌握和使用信息也是一项权益,特别是公民有权利也有责任了解政府信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并监督政府不应该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那些应该依法公开的信息信息保密和信息公开是辩证统一的,关键是要做到依法保密,依法公开,做到保放适度该公开的不公开,不该公开的公开,都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当前,既有定密过多、范围过宽、解密不及时的问题,也有该定不定、该保不保、高密低定的问题;既有该公开的不公开的问题,也有不该公开的公开的问题这两类情况同时存在,同样有害,都有违保密法的基本原则 这次修订对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作了充分考量一是明确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二是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三是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定密不当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四是健全解密制度,规定了自行解密制度和解密审查制度等2、解密制度方面、解密制度方面主要是规定了 2 项解密制度一是自行解密制度规定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二是解密审查制度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对所确定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对在保密期限内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3、适、适应应信息化的快速信息化的快速发发展方面展方面主要是在吸收现行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 3 项措施:一是实行分级保护将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按不同标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二是加强技术防护规定了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三是明确禁止事项针对当前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中违规行为,增加了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等一些禁止性规定4、涉及国家秘密、涉及国家秘密业务业务的企、事的企、事业单业单位的管理方面位的管理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中介机构参与涉密活动,承担涉密工程,为涉密单位提供服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知悉某些国家秘密这些单位数量庞大、情况复杂,有的缺乏基本的保密措施,有的没有必要的保密设备,存在较大的泄密隐患,亟需按照国家统一的保密标准加强管理本法规定,从事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维修、销毁,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机关、单位委托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前款规定的业务,应当与其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同时,还规定国务院将制定保密审查具体办法,对保密审查的机构、从事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种类和申请条件、受理审查程序、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
5、加、加强强涉密人涉密人员员管理方面管理方面为依法加强涉密人员管理,主要确立了 5 项制度,即分类管理制度、上岗培训制度、出境管理制度、脱密期管理制度以及权益保障制度6、 、违违反保密反保密义务义务所承担的法律所承担的法律责责任方面任方面为了强化法律责任并增强可操作性,主要增加了 4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加了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尚未造成泄密后果行为的法律责任列举了 12 种严重违规行为,有其中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二是增加了机关、单位的法律责任,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同时,还规定定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机关、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三是增加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有关法律责任四是增加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的法律责任此外,针对当前泄密案件查处难、责任人处理难等问题,还加大了处分监督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