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9762123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5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怀邵衡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年4月月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2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及投资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2 主要污染源简要分析 3.3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3.4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拟

2、采取的环保措施 3.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3.7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 联系方式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新建铁路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铁路位于湖南省西部, 北起张家界市, 经湘西州,南接怀化市,衔接黔张常、焦柳线、渝怀、沪昆客运专线、怀邵衡等铁路线,辐射湖南省西部主要地市。 本项目的建设意义及必要性如下: 1、项目在国民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本项目覆盖了湖南省张家界至怀化重要城镇发展轴和大湘西城镇组团,沿线经过3个地市州中心区和5个县城

3、,重点吸引范围人口近千万,串起张家界、凤凰等著名风景旅游区,对建设大湘西生态旅游圈有强大的基础支撑作用;对于带动沿线地区快速发展,改变湘西片区现状经济落后局面,实现全省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路网中的通道地位逐步提升,除直接服务湘西地区外,张吉怀铁路对湖南及周边省份的辐射力也逐步提升,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交流和协作。因此,张吉怀铁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改善沿线对外交通条件,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实现湖南区域均衡布局, 促进中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项目在铁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张吉怀铁路位于湖南西部,项目能够显著改善湘西片区铁路网薄弱现状。由于地处路网中部,

4、张吉怀铁路与多条客专及快速线路衔接或相交,可组合构建形成通达南北、 连接东西的中西部快速客运新通道。 张吉怀铁路与焦柳铁路张怀段共通道,承担了张吉怀通道绝大多数客运任务,相应缓解了既有线运输压力,使焦柳铁路张怀段能够适应货运增长和货运结构调整的要求,消除路网干线运输瓶颈。张吉怀铁路在路网中具有完善湖南省快速铁路网架构,加强中西部地区快速铁路网络,消除南北干线运输瓶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项目建设必要性 建设本项目是扩大湖南省“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落实长江经济带规划、中西部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需要;是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落实武陵山区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需要;是完善中西

5、部纵向快速铁路通道,拓展沪昆及京广等客运主通道辐射范围的需要;是消除南北干线焦柳铁路中段运输瓶颈的需要。 线路平面示意图见图1-1。 图1-1 张吉怀铁路平面示意图 1.2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及投资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及投资 1.2.1建设内容 (1)项目范围及组成 正线工程:张家界西站至怀化南客站,线路长度 244.437km。 相关工程:包括张家界地区、怀化枢纽配套工程。其中张家界地区配套工程包括:张家界西动车存车场扩建工程;怀化枢纽配套工程包括:引入怀化南客站沪昆场上、下行联络线,总长度 6.033km,新建怀化南动车存车场。 (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新线线路长

6、度 244.437km。 全线设张家界西、回龙西、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麻阳西、怀化南客站等 8 座车站, 其中张家界西站和怀化南客站为在建或既有车站, 新设站 6 座,其中回龙西为越行站,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麻阳西为新设中间站。 。 (3)设计年度 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4)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速度:350 公里/小时 最大坡度:一般 20,局部困难地段 30 动车组类型:CRH 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2.2 主要工程项目及规模 (1)线路走向简述 推荐线路自黔张常铁路张家界西

7、站西端引出,绕避张家界大鲵国家级保护区后折向南,跨澧水向南进入湘西州永顺县,于永顺县回龙乡设回龙西越行站,尔后线路折向西,穿大青山于芙蓉镇景区东北2km设芙蓉镇站,出站后跨酉水进入古丈县,在古丈县城西南1km处南山村设古丈西站,跨峒河后进入湘西州府吉首市,于吉首城东南4.6km的双塘镇联合村新设吉首东站,跨焦柳线南行于包茂高速西侧进入凤凰县,在凤凰县城东北约6km处沱江镇文化脑村新设凤凰站,出站后线路跨沱江和包茂高速公路后走行于高速公路东侧,在麻阳县城以西新设麻阳西站,出站跨锦江和包茂高速后走行于包茂高速西侧,跨渝怀铁路、舞水后于怀化市芷江县境内,预留设怀化第三客站条件, 跨沪昆客专和舞水后折

8、向东引入终点怀化南客站怀邵衡场。 (2)站场工程 全线设张家界西、回龙西、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麻阳西、怀化南客站等 8 座车站。 (3)轨道工程 采用 60kg/米并满足技术条件的钢轨。 正线采用 CRTS型无砟轨道,联络线采用有砟轨道。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4)桥涵工程 全线正线共设特大桥 33 座,大桥 88 座。 (5)车辆、动车组设备 本工程在张家界西站东北侧扩建张家界西动车存车场,在怀化南客站南侧新建怀化南动车存车场。 (6)工程用地 本工程永久用地 9693.75 亩,工程临时用地 11105.2 亩。 (7)土石方工程 全线土石方总量 2703.48 万 m3。

9、 1.2.3 建设工期 全线建设总工期为 5 年。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声环境现状概况 本工程评价范围声环境敏感点,现状监测值昼间为 40.471.2dB(A) ,夜间为36.163.3dB(A) ,昼间中共有 10 处敏感点超标 0.28.0dB(A) ,夜间共有 19 处敏感点超标 0.111.1dB(A) 。 沿线声敏感点主要噪声来源为社会生活噪声,部分敏感点同时受既有铁路噪声及公路噪声影响而出现夜间超标的情况。 2.1.2 振动环境现状概况 沿线敏感点环境振动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

10、)之“昼间 75dB,夜间 72dB”标准,振动环境现状良好。 2.1.3 地表水环境现状概况 沿线茅溪河、澧水、酉水、万溶江、沱江、舞水现状水质较好,澧水干流(澄潭断面)各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要求;茅溪河(茅溪断面)、酉水干流(凤滩水库断面)、万溶江(张排断面)、沱江(庄上断面)、舞水干流(怀化市二水厂断面)各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 2.1.4 生态环境概况 (1) 工程沿线生态系统类型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 局部跨河段辅以城镇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主要集中在怀

11、化市区、张家界市区路段。 (2) 拟建铁路所经地区土壤以红壤为主。 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3) 工程评价区地带性植被在森林分区上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呈现典型的区域特征。评价区共有维管束植物 217 科,857 属,2193 种。其中蕨类植物 39 科 87 属 231 种,裸子植物 6 科 9 属 13 种,被子植物 173 科 763 属 1949 种。 (4)评价范围内的两栖动物有 2 目 5 科 15 种,爬行类共有 3 目 8 科 26 种,鸟类 107 种,隶属于 17 目 34 科,兽

12、类共 6 目 13 科 29 种。 鱼类以青、草、鲢、鳙传统“四大家鱼”以及鳊、鲤、鲫、泥鳅为优势种,常见于河道水体和养殖鱼塘内。 (5) 项目区景观类型主要是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 间有水体和城镇景观的半自然人工景观生态,景观类型受人为开发活动影响程度较大,景观敏感性较低,抗干扰性较强。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2.1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 300m 以内区域; 站场、取弃土场及大临工程等用地界外 100m 以内区域; 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 100m 以内的区域; 桥梁桥位上游 100m 以内区域、下游 300m 以内区域。 在满足上述条

13、件下,工程所经自然保护区的评价范围适当扩大到对整个敏感区域生态完整性可能产生影响的区域。 2.2.2 声环境评价范围 线路外轨中心线两侧或站、所、段边界外200m以内区域。 2.2.3 振动环境评价范围 线路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60m以内。 2.2.4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工程设计范围内的车站、存车场等水污染源,对线路跨越的水体上溯下扩至最近的环境敏感点。运营期重点评价车站、存车场等污水排放的影响,施工期重点评价跨河桥梁对水体的影响。 2.2.5 固体废物评价范围 工程沿线各站、所生活垃圾、旅客列车垃圾。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

14、目工程分析 3.1.1 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1)工程对林地、水塘、耕地等的占用将使当地的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受到一定影响。 (2)工程施工期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车站修筑等工程活动,将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易诱发水土流失。取土场、弃土场、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工程行为,使土壤裸露、地表扰动、局部地貌改变、原稳定体失衡,易产生水蚀。 (3) 施工中的挖土机、 打桩机、 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 (4)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15、 (5) 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 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6)工程建设将带来部分拆迁居民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7)线路通过自然保护区等,将对地表植被、环境景观产生一定影响。 3.1.2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线路、车站和动车存车场、维修车间(工区)等。 列车在线路运行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振动对沿线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产生不利影响。 车站和动车存车场环境影响主要为:噪声、振动、候车室和职工办公生活

16、产生的生活污水、客车车辆集便器卸放的高浓度集便污水、固体废物等。 3.2 主要污染源简要分析主要污染源简要分析 3.2.1 噪 声 (1)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 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包括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两类。 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吊车、打桩机等,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根据 HJ 2034-2013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将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源强汇于表 3-1 中。 运输车辆:施工中土石方调配,设备和材料运输,都将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这些车辆特别是重型汽车噪声辐射强度较高,对其频繁行使经过的施工现场、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周围环境将产生较大干扰。载重汽车噪声源强也汇于表 3.2-1 中。 表 3.2-1 主要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强表 单位:dB(A) 施工机械及 运输车辆名称 噪 声 值 距声源 5m 距声源 10m 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