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75748 上传时间:2017-08-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透视考试大纲的要求是:能根据要求,在保持原来意思的前提下,恰当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级。句式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汉语中的句式是丰富多彩的。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效果大多是不一样的。恰当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可以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说服力得到增强。考试说明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要求,相对平稳,这一类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上每年必现,值得重视。“选用句式”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仿用和变换句式”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选用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

2、握,语气的辨别,汉语常用习惯的了解等。“仿用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仿写要以合理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为基础。“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这里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涉及到的句式有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等。名师串讲重点讲解长句与短句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长句改为短句主要有两

3、种办法:一是将长句中能抽出来的较庞大的修饰限制成分抽出来,改成分句或单独成句,不能抽出来的修饰限制成分与句子主干另成一句;二是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成份直接相配的成份,形成排比句式。长句改短句要注意所改短句之间的逻辑顺序。短句改长句则要注意先了解几个短句表达的意思的共同点,确定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用句子的修饰限制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能漏意。肯定句与否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保持原意则加两个否定词;变成相反的意思则加一个否定词。另外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主动句与被动句主动句

4、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被动句则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主动句和被动句互相转换的要点是主语和宾语的转换:主动句变被动句时,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原来的主语与“被”构成介宾短语作被动句的状语;被动句变主动句则恰好相反。常式句与变式句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一类是复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常式句与变式句

5、转换的要点是找准需要强调的内容并将其推前或置后。整句与散句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主要指排比句和对偶句。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整句和散句互换的要点主要是重复性词语的使用与否的问题,整句改散句就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改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使之和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6单句与复句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成分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的转换类似长句与短句的转换。7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从语气上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6、感叹句。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分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类。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包括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类。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句包括要求和禁止两类。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如何使用及使用哪种句子,主要要看语境,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词语的搭配、句子的结构、上下文句间的关系等。外部语境是指说话的场合、对象、目的和范围等。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这一考点有综合化的趋势,常常与修辞方法的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辨别、筛选信息等考点结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有所增强,联想想像能力体现的力度也在提高。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弄通这些

7、知识点并能融会贯通。技巧方法就高考学生此题的得分情况来看,一般是得分容易,得高分、得全分难。如何避免考试失分呢?要注意两点:(1)审清题意,尽量找全仿写点。做“仿写”题很多学生是拿到题,稍微一看就开始动笔,这是造成失分甚至不得分的主要原因。审清题意,尽量找全仿写点,是避免失分的重要方法。一个是题干的要求,如仿写一句还是几句,仿写单一的句子还是在一个语段中仿写其中的某一部分或划线句等。如果是仿写单一的句子,对例句本身的特点要仔细分析,分析句子结构(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是疑问句还是感叹句等),修辞手法(用了几种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最好把例句的这些特点,即仿写点,列成条款(如果时间紧,可在头脑里

8、完成),使其清晰,条理化,尽量减少失分。如果是仿写语段中的某一部分,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上面保持一致,还要与上下文及整个语段协协调一致。(2)注意仿写时“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一个句子的仿写点,即仿写要求,有些容易分析出来,是“显性”要求,有些不易分析出来,是“隐形”要求,分析例句时,要把这些要求都找出来,整理成条,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在做续写和嵌入式仿写时还要特别注意“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所谓“形”,指句子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如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是因果复句还是转折复句;它采用了几种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所谓“神”,指句子的思想

9、内容,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特点这一要求在有上下文的语句的仿写中需特别注意如整个语段是围绕什么内容而写,句意是褒扬还是贬斥,要求仿写句要与语段保持协调、一致。句式的仿写是一个在理解、摹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的过程,较之于“选用”、“变换”句式是一种更高的能力要求,仿写就像学书法,在学习别人优长之处的基础上再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多仿写一些优美生动的,有特点的句子,对规范学生的语言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大有裨益。并且文章就是由一个个语句、语段组成,做好仿写练习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仿写所提供的例句多在修辞、结构上很有特点,在思想内容上有深意或带有哲理的句子,要写出符合要求,而又生动形象、富有意味儿的好的仿句

10、,非一夕一日之功能达到的,需要长期的训练。我们在每学一篇课文时,自己从文中找一两句有特点,富有修辞意蕴的句子来仿写,日积月累,是提高仿写能力的不错的方法。3句式的变换 句式变换一般出现在语言运用的主观题中,要注意的是,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能增加、遗漏或改变原句的内容,可调整语序,必要时,可增、减、调动、变换个别字词。从这几年高考的句式变换题来看,单句与复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变换比较多,比较难。和句式的仿写相同,句式变换的练习也可以在课文的学习时同步进行。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复句,整句与散句之间的互变,总的来说可用“分解”、“组合”法。长句与短句互变。长句变短句,可先分解,把长句

11、的主干(主要是主、谓、宾)分解、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然后将复杂的修饰成分分解出来,根据表达的意思组合成几个短句。几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方法正好相反:先选择一个主要句做为主干;然后把剩余的短句根据内容,按一定的层次、顺序排列、组合起来,作主要句的定语或状语。单句与复句的互变与长短句的变换相似。散句与整句互变。散句变整句,就把长短交错的句子,或都改为长句,或都改为短句,变成相同的、整齐的句式。而整句变散句就是要把“整齐”变为“错落”,改写时变换其中相同的句式为不同的句式,穿插使用长短句,使之成为散句。考题解析【例 1】(2004 年高考?全国?吉林、黑龙江等省卷)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

12、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 分)第一题春晖盈大地,_。科学能致富,_。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 _。【思路串讲】本题考对联,尽管对联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产物,但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恢复也是一种创新。“对对子”是国学,是汉民族的传统之学。这一题分为两小题,第一小题有两联,第一联出句是“春晖盈大地”,对句可为“正气满乾坤”;第二联出句是“科学能致富”,对句可为“勤劳可兴家”。第二小题难度大一些,所以只有一联,出句是“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对句可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对对子”只能宽对,不能工对,因为中学生没有学过平仄。如“春晖盈大地”的对句写成“艳阳照神州”也行。预测

13、以后“对对子”还会考查,其难度与此相当【标准答案】正气满乾坤 勤劳可兴家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例 2】(2004 年高考?全国?广西、海南等省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 分)第一题爆竹声声脆,_。满园春色好,_。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_。【思路串讲】对联内容大气而有内涵,积极向上,体现了命题者对“第一国考”的人文关怀。但是,据阅卷情况不尽如人意,佳对很少。一些得分高的都只是不太严谨或不够精彩的“宽对”(当然这是允许的)。由于高考对联题没有出现过,一些考生基本不懂对联知识,很多人放弃了答题,得。分的比比皆是。而答了题的考生又对对仗(对偶)关系普遍处

14、理不好,一些对于只要将个别词语调换位置就会出彩得多,考生却因为对对联无知而束手无策。笔者以为,这与教师语文教学有一定关系,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 142 页有对联知识简介。就名词而言,在对偶时可以分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 11 类。可能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指导学生训练,以致学生看到考题时“望洋兴叹”。或许这些教师会辩解,这是课本附录的知识短文,不是教学重点,不教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凡是涉及语文本位的东西,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去教,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去学,对联是国学之一,体现了我国传统语文的本质特征,在课本中发现了它,就应该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之中。【标准

15、答案】第一题的参考答案为“祖国日日新,神州面貌新”。第二题的参考答案为“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例 3】(2004 年高考?全国?青海、甘肃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 分)第一题 处处春光好,_。一代园丁乐,_。第二题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 【思路串讲】写“对联”要求词性相对,字数相同,平仄相对。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有对联知识介绍。恐怕该题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不过阅卷不会在平仄上扣分。第一题的参考答案为“人人面貌新;四方桃李荣”。第二题的参考答案为“百花吐艳长城内外气象新”。中学生对“对子”,虽不考究平仄,但讲究字数、词性与内容。其实,对“对子”也是一种仿写,考生在字数限制、词性限制与内容限制的条件下,仿写另一个句子。在内容方面应该注意同义词(或近义词)、反义词相对:如“江”,可以由近义词“河”、反义词“陆”与之相对。【标准答案】第一题的参考答案为“人人面貌新;四方桃李荣”。第二题的参考答案为“百花吐艳长城内外气象新”。【例 4】(2004 年高考?广东卷)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 分)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答:_ _ _ _【思路串讲】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2003 年最受好评,被认为是一大亮点的句子改写题今年并没有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