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46989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 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道试题,共25 分。) 1. 提出著名的 “ 宇宙大爆炸 ” 理论的科学家是() A. 伽莫夫 B. 哈勃 C. 康德 D. 爱因斯坦 2.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俄语 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 B. 瘟疫流行 C. 文化上的不适应 D.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 4. 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 B.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 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 D.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

2、殊 5. 我们通常称的 “ 七曜 ” ,指的是()。 A.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 B.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 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D.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6.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廉价性、实用性 B. 再生性、广泛性 C.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 D.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 7.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人力资源 B. 土地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8.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3、()。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 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 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 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 9. 可持续发展 ” 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报告 ,并获得第42 届联合国大会 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B. 我们共同的未来 C.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D. 京都议定书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 年 6 月 3 日至 14 日在()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 个国家参加的首 脑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A. 巴西里约热内卢 B. 法国巴黎 C. 英国伦敦

4、 D. 日本东京 11. 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社会组织。 A. 第一个 B. 第二个 C. 第三个 D. 第四个 12. 婚姻是基于()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一种合法形式。 A. 性爱基础 B. 法律法规 C. 社会风俗习惯 D. 经济地位13. 国家的本质是()。 A. 公共事务管理 B. 阶级统治 C. 调和阶级关系 D. 保护国民的安全 14. 普那路亚家庭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是群婚制最发展、最典型的阶段 ()阶段。 A. 等辈婚制 B. 兄妹婚制 C. 族内群婚制 D. 族外群婚制 15. 功利型的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 A. 交易关系

5、 B. 交换关系 C. 平等关系 D. 平行关系 16.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用以解决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 阶级和阶级、 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 斗争形式。 A. 特殊 B. 初级 C. 最高 D. 极端 17. 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据是()。 A. 战争的结局 B. 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 C. 战争的力量对比 D. 战争各方军事力量的对比 18. 公元前 18 世纪巴比伦王国的()是楔形文字法的代表。 A. 汉穆拉比法典 B. 乌尔纳姆法典 C. 苏美尔法典 D. 摩西律法 19. 法律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法律对人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作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的“

6、()” 和“ 社会作 用” 。 A. 规范作用 B. 指引作用 C. 评价作用 D. 管理作用 20. 在人类战争史上,1990 年的()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战争。 A. 中东战争 B. 海湾战争 C. 两伊战争 D. 伊拉克战争 21. 下列时段中,()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 A. 公元前 60004500 年 B. 公元前 1500500 年 C. 公元前 3000 一 1500 年 D. 公元前 700 200 年 22.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种情况被称之为()。 A. 离心型城市化 B. 向心城市化 C. 职能城市化

7、D. 外延型城市化 23. 第()次社会大分工后不久,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商人开始出现了。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4. ()年在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危机就会周期性地不断重 复出现。 A. 1825 B. 1835 C. 1845 D. 1855 25. 在(),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浓厚的宗教文化,创造并维系了高度成熟的乡村社会。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 二、简答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 1.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新特征。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外籍工人 (劳务输出 )逐渐成为人口在

8、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 多,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人口迁移流向表现为: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 入区,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由此可见,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 是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发 达国家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格局。文件操作2. 人口的过度增长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不利的影响?人类生产物质资料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在世界人口过度增长的形势下,人口对物质消费的无限追 求给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产生了一些不

9、利的影响:(1)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造成压力;(2)人口过 量增长会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3)人口过量增长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4)人口过量增长影响了人口素质的 提高。3. 简述家庭功能的主要特征。家庭功能具有多面性。 家庭能够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最基本需要。 家庭可以独立地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文件操作4. 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产品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促使阶级的形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这就引起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进而产生剥削,使阶级的产生有可能变为现实。 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这使商品生产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加速

10、了财产的积累和集中,从而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 产生和发展。5. 简述城市化发生的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实质上是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 推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吸纳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并为工业企业在区域内分散布局 提供了可能。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 之间呈一种复杂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其表现各不相同。 三、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 1. 举例论述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参考答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

11、,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其中,自然资源提供着社会发展所需的物 质和能量,而社会资源则提供着加速社会发展的劳力、技术、知识及各种思想等。 (1)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历史进程充分说明自然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 么阶段,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真理亘古不变,科学的进步只能起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的作用。 (2)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不断使用会导致其减少甚至枯竭,从而产生资源危机;而 且,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一般都有残余物回流自然或干扰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将对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 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12、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持续提高,人类改 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由于无知导致的盲目和贪婪产生的驱动,人类只知一味地从自然中掠夺性索取各种资源,不愿对大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进行维护,导致大自然不堪重负,以各种形式向人类表达着她的抗议。2. 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参考答案: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包括分工意义上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上的分化, 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推动性力量。 其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人治, 用

13、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社会阶层的分化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社会分工原 则在社会成员构成方面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社会成员的“激励”作用。社会阶层的分化造就了一个“公民 社会”,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增加了弹性因素,有利于社会张力的缓解,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社会阶层的分化 有助于社会等级体系从传统农业社会的“金字塔型”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橄榄型”转变,由此产生的庞大的社会“中间 阶层”,成为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文件操作3. 联系实际论述21 世纪人类婚姻关系的主要变化。(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 (2)同居、试婚等

14、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 (3)配偶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年龄、外貌等均不再有模式。 (4)婚姻中双方的关系更为平等。 (5)外遇更为常见,但对婚姻的破坏性却降低。 (6)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 (7)婚姻不只是浪漫,现代社会“短婚”、“速婚”日渐平常。 (8)离婚再婚复式婚姻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已极为普遍的。02 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道试题,共25 分。) 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 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政策。 A. 抑商 B. 闭关锁国 C. 重本轻末 D. 重商主义 2. 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15、)。 A. 地理大发现 B. 殖民扩张 C. 贵金属的开采 D. 商品流通量的扩大 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 A. 蒸汽机 B. 动力系统 C. 自动化装置 D. 转向装置 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A. 威尔伯 ?莱特和奥维尔 ?莱特 B. 季雯 C. 杜蒙 D. 齐柏林 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 A. 独立的产权 B. 积极参与竞争 C. 自主经营 D. 成为市场主体 6. 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 A. 崇拜自然 B. 崇拜偶像 C. 崇拜神灵 D. 崇拜祖先 7

16、. 世界三大宗教是()。 A. 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 B. 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C. 神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D.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8.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 A. 犹太教 B. 印度教 C. 伊斯兰教 D. 天主教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D. 柏林危机的出现 10.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 A.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B. 美国实力的衰落 C. 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D. 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 11. 1955 年召开的(),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A. 日内瓦会议 B. 开罗会议 C. 万隆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12. 1968 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 A. 捷克斯洛伐克 B. 匈牙利 C. 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