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7973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章 制度、文化及战略的关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第二章 制度与文化及战略的关系一般认为,战略、制度和文化是任何组织成败的关键三要素,战略解决的是干什么的 问题,制度和文化解决的是怎么干的问题。干什么和怎么干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于 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分析,已经出现多种观点。我们首先介绍关于这个问题的几种有影响的 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说,本章内容安排如下: 制度与文化及战略三者的关系; 制度与文化关系的深层次分析; 海尔模式:制度与文化整合的典范。第一节 制度与文化及战略三者关系的理论分析一、麦肯西的一、麦肯西的 7S 模型模型 著名的麦肯西管理咨询公司,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咨询经验,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七要素 模式

2、,这七个要素是: 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 ; 战略(Strategy) ; 组织(structure) ; 制度(System) ; 作风(Style) ; 人员(Staffs) ; 技巧(Skills) 。 企业业绩的好坏取决于这七个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好,则企业 业绩就好,协调配合不好,则企业业绩就不好。管理人员要建立好这七个要素,并使它们 协调配合,产生整体效力。所以,这种模式也叫企业效力模式。由于七个要素英文单词都 是以 S 开头,所以,也叫 7S 模型。七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 21 所示。图 21 麦肯西 7S 模型麦肯西 7S 模型强调管理要素之间

3、的协调配合,这是整合管理的体现,但是,我们认组织(structure)制度(System)战略(Strategy)作风(Style)技巧(Skills)人员(Staffs)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12为,7S 模型存在如下弊端: 没有将战略放在突出位置,而是将战略与其它要素放于平等地位,这是不正确的。 组织跟着战略走是企业发展历史所证明的,不突出战略的统帅地位,就无法解决当它们之 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时,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它没有战略导向管理的思路。 将企业管理要素分为七个组成部分未必就很科学。人员、作风、技巧之间界限不是 很清楚,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界限也未必很清楚。所以,七要素并

4、不是结构很优美的管理体 系。二、科利斯和蒙哥马利的战略三角形理论二、科利斯和蒙哥马利的战略三角形理论David JCollis(戴维J科利斯)和 Cynthia A Montgomery(辛西娅A蒙哥 马利)提出战略三角形理论,他们认为,公司战略由五大要素组成,它们是: 愿景和目标(Vision,goals,objectives) ; 资源(Resources) ; 业务(Business) ; 结构、制度和流程(Structure,system,process) ; 公司优势(Corporate advantage) 。 如果以资源、业务各作一条边,结构、制度和流程作一条边,它们就组成一个三

5、角形, 愿景和目标是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公司优势是这个三角形产生的结果。这五个要素组成的 战略三角形如图 22 所示。 我们认为,战略三角形初步具有了战略导向管理的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企业首先确定自己的愿景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确定自己的产业选择和业 务范围。所以,资源、业务、愿景和目标确定构成了企业战略。 战略确定之后,确定结构、制度和流程,它们要以愿景和目标为中心,同时,要与 资源和业务相协调。总之,结构、制度和流程要与战略相协调。 通过与战略相协调的结构、制度和流程的应用,建立公司优势。也就是说,公司优 势来自于与战略相协调的结构、制度和流程。资源 业务结构 制度 流程图 2

6、2 战略三角形但是,这种战略三角形将问题过于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将企业战略归结为资源、业务、愿景及目标,过于简化了企业战略。事实上,企业 战略也是一个体系,它是对企业发展的总体构思,决不限于资源、业务、愿景及目标之间愿景 目标公司优势13的协调和平衡。 将企业战略的实现过程归结为结构、制度和流程也是过于简化了战略实现问题。事 实上,战略实现过程包容了企业管理的几乎全部内容,不仅仅是结构、制度和流程所能解 决的。 就结构、制度和流程来说,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战略三角形中也未讨论,如果 它们之间不协调,则战略未必能够实现,公司优势未必能够建立。所以,战略三角形没有 整合的概念。 总之,

7、战略三角形初步具有战略导向的概念,但没有整合的概念。它强调了管理制度 与战略之间的协调,但是没有强调管理制度的内部整合。三、罗伯特三、罗伯特 N安东尼的管理控制模型安东尼的管理控制模型Robert NAnthony(罗伯特 N安东尼)认为,管理控制只是管理人员实现战略目标 的手段之一,战略通过管理控制、组织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来实现,就管理控制本 身来说,它包括以下八项内容: 确保组织中行为的一致性; 责任中心的建立; 资本预算的编制; 战略计划; 预算编制; 业绩报告和分析; 管理报酬;JIT,TQM,CIM。 罗伯特 N安东尼认为,战略及其实现手段之间的关系如图 23 所示。图 23

8、罗伯特 N安东尼的管理控制模型罗伯特 N安东尼的管理控制模型强调要根据企业战略来建立实现战略的手段,这就 是战略导向管理的思路。但是,罗伯特 N安东尼的管理控制模型存在如下问题: 将实现战略的手段分为管理控制、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这种分法未必 科学,它们之间的界线不清楚,同时,有些实现手段未能包容在这些项目之中。 对管理控制、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未能分析,没有明确提出 它们之间的协调需要。 将管理控制分为确保组织中的行为一致性等八项要素,这种分法未必科学,同时, 在管理控制模型中,对这八项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未作分析。管理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业绩组织结构战略14总

9、之,罗伯特 N安东尼的管理控制模型具有战略导向管理的思路,但是,没有整合 管理的思路。四、本书的观点四、本书的观点 从理论上来说,战略和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战略与管理制度相协调, 二是战略与管理制度不协调。当战略与管理制度不协调时,显然无从谈战略导向管理。但 是,战略与管理制度相协调,并不一定就是战略导向管理,如果是战略跟着管理制度走, 则就不是战略导向管理。所谓战略导向管理,一定是管理制度跟着战略走,要按组织战略 的要求来设计和改造管理制度。所以,战略导向管理,首先要确定战略的主导地位,解决 战略和管理制度谁决定谁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战略的需要来建立和改造管理制度。 我们认为,

10、管理制度由六个要素组成:公司治理、公司组织、业务流程、岗位、业绩 评价和激励机制。下面,我们分别分析战略是如何对它们发挥决定作用的。 (一)战略导向治理设计 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主要的战略管理主体。一般来说,战略对公 司治理的决定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治理主体与战略相匹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 人能干不同的事,不同的事要不同的人来干。所以,公司治理主体的素质、能力、性格和 行为模式要与公司战略相适应。很难想象,一个与公司高层观念及能力格格不入的公司战 略能够得到顺利实施。所以,要根据战略规划来确定对公司治理主体的要求,这包括对公 司治理主体观念

11、、能力和行为三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就是评价公司治理主体的标准, 以此标准为依据,对现任公司治理层的观念、能力和行为进行诊断,如果不符合标准,就 要重新选择人员。 专业委员会结构与战略相匹配。董事会下面设置了若干专业委员会,不同的专业委 员会有不同的功能,公司要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适应营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来建立董事 会的各个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与战略相匹配,从高层组织机构上为战略提供保 障。 公司治理主体业绩评价与战略相匹配。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你需要什么,你就评价 什么,他就会干什么,你就会等到什么。所以,业绩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要根据战略目标 的需要来对公司治理层进行业绩评价,公司战

12、略目标指标就是公司治理层的业绩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的实现情况就是公司治理层的业绩状况,即战略导向业绩评价。 (二)战略导向组织设计 组织跟着战略走,这是企业发展历史所证明的。战略对组织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企业在不同的战略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组织;企业不同的产业组合需要不同的组 织;企业不同的战略态势需要不同的组织。下面,我们对这三个方面作些具体分析。 1.不同战略阶段需要不同的组织设计 战略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变量,公司战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在数量扩大战略阶段,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往往只有一个办公室,执行单纯 的生产或销售功能。 在地域扩散战略阶段,企业的组织

13、结构要求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个办公室统一地 组织起来,就产生了协调、标准化和专业化的问题,单纯的一个办公室就不适应了,这就 产生了新的组织结构,即单一办公室分解为带有数个功能科室的组织形式。 在纵向一体化战略阶段,形成了集权的职能制结构。 在多种经营战略阶段,企业经营跨越多种行业,与此相适应实行了分权的事业部制 组织结构。152.企业不同的产业组合需要不同的组织设计 根据产业组合的选择,企业战略可区分为专业化战略及多种经营战略。它们要求不同 的组织结构与之配合。 在专业化战略下,经营范围只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行业内的某种产品,与这种战 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通常是集权的直线职能制。 在多种经营战略

14、下,经营领域跨行业,如果是相关型多种经营,则宜采用分权的事 业部制;如果是非相关型多种经营,在组织结构上应实行较为彻底的分权,实行母子公司 制。 3.企业不同的战略态势需要不同的组织设计 根据对既定业务单元的态度,可将战略区分为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及分析型战略 三大类,它们也分别要求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当采用稳定型战略时,企业认为面临的环境是较为稳定的,需求不再有大的增长和 变化。与这种战略相适应,在组织设计上应强调提高生产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以及用严 密的控制来保证生产和工作的效率。因此,采用刚性结构应是这种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 当采用发展型战略时,企业认为环境复杂多变,需求高速增

15、长,必须紧紧抓住外部 环境变化中出现的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行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在组织 设计上应以保证企业的创新需要和分权部门间的协调为目标。因而,实行柔性结构便成为 这类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 分析型战略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战略,为满足企业战略的双重需要,组织结构的 设计也要带有两重性,即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混合。 (三)战略导向岗位设计 岗位设计是在治理设计和组织设计的基础上,人与事的结合,是以人为基础的责权利 组合。所以,岗位与战略之间的关系就显得不是那么很直接。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岗位 还是由战略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岗位与战略之间的关系如下: 从岗位的基础地位看岗位与战略的

16、关系。从表面看来,战略与岗位好像没有什么关 系,但是,事是人为之,企业战略所确定的所有事项都需要人去操作,而人在企业组织中 就是岗位。所以,岗位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从岗位设计的作用看战略与岗位的关系。岗位设计的作用有以下十个方面:岗位是 员工招聘和选任的基础;岗位设计是企业定编定员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劳动定额的基础; 岗位设计是岗位职务培训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岗位业绩考核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岗位劳动 报酬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劳动计划和经济核算的基础;岗位设计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 岗位设计是企业劳动组织的基础;岗位设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这十个方面的终极目标是为战略提供支持,如果它们与战略的要求相匹配,则能促进 战略目标的实现,否则,就会成为战略的噪音或阻力。 既然上述十个方面与战略有如此关系,而岗位设计又是上述十个方面的基础,那么, 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四)战略导向流程设计 流程就是完成功能作业的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