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5287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加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一、一、 我国医院发展的历程我国医院发展的历程我国医院的发展以慈善组织和宫庭医疗组织为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为具有近代特点的医疗组织。鸦片战争前,有少数外国人在中国创建了一些教会医院。鸦片战争后,各帝国主义接踵而来,在中国的大小城市设诊所、开医院。至 1914 年,全国有教会医院 224 家,遍布 20 余省的 192 个市县地区。20 年代初,开始在沈阳、北京、成都、济南、汉口、福州等地兴办了规模较大的医疗中心,如盛京施医院、协和医院、华西协和医院、共和医院等。这些医院集中了当时优秀的西医人才,医疗质量高,分工分科,科学细致,器

2、械设备先进,建筑讲究,布局合理,成为当时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20 年代后期,中国人自办的公立、私立医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止 1934 年,全国共有公私医院 546 所,分布在 21 个省的 285 个镇,大部分集中在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到 1949 年,全国共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 3670 所,卫生人员 541240 人,其中医院2600 所,病床 80000 张,而且 74.8%集中在城市。解放后,在医院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仅改造和发展了旧医院,而且新建了大批医院,重点发展了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使我国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医院床位数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3、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时期。从 1978 年到 1999 年的 20 年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一)医院的性质从单纯的福利型转变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在坚持医院福利性的同时肯定了医院的公益性;(二)医院的财政渠道从唯一依靠政府拨款补助的差额预算单位,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筹资办医的单位;(三)医院所有制结构从过去几乎清一色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存。除全民、集体所有制以外还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个体私有制、中外合资等所有制形式; (四)医院的领导体制从过去医院党政不分转变

4、为领导体制多元化,特别是院长负责制的推行,使院长作为法人代表对医院进行全面管理;(五)医院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全员劳动聘用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普遍推行,较好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六)医院逐渐承认并认识到医疗市场的客观存在,开始重视经营管理,使医院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上能够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为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医疗体系奠定了基础;(七)医院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发展为提供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家庭医疗服务、社区服务、心理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并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提供特需服务,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等等。二、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二、目前医院人

5、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留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医院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没有自己的职能,不能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不能为本医院的员工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客观上制约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及人力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这是目前医院系统中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因。(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僵化。目前

6、,许多医院还未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运行仍然有行政部门的干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旦有什么“风吹雨打”,还得靠行政部门做后盾。过去,人们往往把这种“惰性”的形成归咎于行政部门,归咎于政府,但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讲,在医院内部尚无规范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整个社会尚无健全有序的卫生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的情况下,行政部门完全不干预、不监督显然是不行的。当然,让行政部门简政放权,扩大医院的用人自主权仍然要强调,仍然要解放思想。所以,医院想要的人进不来,不要的人出不去,想走的人走不了,想来的人来不了,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应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院内部

7、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行政管理部门干预过多;三是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三)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现在,医院仍然被国家列为事业单位,大部分医院的绩效考核仍然在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医院里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人员,都在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所考核的德、能、勤、绩内容也很笼统,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这样的考核必然会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实际使用难以挂钩,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操作不好反而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四)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性和激励作用。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文件,而且也有专门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文件,医院对打破“铁破碗”,打

8、破“大锅饭”,进一步拉开收入差距,体现按业绩贡献取酬的呼声很高,有许多医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绝大部分医院仍然在沿用过去的等级工资体系,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还很难谈得上工作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做薪酬市场调查、绩效考核以及薪酬激励等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医院的薪酬分配在实质上很难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五)未能重视医院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和作为劳动者的员工,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员工应聘到医院工作,从本质上说双方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把医院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双赢”。但现在有些医院招聘并录用员工以后,

9、没有对员工进行医院的价值观教育,或者说医院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员工缺乏长期与医院共同发展的思想,在工作中不出力。比如,有些医院招聘到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后,本来想让其作为学科带头人带出一批优秀骨干,但由于种种原因,引进的人才不敢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以避免引起同行的妒忌,有的甚至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意念而不愿把技术传授给下级医师,或者出现同事之间互相提防、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这大都是由于医院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或者价值观没有深入人心而造成的。(六)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尽管目前已经有相当规模与数量的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同时专业的卫生人才交流中心与中介公司也有很多,但人才真正

10、流动起来还是非常困难。有些人才想流动,原单位却说死说活不放,招聘单位有条件的可重新建档,无条件的只能临时聘用,对于档案调不进来的人,户口转移、子女上学又成了大问题,等把这些问题都理顺了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现在有些民营医院,论规模、技术已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但对引进的人才既不能落户,也晋升不了职称,无形中为人才的进入树立了很大的屏障。还有诸如社会保险、培训与发展等对于想流动的人才都是一种担心,如果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完善,必然制约整个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上述从总的方面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谈了几点看法,不同的医院情况也各不相同,其它如行政机构庞大、人浮于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不

11、合理;对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培训;未能建立完善的人才晋升与使用机制;缺乏文化管理等也在一些医院存在着等。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对这些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要善于破旧立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医院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三、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医院管理中要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使“人”与“工作”和谐地融合起来,实现医院和员工“双赢”,达到利益最大化。为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任何制度、任何行为观念是主导,要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

12、首先树立起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认识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比如农业经济时期把人看着工具,工业经济时代把人看成生产要素或者机器的附属物、后工业经济时代把人看成一种具有无限潜力可开发的资源、知识经济时代把人看成主体。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院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1)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企业的其他资源都是人力资源的附属资源。宝洁公司前任董事长 Richard Deupree 说过:“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10 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

13、(2)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们为医院创造的价值完全掩盖了医院付给他们的报酬。相反,不好、不优秀的人才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经常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给医院带来的潜在损失远远大于他们为医院创造的价值。因此,医院宁愿发很多的钱聘请一个优秀的人才,也不愿花很少的钱聘用一个不好的人才。(3)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的时代,也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所谓人才主权时代就是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人才不是被动地适应医院或工作的要求。医院要尊重人才的选择权和工作的自主权,并站在人才内在需求的角度,去为人才提供人力资源的产品与服务,去赢得人才的满意和忠诚。人才不是简

14、单的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而是要与资本所有者共享价值创造成果。所谓人才赢家通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越高素质、越稀缺、越热门的人才资源将获得越来越多工作选择机会,其获得的报酬越高。二是拥有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的医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越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4)知识型员工和职业医院管理者成为医院创造价值的主导要素,具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在医院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链)中一定要掌握的 20:80 的原则。即医院 20%的员工(知识型员工和职业医院管理者)创造了医院 80%的价值,他们决定着医院的未来,相反剩下 80%的员工只创造了医院 20%的价值,他们决定着医院的稳定

15、。(二)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选人用人是搞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只有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实施,选拔和使用到了与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才能为诸如薪酬待遇,培训发展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公开就是对于所需要的人才,既要善于内部的公开选拔任用,又要敢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内部选拔时,不仅要看到人才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更要看到他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要拓宽用人渠道,敢于打破单位、行业、地区界限,增加透明度,为各类不同的人才提供和创造发展机遇。平等就是不论内部选拔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都要做到一视同

16、仁。中国有句古话叫“英雄不问出处”,只要符合招聘的岗位要求,具备基本的学历、资历和工作经验,就都应该让其应聘,为其提供参与的机会。竞争和择优就是要允许一个岗位有多人应聘,通过优胜劣汰来选拔与岗位达到最佳匹配的人选。 要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必须做好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制定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基础工作,同时在选拔人才时要严格按照招聘程序运作和完成规定的考试考核考查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招聘到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三)建立职责明确、有效放权的岗位责任制医院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运作机制,必须要相应地建立一套适合本医院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任职条件清楚,权限使用清晰。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员工的能力要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二是有效的放权。 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就是指一个人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与兴趣均与其所在岗位所需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相适应,使员工个人能在该岗位上获得知识才能的极大发挥并感到愉快。同时,使该岗位的职责能够充分履行而与上下配合协调,使医院整体获得最大效益。通常,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