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34713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试卷 (a)(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注:试卷不允许拆开试卷不允许拆开 本试卷共 6 页 第 1 页2008 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试卷(A)(A) (20092010 学年度第 1 学期 2010 年 1 月 21 日)闭卷,试卷共 6 页,答题时间 90 分钟学号 姓名 专业、层次 年级、班级 (说明:请把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写在“赣南医学院考试答卷”纸上并标明题号,否则不得分。)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请从 A、B、C、D、E 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把相应的字母涂黑(本大题共 40 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1.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b )A.衣壳、包膜 B.核衣壳、包膜

2、 C.核酸、包膜刺突 D.衣壳和核酸 E. 核酸、包膜2.病毒增殖的方式是( )A.二分裂方式 B. 自我复制 C.出芽方式 D. 原体、始体 E. 有丝分裂3.含脂类高达 60的细菌是( )A. 炭疽杆菌 B.沙门菌 C.分枝杆菌 D.白喉杆菌 E. 肺炎球菌4.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表面结构( )A.中介体 B.菌毛 C.荚膜 D.性菌毛 E.鞭毛5.病毒嗜组织性的特征由什么而决定?( )A.病毒包膜 B.病毒的核酸 C.刺突 D.病毒体表面位点与敏感细胞受体的特异性 E.衣壳上的壳粒数及排列6. 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A流感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注

3、注:试卷不允许拆开试卷不允许拆开 本试卷共 6 页 第 2 页D腺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7.芽胞抵抗力强是指( )A.能抵抗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B.能在体内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C.既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又能抵抗外界因素的作用 D.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能抵抗溶菌酶的杀菌作用8.革兰阴性细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 )A.在肽聚糖层外还有外膜结构 B.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C.细胞壁含有类脂 A D.细胞壁含脂多糖多 E.细胞壁含糖类少9.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IgM B.中和抗体 C. 补体结合抗体 D. SIgA E.干扰素10.内毒素不具备的毒性作用是( )A

4、.发热 B.休克 C.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E.使血循环中血细胞数发生变化11.下列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份是( )A.LPS B.O 抗原 C.荚膜多糖 D.H 抗原 E.肽聚糖12.关于病毒的致病机理,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改变而发生融合 B.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 胞 DNA 整合,使宿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C. 病毒合成侵袭性酶 类使宿主细胞裂解 D.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功能 紊乱,病变和 解 E.形成包涵体13.溶原性细菌是( )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 R 因子的细菌 C.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D.带有 F

5、因子的细菌 E.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14.以出芽方式繁殖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绿脓杆菌 C. 放线菌 D. 噬菌体 E.白色念珠菌15.紫外线杀菌的机理是( )A.损伤细菌 DNA B.破坏酶系统 C.破坏细菌细胞壁 D.破坏核蛋白体 E.损害细胞膜16.鉴别新生隐球菌最重要的一项生物学特性是( )注注:试卷不允许拆开试卷不允许拆开 本试卷共 6 页 第 3 页A.出芽繁殖 B. 单细胞真菌 C.肥厚的荚膜 D.培养形成酵母样菌落 E.营养要求不高,生长缓慢17. 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 使用抗毒素 B. 免疫预防 C. 使用抗病毒化疗药物D. 使用中草药 E. 使

6、用干扰素18.目前用于测定感染性病毒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A. TCID50 B. 蚀斑试验 C.红细胞凝集试验 D. ID50 E.电镜下直接计数19.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组成成分是( )A. 脑膜炎球菌裂解产物 B.脑膜炎球菌的细胞壁 C. 荚膜多糖 D. 减毒的脑膜炎球菌 E.福尔马林灭活的脑膜炎球菌20. 淋病奈瑟菌的致病因素是( )A. 内毒素 B.外毒素 C. 侵袭性酶皮 D.菌毛 E. 荚膜 21.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是( )A.根据胞壁中蛋白抗原不同,可分成 A.B.C.D.E 等 18 个群 B.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 C.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 a 溶

7、血 E.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厌氧性链球菌22. 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其脓汁粘稠、局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葡萄球菌溶素 B. 杀白细胞素 C. 血浆凝固酶D. 透明质酸酶 E. 链激酶23.大肠杆菌在食品卫生细菌学方面的重要性在于( )A.大肠杆菌常作为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B.大肠杆菌是人体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C. 大肠杆菌能产生肠毒素 D. 大肠杆菌可引起 各种腹泻 E.以上都不是24.肠热症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 )A.呕吐物 B.血液 C.脑脊液 D.尿液 E.粪便25. 外科手术敷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 B. 巴氏消毒法 C. 高

8、压蒸气灭菌法 D. 紫外线照射法 E. 流动蒸气消毒法注注:试卷不允许拆开试卷不允许拆开 本试卷共 6 页 第 4 页26.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其机理是( )A.中和结合在神经组织上的外毒素 B.抑制破伤风杆菌产生外毒素 C.中和游离在神经组织外的外毒素 D. 抑 制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 E. 以上都不是27.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有( )A.霍乱弧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产气荚膜杆菌 D.肉毒杆菌 E.链球菌28.下列哪种培养基可作为棒状杆菌的鉴别选择培养基( )A. S.S 平板 B. 中国兰平板 C.碱性琼脂平板 D.巧克力色平板 E.亚碲酸钾血平板29. 结核杆菌所致疾病中最常见

9、的是( )A. 淋巴结核 B. 肠结核 C. 肺结核 D. 结核性胸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30. 目前所知毒性最强的毒素是( )A. 破伤风痉挛毒素 B. 葡萄球菌肠毒素 C. 白喉毒素 D. 霍乱肠毒素 E. 肉毒毒素31.支原体与细菌 L 型的相同点为( )A.均能引起间质性肺炎及生殖道感染 B.外毒素参与致病 C.生长时需供给胆固醇 D.临床上采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 E.在诱导因素作用下形成32.从流感患者的咽喉漱液中分离流感病毒,最好接种于( )A.尿囊腔 B.小鼠腹腔 C.Hela 细胞 D.人胚羊膜细 胞 E.鸡胚羊膜腔33.在抗流感病毒感染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核蛋白抗

10、体 B.细胞免疫 C.血凝素抗体 D.干扰素 E. 神经氨酸酶抗体34.下述病毒中,属于缺损病毒的是( )A. HAV B.HDV C.HBV D.EBV E. ECHO 病毒35.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 )A.肺炎链球菌 B. 结核杆菌 C.流感病毒 D.肺炎支原体 E. 新型隐球菌注注:试卷不允许拆开试卷不允许拆开 本试卷共 6 页 第 5 页36.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血液接触 D. 蚊虫叮咬 E. 性接触37.下列微生物具有芽胞,除外( )A. 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 肉毒梭菌 D.炭疽杆菌 E.大肠杆菌38.

11、 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系统,血清中不易检测到的是( )A. HBcAg B. HBsAg C. HBeAg D. Pre S1 抗原 E. Pre S2 抗原39. 下列哪种疾病患者可出现“恐水症”?( )A乙脑 B狂犬病 C出血热 D脑膜炎 E登革热40. 防治艾滋病,下列哪一项不适用?( )A. 广泛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 B. 防止性滥交和杜绝吸毒 C. 高危人群服用抗病毒药物 D. 严格检查供血者,确保输血和血制品的安全 E. 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掌握流行动态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本大题共 17 分)1.(本小题 1 分)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不同,将细菌分为

12、和 。2.(本小题 1.5 分)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为 ,和 。3 (本小题 1 分)链球菌可产生一种能分解细胞间质的 ,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的酶,称之为_。4.(本小题 0.5 分)病原性球菌中,最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细菌是 。5.(本小题 1 分)白喉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_, 其致病机理主要是_。6.(本小题 2 分)可引起急性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_,_,_ ,_ 等。7.(本小题 2 分)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的病毒性疾病有_、_、_ 、_。8.(本小题 1 分)可用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防治的细菌性疾病有_、_。注注:试卷不允许拆开试卷不允许拆开 本试卷共 6 页 第 6 页9.(本小

13、题 1 分)根据感染的微生物来源,医院感染分为_,_。10.(本小题 2 分)HSV 有两种血清型,分别是_和_;前者常引起_,后者常引起_。11.(本小题 1 分)多见 于由战伤所致的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有_,_ 等12.(本小题 2 分)梅毒可分_性和_性两种,前者是通过_方式传染,而后者是通过_方式传染。13.(本小题 1 分)培养大多数病原性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_ 度;最适酸硷度,即 pH 为 _。三、名词解释: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本大题共 18 分)1.消毒2.菌群失调3.侵袭力4.人工被动免疫5. 垂直传播6抗原转换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本大题共 15 分)1.(本小题 5 分)简述 HBV 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包括哪几项?表示 HBV 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指标有哪些? 。2.(本小题 5 分)简述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3.(本小题 5 分)简述乙脑病毒的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部位及防治原则。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