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3993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射洪县天仙中学初三年级历史导学案刘涛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题训练一、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材料一: 14-17 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展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潮。材料二: 封建中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是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得知这场运动历史上称为什么?这股人文主义思潮首先在哪里兴起?2、从材料二中得知这位“诗人”是指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二、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一: “当地居民都跑来岸边 , 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

2、个老人坐船前来 , 许多人都来了,包括妇女在内,每个人都带些东西。”哥伦布的第一次航行日记材料二: 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哥伦布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当地的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指哪里?2、从材料二中得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三、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超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二: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三: 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

3、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来源。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个国家在哪一年的法律文件?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得知谁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谁的权力超过了国王?3、这个法律文件确立了英国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叫做什么?四、为民族独立而战材料一: ,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

4、力去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废除。”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独立宣言发表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起草人是谁?2、材料二中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和“大不列颠王国”各指哪两个国家?五、为“民主”“共和”而战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材料二: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材料三: 革命形势飞

5、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二内容得知这出自哪一个法律文件?2、从材料三得知材料一、二的内容是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3、从材料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映出这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法律文件?六、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四川省射洪县天仙中学初三年级历史导学案刘涛材料一: 世界上现代意义的首届博览会是1851 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博览会。材料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成的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船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 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 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

6、火来, 被称为 “火车”。材料三: 到 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 ,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21% ,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伦敦博览会展出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材料二中汽船和火车的发明得益于谁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良?3、从材料三中得知“世界工厂”是指哪个国家?七、避免革命的改革材料一: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7、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反映的是俄国近代史上哪次改革?2、从材料一中能看出这次改革的前提是什么?3、材料二的“一干二净”指的是什么?八、改变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材料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体,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材料二: 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背离的。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的演说词出自一美国总统,你知道他是谁吗?2、从材料二得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是什么?林肯对它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3、因为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又叫什么战争?九、

8、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材料一: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悬殊,名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材料二: 苟有国就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的工业。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的哪一重大事件?2、 从材料二中得知日本这样做导致他走上了一条什么道路?对什么地区造成了威胁?尤其是谁?3、从材料三中得知日本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是发展什么?十、电气时代的来临

9、材料一: 许多人都说他是“天才”,他却说“天才是1% 的灵感加 99% 的汗水”。材料二: 他是一位只上过三个月小学, 全靠自学成才的发明家, 他一生中共有 2000多项发明,人们说:他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材料三: 今晚,美国总统正在我的灯下阅读,医院正在电灯的照亮下进行手术,全世界有数百万的人在电灯下读书和生活,这非常重要。爱迪生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中的“他”是谁?是哪国人?2、从材料二中得知他主要的发明主要围绕着什么?3、从材料三得知爱迪生的一个发明是什么?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四川省射洪县天仙中学初三年级历史导学案刘涛十一、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材料一:

10、大战进行了四年多,牵涉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5 亿人口卷入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毒气首次出现在战场上,造成重大的人力伤亡和物质损失。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大战”指的是哪一次大战?这次大战的性质是什么?2、这次大战是由哪一事件引起的?十二、引领时代的思考材料一: 17-18 世纪,在法国出现了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材料二: 教皇是“两足禽兽”,教士是“文明的恶棍”,针对天主教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

11、口号。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指的是一场什么运动?2、材料二的“他”指谁?3、材料一这场运动为哪些国家的革命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十三、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材料一: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战在巨人的肩上。材料二: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材料三: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且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物种起源序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的成就是什么?2、材料二是谁说的?他的成就是什么?3、物种起源是谁写的?他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十四、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材料一我们计划 , 用无产阶级国

12、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1、为了纠正错误,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是什么时间开始实施的?领导?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取得了怎样的成果?3、“模式僵化了”指什么?请说出它形成的标志。十五、一战后的新秩序一、材料“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2、为建立“和平

13、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3、会议签署了哪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4、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二、材料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1、华盛顿会议何时召开的?2、此会议的操纵国有哪些?3、签订了有关中国的条约是什么?四川省射洪县天仙中学初三年级历史导学案刘涛4、你对条约的签订有何看法?三、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1、两次会议各签署的主要政治文件是什么?2、两次会议各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哪一地区的矛盾?3、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4、.通过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叫什么?这个体系能否维护世界和平?为什么?十六、经济危机一、 材料

14、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材料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1、材料一是谁发表的演说?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次事件有何特点?2、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他采取了什么对策?中心措施是什么?3、他推行的政策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二,日本经济危机发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变?二、材料一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美国 46.2%英国 28.

15、4%德国 40.6% 法国 16.5%日本 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材料二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 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1、 材料一反映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2、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时间?3、你怎样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应用”?4、德国实施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指什么?这一目标最终结果如何?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材料“我对一个强

16、大邻国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为了它而不顾牺牲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这场战争, ” 1938年张伯伦讲话1、“强大邻国”和 “小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张伯伦推行的是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2、将这种政策推向顶峰的是什么事件?时间?参与国?3、这种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二、 “各国(指 26 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 ”1、材料出自什么文件?签署时间?重要签署国?2、 它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3、文中“法西斯轴心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4、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5、打败法西斯后,为维护世界和平,1945年 10 月,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6、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