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33785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哈医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2014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20142014 年专业科目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姓名:姓名: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思考题:思考题:1 1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哪几种?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哪几种?答:答: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种:(1 1)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经淋巴道转移。(2 2)血道转移血道转移。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肉癌、肾癌、肝癌、甲状腺滤泡性癌及绒毛膜癌。(3 3)种植性转移)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器官的癌瘤。2 2肿瘤的形状有哪些?肿瘤的形状有哪些?答:肿瘤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息肉状(外生性生长) 、乳头状(外生性生长)

2、 、结节状(膨胀性生长) 、分叶状(膨胀性生长) 、囊状(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包块状(浸润性生长) 、弥漫性肥厚状(外生伴浸润性生长) 、溃疡状伴浸润性生长。3 3如何对恶性肿瘤进行分级?如何对恶性肿瘤进行分级?答:答:I 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 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III 级为分化很差,属高度恶性。4 4肿瘤患者饮食治疗需要注意哪些?肿瘤患者饮食治疗需要注意哪些?答:肿瘤患者饮食治疗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1)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强信心。 (2)适当的运动可使气血流畅,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受风寒,“百病从寒起“,身体受风寒剌激时,抵抗力下降,易诱发疾病。据可续研究

3、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癌症,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当然,这里说的运动是负离子运动,即通过身体的活动,增加氧气的吸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美国的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可以更多的吸入负氧离子,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氧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消除自由基,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另外,通过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3)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 (如卷心菜和菜花等)及萝卜、酸梅、黄豆、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4、(4)肿瘤病人热能消耗大,因此饮食要比正常人多增加 20%的蛋白质。 (5)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学习体会学习体会:1.1.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答: 通过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学习,我对肿瘤的发生机理、肿瘤的遗传学基础及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遗传性肿瘤及肿瘤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有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知道了肿瘤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息肉状(外生性生长) 、乳头状(外生性生长) 、结节状

5、(膨胀性生长) 、分叶状(膨胀性生长) 、囊状(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包块状(浸润性生长) 、弥漫性肥厚状(外生伴浸润性生长) 、溃疡状伴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分为 I 级为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 级为分化中等,属中度恶性;III 级为分化很差,属高度恶性四级。了解了当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放射线、药物和免疫治疗等。其中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诊断性手术、探查性手术、治愈性手术、姑息性手术、辅助性手术、重建与康复手术、预防性手术、远处转移癌切除术、复发性肿瘤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腔内照射、体内照射、敷贴照射几种方法。化学药物治疗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时相

6、特异性药物三种类型。另外还有导向疗法、 细胞因子疗法、免疫过继疗法(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肿瘤生物治疗(Cancer Biotherapy) 、 基因治疗、肿瘤疫苗肿瘤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中医中药治疗肿瘤、 心理治疗以及饮食治疗。通过肿瘤知识的学习,我在以后工作中要积极宣传好防治肿瘤知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2.2.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你对肿瘤病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你对肿瘤病的认识。答: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异常复杂的,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但以下几点是迄今比较肯定的:(1)肿瘤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是一种基因病。(2

7、)肿瘤的形成是瘤细胞单克隆性扩增的结果。 (3)环境的和遗传的致癌因素引起的细胞遗传物质(DNA)改变的主要靶基因是原癌基因和和肿瘤抑制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4)肿瘤的发生不只是单个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过程。 (5)机体的免疫监视体系在防止肿瘤发生上起重要作用,肿瘤的发生是免疫监视功能丧失的结果。癌浸润和癌转移是癌对宿主造成破坏性或致命性影响的根源。在癌形成过程中,宿主的遗传、年龄、性别、种族、免疫功能等因素的个体水平,是机体能否抵御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癌形成后,宿主在免疫反应、肿瘤血管形成、肿瘤纤维结缔组

8、织形成、营养供给等方面有个体反应水平将明显影响肿瘤生长的进程。现代研究认为,侵袭和转移是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复杂过程。肿瘤的转移过程可概括如下:原发瘤增殖、肿瘤新生血管生长;侵袭基底膜,侵入血管、淋巴管;在循环系统中存活,形成瘤栓并运行到靶器官;滞留于靶器官并粘附于毛细血管;穿出毛细血管,形成微转移灶;肿瘤新血管生成,转移灶增殖。其相应的治疗对策在于特异性地阻断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的某个或各个步骤,包括 a.阻断肿瘤细胞于基质成分的粘附;b.抑制蛋白水解酶分泌或活性;c.抑制肿瘤细胞运动能力;d.抑制血小板聚集;e.抑制血管生成;f.抑制信号传递通路等。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拟生物反应调节剂作用,对于肿瘤转移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