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3523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7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近代经典文学著作与作者简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承恩 明代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罗贯中 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施耐庵 元末民初本名彦端,祖籍:江苏兴化水浒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音zh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红楼梦元代关汉卿 的儒林外史 是由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 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 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小说假托 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 科举制度 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 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 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 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 讽刺文学 的典范,也使作者

2、吴敬梓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 批判现实主义 的杰出作家之一。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 ,是元朝 关汉卿 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 东海孝妇 ”的民间故事。王实甫 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 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 对后来以 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戏剧创作影响很大。明代汤显祖 的牡丹亭 全名牡丹亭还魂记 ,与紫钗记、 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 没落时期思想

3、、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 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 杜丽娘慕色还魂 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清代孔尚任 的桃花扇 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 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 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 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 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李宝嘉 的官场现形记 晚清作家 李伯元 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

4、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 ,也是谴责小说 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共 60 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 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 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吴沃尧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闻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

5、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 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 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刘鹗的老残游记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 谴责小说 ”之一,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 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 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 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 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曾朴的孽海花孽海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清朝 曾朴著,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作者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 洪钧)与

6、名妓傅彩云(影射 赵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为情节主线,将 30 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孽海花所表现的30 年历史内容,亦即 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史。负暄絮语说:“近来新撰小说,风起云涌,无虑千百种,固自不乏佳构。而才情纵逸,寓意深远者,以孽海花为巨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结构工巧,文采斐然”。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入自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 世纪至前 6 世纪)。另外还有6 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7、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 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 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 河北西南,东至 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 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 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 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 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九歌是 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

8、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 、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 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九章包括 9 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 9 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文章出处楚辞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屈原的代表作楚辞中的一篇,全诗 373 句,1560 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 七言,偶有八言,起伏

9、跌宕,错落有致。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 173 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九辩, 楚辞篇名,是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王逸定为宋玉作。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诗中对现实的黑暗也有一定的反映。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 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安阳市 。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 10 公里处。尚书又称书、 书经,为一部多

10、体裁 文献汇编,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 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 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 尧典、皋陶谟 、 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

11、进行详细记录的 “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 “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春秋,又称麟经 (麟史)。是 鲁国 的编年史 ,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 王安石 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亦是儒家经典之一。左传原名为左氏 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 公元年(前 722 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 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 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12、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 国别史 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 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 990)西征犬戎(约前 947年),下至智伯被灭 (前 453 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 大学 、中庸、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道德经 ,又称道德真经 、 老

13、子 、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 先秦诸子 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 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 道家哲学 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 37 章在前,第 38 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 81章。是 中国历史 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战国策是一部 国别体 史书。主要记述了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 战国时代 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 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14、。吴原师道作校注, 近代人金正炜 有 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 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 大戴礼记 ,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 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 小戴礼记 ,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 ,著名学者郑玄为 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 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 并由解说经文的 著作逐渐成为 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

15、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 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孔雀东南飞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 “古今第一首 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 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与唐代 韦庄的秦妇吟 并称为“ 乐府三绝 ”,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 (治舒县, 汉末迁皖县, 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盐铁论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 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 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人士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