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0474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护理常规(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妇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时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 次,连续3 日。(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 次。(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 次,或遵医嘱执行。(5)体温

2、正常3 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 次,或遵医嘱执行。(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 次。6、每周测体重1 次,或遵医嘱执行。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舌脉、汗出及二便、阴道排出物等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2)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3)腹痛未明确诊断时,禁用镇痛剂。(4)大出血或剧烈腹痛者,报告医师,并做好输液、输血和急诊手术准备。10、遵医嘱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药后的反应,并向患者

3、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13、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所了解,并配合治疗。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3)有传染病者,按传染病要求隔离。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妇科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3、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术前的注意事项、指导床上使用便器等。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并注意脐部的清洁,做好护理记录。5、术前晚

4、护理(1)遵医嘱禁食、禁水。(2)遵医嘱给予清洁灌肠。(3)遵医嘱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睡眠充足。6、术日晨护理(1)遵医嘱放置导尿管,排空膀胱。(2)取下义齿、贵重物品,并交家属保管。(3)将病历、 X 光片、 CT 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4)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7、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及监护仪等用物。二、术后护理1、术后根据病情遵医嘱送入ICU 、普通病房等。2、全麻患者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 小时,头偏向一侧。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生命体征。(2)观察阴道出血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发现异常

5、报告医师,及时处理。(3)评估肠蠕动恢复的情况。(4)保持引流管、尿管通畅,定时观察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出和分泌物,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及时更换。(6)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并分析疼痛的原因,遵医嘱用针刺或止痛药。月 经 不 调因素体气虚, 冲任不固; 或热伏冲任, 血海不宁; 或肾虚、 肝郁,气血失调, 血海蓄溢;或阴虚内热,扰动血海所致。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周期改变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以经期改变者,为经期延长;经量改变者,为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其病位在胞宫,与肝、脾、肾关系密

6、切。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肥大、子宫内膜炎等引起月经异常,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痛经史伴随症状。2、绝经年龄,更年期症状。3、精神刺激、环境、劳累、饮食习惯等诱发因素。4、有无盆腔炎、宫腔病变、阴道感染、贫血等疾病。5、妇科检查: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激素测定结果。6、生活自理能力。7、心理社会状况。8、辨证:气虚证、血虚证、肾虚证、阴虚证、血寒证、血热证、气滞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经量多者注意休息;虚寒或月经过少者,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及行经前,避免下冷水,以防血为寒凝。2. 病情观察

7、, 做好护理记录()观察和记录月经的周期,经期的长短,经血的量、色、质、气味及伴随症状。()月经量多,伴面色苍白、汗多肢冷、脉沉细等情况,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服药期间忌食炙煿动火之物,以免迫血妄行。()服药期间,注意月经来潮的时间、色、质、量。观察药后有无口渴、咽干、口鼻生疮、便秘、头目胀痛等现象。4、 饮食护理(1)加强营养,多食鱼、肉、蛋、奶类食物及新鲜蔬菜。(2)经行期间忌食生冷、苦寒、辛辣刺激品。5、情志护理(1)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2)气滞月经失调者,多劝导,调情志,消除情绪抑郁,保持气血畅行。6、临证(症)施护经血量多者,观察面色、血压、脉象等变化,及时

8、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三、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忧虑等情绪,以利于肝气通达、血液循环正常。(2)劳逸适度,节制房事,防止损伤冲任。(3)注意外阴及阴道卫生,内裤勤换勤洗,并在日光下曝晒,不宜阴干。(4)注意饮食调摄,忌食生冷、苦寒之品,以防胞宫受寒,导致月经过少、闭经等。(5)配合气功、太极拳等体育锻炼,以助气血运行,维持妇女的正常生理功能。痛经因情志损伤,六淫为害或气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冲任二脉、胞宫,与肝、肾有关。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 、年龄,经行腹痛病史,痛经发

9、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及程度,有无伴随症状。2、 起居环境,卫生习惯,心理社会影响及饮食嗜好。3 、 婚育史,妇科手术史,有无妇科慢性疾病。4 、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5 、辨证:气血瘀滞证、寒湿凝滞证、肝郁湿热证、气血亏虚证、肝肾亏损证。二、护理要点1 、 一般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 行经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寒保暖。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痛经发作时,注意观察面色、汗出、脉搏等情况,以免发生昏厥。(2) 如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血压下降、脉细等情况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要温服或热服。(2) 掌握服药时间。原发性

10、痛经可于经前57 日开始服药。4 、 饮食护理(1) 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2) 经前、经期忌食生冷、酸醋等食物,以免收敛、凝滞气血。5 、 情志护理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调达,气血调和。6 、临证(症)施护( 1) 痛经发作较剧,采取平卧位、保暖,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 寒湿凝滞证应遵医嘱按摩或热敷小腹部。三、健康指导1 、 劳逸结合,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经期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活动。2 、 行经时少食生冷瓜果,勿涉冷水,忌坐卧潮湿之地;注意下腹保暖,避免寒冷刺激。3 、 注意个人卫生及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及内裤。4 、 行经期间绝对禁止房事。5 、 加强体育锻

11、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崩漏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而使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位在胞宫,与脾、肾关系密切。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 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2、 环境起居,卫生习惯,心理社会影响及饮食嗜好。3、 有无贫血、盆腔包块、肝病、血液病等慢性疾病。4、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5、 辨证:肾阳亏虚证、肾阴亏虚证、血热内扰证、瘀滞胞宫证、气不摄血证。二、护理要点1、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2)慎起居,多休息,少活动。血崩时绝对卧床,必要时采取去枕平卧位。(3) 保持外阴清洁,忌

12、盆浴,勤换内裤及卫生垫。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 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神色、血压、呼吸等变化。(2) 阴道出血量多,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3、 给药护理(1)服清热固经汤剂时宜偏凉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2)服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剂时,宜在餐前热服。(3)一般中药汤剂宜热服,忌食生冷,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4)服用回阳救逆之药时,应观察生命体征。4、 饮食护理(1)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忌煎炸、辛辣、活血等食物。(2) 肾阳虚者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 肾阴虚者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多食滋阴类食物,可用藕汁、梨汁代茶饮。5、 情志护

13、理对患者多关心体贴,精心护理,消除不良刺激,安心治疗。6、 临证(症)施护( 1 ) 出血量多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2 ) 血脱者,遵医嘱急服人参粉,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三、健康指导1、 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2、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3、 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4、 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5、 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6、 可常灸足三里、肾俞穴,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7、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激素类药物。绝经前后诸证因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调所致。以月经紊乱、烘热汗出、潮热面赤、

14、情志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位以肾为主,可涉及心、肝、脾。更年期综合征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 月经史,生育史。2、 烘热、汗出、面色、情绪变化等症状。3、 妇科检查结果。4、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5、 心理社会状况。6、 辨证:肝肾阴虚证、肾阳亏虚证。二、护理要点1、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3) 穿着柔软、宽松、舒适,勿过暖,汗出及时更换,避免复感风寒。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 观察情绪、精神状态,食欲,潮热,汗出等变化。(2) 出现情绪暴躁、抑郁、哭泣,甚至欲自寻短见等异常情况时,应报告医师,并加强监护。

15、3、 给药护理(1) 指导患者用药,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时,按医嘱的剂量和时间服药。(2) 观察用药后月经量、色、质。4、 饮食护理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宜,多食含钙食物。5、 情志护理加强精神护理,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健康教育,重视心理调护。6、 临证(症)施护(1) 面浮肢肿甚者,注意浮肿发生的部位、程度。(2) 必要时记录尿量和体重;饮食宜低盐。三、健康指导1、 保持心情愉快,更年期应乐观、开朗、心胸开阔,避免生气。2、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时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3、 劳逸结合,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者易患本病,应与朋友交流思想,调畅心情。4、 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练习太极拳或做保健

16、操等。5、 定期体检,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带 下 病因湿热、湿毒或脾虚、肾虚等所致。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前阴、胞宫,带脉。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宫颈癌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 月经史或孕产史,既往史。2、 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的时间及程度,有无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3、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4、 心理社会状况。5、 辨证:脾虚湿困证、肾阴亏虚证、肾阳亏虚证、湿热下注证、湿毒蕴结证。二、护理要点1、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 外阴瘙痒者,嘱其勤剪指甲,勤洗手,防止抓伤皮肤。(3) 清洗会阴部的用具应清洁,专人专用,忌盆浴。(4)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或使用卫生垫,勤洗外阴,保持会阴清洁。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 观察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及全身情况。(2) 带下量增多,出现脓样、夹血、有恶臭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 给药护理(1)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2) 服用温补脾肾、祛湿止带之药者,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3) 使用外用药时,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