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设计九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28329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服装设计九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服装设计九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服装设计九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服装设计九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服装设计九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服装设计九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服装设计九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服装设计九问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已经度过了他们的纯真时代,他们已经越来越成熟,他们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他们将面临的艰难和问题也将与日俱增。就像一个渐渐长大的少年,他所要承担的决不仅仅是一个儿童的眼光所能够想象得到的。刚刚过去的2003 年那个春天,中国服装设计界无故事。这不能不说使得那些已经习惯于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设计师们着实寂寞了一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空白甚至是压抑以后,突然接到了设计界 “坏小子 “姚峰的一个短信,他还是那样的乐观与调皮,心中颇有感触。又一日,在北京的一个著名时装品牌的设计工作室里见到了设计师崔游,他显然忙了一天,有些疲惫,但见到记者以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和健谈。

2、在最近一次与王新元在长安俱乐部聊天中,记者隐约的预感到:2003年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春天要来到了,尽管迟到了一季,但记者相信,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已经度过了他们的纯真时代,他们已经越来越成熟,他们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强大,他们绝对不会让这个春天缺少任何一点颜色。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将面临的艰难和问题也将与日俱增。就像一个渐渐长大的少年,他所要承担的决不仅仅是一个儿童的眼光所能够想象得到的。一、中国服装设计师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答案:如何赚钱。这是很多名设计师们都不敢打保票的问题,相比于做一场轰动的时装秀或参加一个某某大奖的评选来说,做市场似乎显得更为困难和更具风险。尤其是从目前中国服装市

3、场的总体商业排行来看,位于市场销售前几位的仍然是一些务实的商业品牌,而不是那些拥有名设计师的品牌或者设计师个人品牌。从这一点来看,设计师们所下的很大的功夫其实并没有用在市场上。但市场决定一切。一个天才儿童的表演可能比一个少年勤勤恳恳的工作更吸人眼球,但设计师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谁都不希望那种“伤仲永 “的感怀。设计师们也许早就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有没有“以身试水 “的勇气却成为了决定问题的关键。市场是什么样子,只有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的人才能知道。 而这其中马可的“例外 “,张肇达的 “马克张“当称其为典范。谁都知道,设计师有一个基本使命,那就是创造潮流,但设计师还有一个社会使命- 创造利

4、润。因而,如何赚钱成了设计师们的当务之急,也是最终出路。二、中国设计师最需要的环境是什么?从一开始的追逐高薪诱惑,到后来的寻觅知音企业家,以及近两年的呼喊成熟的中国消费市场最近,中国设计师们更加明显的感觉到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撑。记得在武学凯获得金顶奖以后,记者采访他时,他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能够参加工作就投入到杉杉的大环境是一种幸运,因为,在那里你能够亲手抚摸到世界上最好的面料,有非常好的打版师和工艺师和你配合因而,一位专家坦言:各个品牌的首席设计师们最担心的工作恐怕就是要寻找面料和寻求技术合作者,而这两点,比寻找到肯出钱的企业家还要难。据有关人士分析,目前决定我

5、国服装品牌的整体水准和档次的是技术,而不是设计含量,我们和国外品牌一模一样的款式,做出来之后就是没有人家的效果,这一点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因而,设计师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这个品牌技术平台的高低。所以,设计师们越来越开始小心了,为了不使自己苦心经营的英名受损,恐怕在挑选企业时还是要多看一看他内部的环境如何,否则的话,到最后,很容易弄得个“物似人非 “。而这同时, 也为那些以为请了一个设计师就可以一了百了的企业家们提了个醒。三、能否全面否定抄袭?要想成为一名设计师,你必须要掌握世界最新的流行信息,而要想成为顶级的服装设计大师,你就必须成为流行的制造者和控制者。有权威人士曾经指出,中国服装成功的标志就是

6、中国原创服装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这句话是在中国刚刚加入WTO 以后的一次服装高层论坛上所讲的。当时,业内人士似乎一下子对中国服装的抄袭现象统一了口径,人们普遍认为,随着国外品牌的大举进入中国,再抄袭,我们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因而,全面否定抄袭之风鹊起。但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原创设计似乎还是没有找到自信。一个服装老板曾经这样对记者说,一个没有市场的原创设计师还不如一本国外的流行杂志管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目前这种还不太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服装设计师们不同程度的抄袭,是与中国服装的发展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正如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所言:“我们的经济是追赶型的“,而这一前提决定了我们设计界的被

7、动跟风。而设计师们自己的看法似乎显得更有可操作性,姚峰对抄袭就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此时不是要全面的否定抄袭, 而是要提倡智慧抄袭。当然,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它与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市场经验和敏捷的头脑是分不开的。四、设计大赛能否造就设计师?“非典 “过后,设计大赛依然是中国服装设计界非常热门的活动,但在风起云涌的大赛中,最有人气的还是那么几场,汉帛奖,中华杯,大连杯,新人奖以及CCTV 电视设计大赛等等。业内人士对设计大赛的看法一直都有分歧,即使在参赛的主流 -“ 学院派 “当中,也有的院校就不鼓励学生参加设计大赛,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普遍认为,设计大赛所谓的一夜成名可能会助长学生在设计生涯

8、中的投机思想,这样对他们的成长其实是有害的。尤其再加上有些大赛组织者们不是很专业,可能会对学生们产生误导,“学生就像一块嫩豆腐,千万不要让他掉进灰堆里。“ 不可否认,从设计大赛中的确走出过很多名设计师,比如吴海燕,武学伟,王玉涛,马可等,他们现在所作出的业绩使得设计大赛的获奖设计师成为媒体和有些企业家纷纷追逐的对象,也正是因为如此,设计大赛市场才更加如火如荼。但人们对设计大赛的期待值已经渐趋理性,设计大赛能够为设计师提供的只是展示才华的一个舞台,它的奖项并不能代表设计师的成就,它只是发现设计新秀的一个好的舞台而已。五、设计师品牌为何做不大?每次采访外国服装人士的时候,他们总会提到国际有名的设计

9、大师的名字,像加利亚诺, 费雷,范思哲等等, 最后,他们又会常常附加着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知中国最有名的设计师品牌是什么?每每这个时候,记者总是觉得很为难,中国有最有名的设计师,但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做得很大的却寥寥无几。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整体规模不大,资金投入有限,在管理,营销方面人性化太浓,系统性较差,这与直接参与管理的设计师个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一位分析专家指出:设计师品牌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与大的财团和职业经营者合作,不管以哪种形式。但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所有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共有心态,所谓 “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爱骗人“。他们对自己的这个王国有着某种近乎跟

10、对血缘关系一样的情结,同时,投资者对设计师品牌价值的不理解以及对服装产业的不信任也构成了目前这方面合作的成功范例还不多见。但不管怎样, 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品牌已经渐渐成熟起来,像深圳的天意,邓皓,广州的例外,马可张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师品牌的成长壮大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同时,它也将成为分析中国服装市场成熟程度的一个指标。六、名设计师能够火多久?目前中国设计界普遍被看好的是“新秀设计师 “们,像梁子,周红,邢雁等等,他们不但在中国各种时尚舞台上有上佳表现,即使在各自品牌的市场推广上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 也有相当的中国“名师 “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不免给人以 “一代新人换旧人“

11、之感。有两种论调开始针锋相对起来。有人认为,这很正常,作为时尚产业的设计者,时尚界风云变幻,设计师们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但也有人认为,国外的设计大师不但一生声名显赫,即使在死后也遗风不减,这也同样是一种现象。因而,目前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中国的名设计师们能够“火“多久?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在设计师自己手里,那就是要拿作品说话,而不是仅仅浪得虚名而已。七、新生代设计师的承受力有多大?中国服装设计界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机,这里面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新生代设计师们厚积薄发,具有了很高的设计才华和综合素质。比如武学凯,邢雁,祁刚等,他们不但具有前几代设计师无可比拟的机遇,而且在眼光,面

12、料,成本,结构上也具有相对优势。正如著名设计师谢峰所言:“我们是铺路石, 中国国际化设计师有可能在新生代设计师中产生。 “ 但新生代设计师们面临的压力也更大,这压力主要表现在现代化企业的高效压力,国际化竞争的全球压力,技术进步的持久压力,生活及消费方式的变化压力等等,所有的这些压力非常现实地摆在了这些处于第一线的新生代设计师面前,而他们要承担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服装品牌的兴衰,他们要面对的是未来中国整个服装产业走向的问题。八、与国外抗衡,中国设计师有戏吗?中国的服装设计开发能力一直是业界的一块心病,中国服装发展20 年来,制造业在全球来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准,但谈到设计开发能力,即使是那些在男装

13、,女装,休闲装领域里的龙头老大们也不敢妄言。正像设计师崔游所说,以前我们是抄袭一款,现在是抄袭一个系列,抄袭整体。但服装永远追求的是高附加值,而在这种追求中,增加设计含量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为此,我们看到了,李宁公司建立了全亚洲最大的设计研发中心,并与国外设计师签约合作。很多男装品牌也纷纷聘请国外设计师,如曾经炒得轰轰烈烈的庄吉与巴达萨里,圣得西与丹尼法莱,尽管这种合作最终效果如何,目前还无从下结论,虽然听说也有并不尽人意之处,但中国品牌毕竟对国际的运作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进驻中国的国外品牌为了加速本土化,他们聘请的更多的则是国内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至于设计风格则一直沿袭了他们本来的特色

14、。因而,很多人提出质疑,同国外抗衡,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有戏吗?人们纷纷开出药方,有人坚持中国创意,有人提出还是要尽快国际化,总之,不论是哪一条路,在中国巨大的服装消费潜力和制造业基础上,设计产业的提升已是当务之急。九、服装设计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服装设计工作室曾经一度非常火爆,但一系列的“滥尾 “案例却让人们越来越兴奋不起来,紧接着的低迷一度使设计界相当沉闷。但随着中国服装品牌的越来越成熟,整个服装市场的越来越细分化,服装品牌的经营者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些曾经在中国服装设计界开创先河的设计师的价值所在,他们毕竟是敢于下海者,而且已经知道有些领域的水深水浅,哪怕在他们身上的失败的教训,也是值得借

15、鉴的。记得王新元在帮一个品牌完成了一次轰动的时装秀之后,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由衷的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还屹立不倒,是因为我们失败的次数太多了。“ 因而,设计工作室的商机又现,而且更加理性的是,它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膨胀 “起来,服装设计工作室开始更加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了,这其中有名的以吴海燕,赵伟国,崔游为首。但设计工作室毕竟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够独善其身的。它对品牌的凝聚力或者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流行资讯的准确把握,快速传递以及对各个细分市场消费群和竞争对手的了如指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应该是软件和硬件齐备的专业机构。而国内这样的专业机构几乎没有,很多服装设计工作室始终形不成气候的原因也大多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