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风情-七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26215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南风情-七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闽南风情-七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闽南风情-七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南风情-七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 夕七月初七的晚上叫七夕,又叫“女儿节”。民间传说,每年的这一晚上是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时间,民间又认为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乞巧织女又称“天孙”,传说她心灵手巧,能织无缝天衣,所以就有女子向织女乞巧的风俗。旧时,漳州妇女七夕陈瓜果七盘,茗碗炉香各七数,用针七枚,取绣线于焚纸光下伏地俄倾穿之,以能否穿过多寡评巧。清代的漳州四时竹枝词中“巧在天孙不用猜,女人乞巧刃;痴哉。一年一会牛郎话,那有工夫送巧来”写的就是女子乞巧的民俗。如今漳州民间仍有在“七夕”陈设香烛、瓜果、胭脂、香粉等于庭中祭牛郎织女,或全家围坐看牛郎织女相会,用碗盛清水,把新缝衣针放于水面,浮者为“巧”,也有用彩线对月穿针,穿过为

2、“巧”。 七夕在漳州地区也是女儿节,少女都在这一天准备胭脂、香粉、镜子、茉莉花、水果等在月下设香案祭祀织女星,祈求良缘和美貌。漳州旧俗,闺中少女可在此夜卜问婚姻、前途等事,女孩穿耳洞有的也在七夕进行。台湾地区将七月初七看作是中国的情人节,俗同漳州。拜魁星旧时,漳州私塾里的学童在七月初七日祭拜魁星。魁星掌管文章。宋代的(岁时广记记载七月七日“小儿则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日乞某聪明”。于七夕夜在天井内同时设拜织女和拜魁星两个香案,女拜织女,男拜魁星,各自祈祷神明保佑自己的愿望实现。拜婆姐漳州又称七夕为“七娘妈生”,娘妈是送子娘娘。娘妈的侍女称“婆姐”,是直接守护儿童的摇篮和床的神明,一些地方称七

3、月七日为“婆姐生”。家中有未满十六岁小孩的,其父母将糖饭、海蟹、芋头、韭菜、龙眼、石榴摆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神”,并焚烧印有喜鹊和石榴的“乌银花纸”,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成长。漳州城区及一些县(区),七夕要吃“白酒” (甜酒酿),一些地方则吃糯米饭。漳州城区用“白酒”、肉酒和饭各一碗敬婆姐,并烧“婆姐银”。 台湾宜兰地区也有拜七娘妈和婆姐之俗,认为儿童的胎记是婆姐作的记号,拜婆姐时要将祭品摆在小孩床铺的正中央,小孩睡觉才会安稳。黄昏在门口或庭院中设供桌,以坐月子时吃的“鸡酒”、油饭、胭脂水粉、鲜花、寿金、婆姐衣和五色彩纸等祭拜七娘妈。还准备一盆水及一条新毛巾,供七娘妈梳妆,拜毕将白粉和花束一半扔向屋顶。此俗是漳州人开发宜兰时带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